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陶渊明进入田园诗境界的心理与艺术调整(兼说陶渊明的豪放诗作)
作者: 章海生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论陶渊明进入田园诗境界的心理与艺术调整(兼说陶渊明的豪放诗作)
试评三十年来出版的三本《陶渊明集》
作者: 吴云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试评三十年来出版的三本《陶渊明集》
《闲情赋》主旨新探(纪念陶渊明逝世1560周年)
作者: 王振泰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姊妹篇  《闲情赋》  杂诗  朱光潜  言志抒怀  自况  屈原  东坡  “闲”  《陶渊明集序》 
描述:《闲情赋》主旨新探(纪念陶渊明逝世1560周年)
真、谐之境:陶渊明与泰戈尔的艺术人生
作者: 艾可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真、谐之境:陶渊明与泰戈尔的艺术人生
论陶渊明的“农本”意识及其审美意象的特点
作者: 萧庆元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论陶渊明的“农本”意识及其审美意象的特点
中国大陆(1921--1990)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成果的特点
作者: 张弛 慕陶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作品,却为古今中外众多的读者所钟爱。 自南朝宋诗人颜延之写《陶征士诔》后,研陶评陶释陶者数以千百计。 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现代史的里程碑。民主与科学,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一种强烈的进取意识。在现代意识冲击下,陶渊明研究从此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作品,却为古今中外众多的读者所钟爱。 自南朝宋诗人颜延之写《陶征士诔》后,研陶评陶释陶者数以千百计。 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现代史的里程碑。民主与科学,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一种强烈的进取意识。在现代意识冲击下,陶渊明研究从此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论姜夔的创作心理与艺术表现
作者: 乔力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论姜夔的创作心理与艺术表现
论姜夔的“中和之美”及其《歌曲》
作者: 赵晓岚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说》  中和之美  大乐  姜夔  文艺思想  调性对比  中正平和  燕乐音阶  歌曲  旋律 
描述:姜夔的文艺思想以“中和”为核心,诗论与书论重在“中”,乐论重在“和”。《诗说》标举四要素,重艺术辩证法,倡以性节情,皆为“中道”的体现。《续书谱》以唐人过于“应规入矩”,就字之结体、用笔用墨,发其合于“中道”的技巧论。《大乐议》本“乐与政通”精神,针对大乐失“和”而提出复雅之见。其《歌曲》感情中正平和,艺术手法兼容调和,作为音乐文学,在音阶音律、节奏安排、旋律进行、曲式结构、字声结合上,融雅乐、清乐、燕乐为一体,曲辞相谐,雅俗相兼。
全文:姜夔的文艺思想以“中和”为核心,诗论与书论重在“中”,乐论重在“和”。《诗说》标举四要素,重艺术辩证法,倡以性节情,皆为“中道”的体现。《续书谱》以唐人过于“应规入矩”,就字之结体、用笔用墨,发其合于“中道”的技巧论。《大乐议》本“乐与政通”精神,针对大乐失“和”而提出复雅之见。其《歌曲》感情中正平和,艺术手法兼容调和,作为音乐文学,在音阶音律、节奏安排、旋律进行、曲式结构、字声结合上,融雅乐、清乐、燕乐为一体,曲辞相谐,雅俗相兼。
也谈“晋宋人物”、“文化人格”及姜夔--与孙维城先生商榷
作者: 赵晓岚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儒家精神  文化人格  晋宋人物 
描述:姜夔虽有“晋宋人物”飘逸不群的风度和狷洁清冷的气质,但在人 格理想、本质情性和思维方式上却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而中国封建后期的 主流文化仍然是儒家文化。自宋以来士大夫的理想文化人格更是浸透着儒家伦 理理性的积极淑世精神。
全文:姜夔虽有“晋宋人物”飘逸不群的风度和狷洁清冷的气质,但在人 格理想、本质情性和思维方式上却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而中国封建后期的 主流文化仍然是儒家文化。自宋以来士大夫的理想文化人格更是浸透着儒家伦 理理性的积极淑世精神。
“晋宋人物”与姜夔其人其词(兼论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
作者: 孙维城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晋宋人物”与姜夔其人其词(兼论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