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508)
学位论文(1364)
图书(67)
图片(4)
新闻(1)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3938)
名胜古迹 (3)
自然生态 (1)
乡贤人物 (1)
鄱湖文艺 (1)
按年份分组
2017(70)
2015(361)
2014(403)
2012(527)
2011(437)
2010(356)
2009(258)
2008(158)
2007(142)
2005(76)
2004(83)
2003(47)
2002(54)
2001(36)
2000(30)
1999(28)
1998(31)
1997(18)
1996(24)
1995(12)
1994(6)
1991(15)
1988(17)
1987(12)
1986(14)
1985(10)
1984(8)
1983(8)
1978(2)
按来源分组
中国科学院大学(12)
-1(7)
大众文艺(5)
经济与社会发展(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现代农业科技(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天中学刊(1)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1)
牡丹江大学学报(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1)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1)
文学评论丛刊(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1)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
山东文学(下半月)(1)
相关搜索词
杰出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叶赛宁:中俄诗歌比较研究
作者: 岳凤麟  来源:国外文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叶赛宁  田园生活  生活经历  十月革命  俄罗斯  陶渊明  抒情诗  比较研究  田园诗人  诗创作 
描述:诗坛巨匠曲折经历——陶、叶农村陶渊明和叶赛宁是杰出的田园诗人,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农村的关系,是他们进行田园诗创作的源泉,也是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基础。因此,让我们首先
全文:诗坛巨匠曲折经历——陶、叶农村陶渊明和叶赛宁是杰出的田园诗人,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农村的关系,是他们进行田园诗创作的源泉,也是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基础。因此,让我们首先
论陶渊明超世不绝俗的积极人生选择
作者: 乔健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超世  精神升华  人生道路  生活方式  精神胜利  人生选择  现实生活  陶渊明  高密度  诗化生活 
描述:本文着重研究了作为陶渊明主动、自觉、积极人生选择结果的“田园生活”的丰富深刻的内涵,及其对“高密度”和“诗化”生活的积极追求所达到的高度;辨析了陶渊明的生活方式被动消极的隐逸、恣意放纵、阿Q式的精神胜利的本质区别;论述了陶渊明超世的精神升华所赖以依托的“不绝俗”的深厚现世现实生活基础。
全文:本文着重研究了作为陶渊明主动、自觉、积极人生选择结果的“田园生活”的丰富深刻的内涵,及其对“高密度”和“诗化”生活的积极追求所达到的高度;辨析了陶渊明的生活方式被动消极的隐逸、恣意放纵、阿Q式的精神胜利的本质区别;论述了陶渊明超世的精神升华所赖以依托的“不绝俗”的深厚现世现实生活基础。
[0图]鄱阳湖地图集
作者: 江西省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北京:科学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图集)  鄱阳湖(地点:  江西 
描述:鄱阳湖地图集
拓开教学内容的点滴体会——讲授陶渊明诗有感
作者: 王国源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世族  《归去来兮辞》  教学内容  陶渊明诗  尘网  封建士大夫  诗歌  官场  门阀制度 
描述: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4册和第5册中分别选编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第一首)、《饮酒》(第五首)。课堂教学实践表明,高中学生能够自学这几首诗的诗句,但是对诗的深一层次的内涵便领会不到了。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拓展开教学内容,多介绍一些知识,诸如陶渊明的生活时代、归隐、陶诗的风格等,让学生对这位诗人及他的诗歌有一个较深刻,较完整的了解,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全文: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4册和第5册中分别选编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第一首)、《饮酒》(第五首)。课堂教学实践表明,高中学生能够自学这几首诗的诗句,但是对诗的深一层次的内涵便领会不到了。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拓展开教学内容,多介绍一些知识,诸如陶渊明的生活时代、归隐、陶诗的风格等,让学生对这位诗人及他的诗歌有一个较深刻,较完整的了解,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防洪治涝
作者: 张荣峰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防洪效益  洪涝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描述: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加剧了洪涝灾害。治理水土流失能增强山丘地涵养水源的能力,削洪减沙,减少库容损失,降低河床,具有明显的防洪效益。进行流域防洪规划时,应将防治水土流失防洪治涝结合起来,因地制宣,综合治理。
全文: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加剧了洪涝灾害。治理水土流失能增强山丘地涵养水源的能力,削洪减沙,减少库容损失,降低河床,具有明显的防洪效益。进行流域防洪规划时,应将防治水土流失防洪治涝结合起来,因地制宣,综合治理。
真、谐之境:陶渊明泰戈尔的艺术人生
作者: 艾可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真、谐之境:陶渊明泰戈尔的艺术人生
回归自然澄明存在 : 论陶渊明诗歌语言
作者: 戴建业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回归自然  虚词  诗语言  陶渊明诗歌  人车  句法  “自然”  “树”  诗歌语言  本真的存在 
描述:晋宋之际,诗歌语言,“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花哨和装饰性就是一切,只注重在外表上使人眼花缭乱。正是这种虚华的外表,遮蔽了本真的存在。系铃还须解铃人,挽救这种衰颓又非诗莫属。这种工作是一种精神的历险,当时只有陶渊明能够并且愿意承担。他从上流社会虚伪的交往中抽身而逃的同时,也避免了掉进那时虚浮的语言陷井。正如他决意要返回到外在的自然—样,他也迫切地要回归语言的自然。或者说,正由于回归到了语言的自然,他才得以回归到自己内在的自然,并进而返回外在的自然。
全文:晋宋之际,诗歌语言,“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花哨和装饰性就是一切,只注重在外表上使人眼花缭乱。正是这种虚华的外表,遮蔽了本真的存在。系铃还须解铃人,挽救这种衰颓又非诗莫属。这种工作是一种精神的历险,当时只有陶渊明能够并且愿意承担。他从上流社会虚伪的交往中抽身而逃的同时,也避免了掉进那时虚浮的语言陷井。正如他决意要返回到外在的自然—样,他也迫切地要回归语言的自然。或者说,正由于回归到了语言的自然,他才得以回归到自己内在的自然,并进而返回外在的自然。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水质调查评价
作者: 吕兰军  来源:水资源保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质调查  鄱阳湖  候鸟保护区 
描述: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九个湖泊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珍稀候鸟的生存。本文利用1989年3月、11月两次水质调查资料,较全面地分析了九湖泊的水质状况。得出的结论是:九湖泊已受到轻度污染,但水质总体状况尚属较好,基本上可以满足候鸟对水质的要求。
全文: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九个湖泊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珍稀候鸟的生存。本文利用1989年3月、11月两次水质调查资料,较全面地分析了九湖泊的水质状况。得出的结论是:九湖泊已受到轻度污染,但水质总体状况尚属较好,基本上可以满足候鸟对水质的要求。
托兴梅柳合肥情:姜夔《莺声绕红楼》赏析
作者: 吕美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异质同构  姜夔  白梅  孤山  吴兴  抒情诗  潜意识  垂杨  姜白石词 
描述:甲寅春,平甫予自越来吴,携家妓观梅于孤山之西村,命国工吹笛。皆以柳黄为衣。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肢,近前舞丝丝。这是
全文:甲寅春,平甫予自越来吴,携家妓观梅于孤山之西村,命国工吹笛。皆以柳黄为衣。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肢,近前舞丝丝。这是
嵇康、陶渊明创作及人生审美情趣之比较
作者: 张廷银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实践  王瑶  郭象  陶渊明  《养生论》  审美情趣  嵇康  “自然”  玄学  《归去来辞》 
描述:对嵇康、陶渊明这两个魏晋诗人的创作与人生,鲁迅先生和王瑶先生分别作过这样的比较: 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并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
全文:对嵇康、陶渊明这两个魏晋诗人的创作与人生,鲁迅先生和王瑶先生分别作过这样的比较: 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并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