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古鄱阳湖白垩纪盆地辫状河砂坝的发现
作者: 蔡雄飞 章泽军 张志 顾延生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鄱阳湖盆地  白垩系  江西 
描述:古鄱阳湖白垩纪盆地辫状河砂坝的发现
鄱阳湖钉螺体内吸虫尾蚴记述
作者: 王溪云 王小红 李裕卫 张孔德 李峰  来源: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钉螺  鄱阳湖  草洲  尾蚴 
描述:作者从 1999~ 2 0 0 0年共解剖鄱阳湖草洲钉螺 87146只 ,先后发现裸头类、矛口类、单盘类、微尾类、叉尾类、对盘类、无尾类尾蚴共 15种 ,本文将各种尾蚴的形态特征予以简介
全文:作者从 1999~ 2 0 0 0年共解剖鄱阳湖草洲钉螺 87146只 ,先后发现裸头类、矛口类、单盘类、微尾类、叉尾类、对盘类、无尾类尾蚴共 15种 ,本文将各种尾蚴的形态特征予以简介
古鄱阳湖盆地东北缘白垩纪地层的新材料 --兼论陆相地层清理后的问题讨论
作者: 蔡雄飞 章泽军 王少锋  来源:江西地质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坂群  年代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  古鄱阳湖盆地  白垩纪 
描述:古鄱阳湖盆地东北缘白垩系的田坂群历来趋向"二分”,但从对剖面再观察人手,认为田坂群纵向上经历了粗→细→粗的巨旋回.这种巨旋回与盆地演化规律、发展阶段相一致,因而"三分”显著.该剖面地层学、沉积学的一些新发现,不仅便于地层划分与对比,而且对盆内层序地层、岩相分析、构造演化阶段研究都具重要意义.
全文:古鄱阳湖盆地东北缘白垩系的田坂群历来趋向"二分”,但从对剖面再观察人手,认为田坂群纵向上经历了粗→细→粗的巨旋回.这种巨旋回与盆地演化规律、发展阶段相一致,因而"三分”显著.该剖面地层学、沉积学的一些新发现,不仅便于地层划分与对比,而且对盆内层序地层、岩相分析、构造演化阶段研究都具重要意义.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禽调查报告
作者: 纪伟涛 吴建东 易武生 李作为 马克·巴特  来源:江西林业科技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调查  鄱阳湖  涉禽 
描述:中澳合作涉禽研究项目于2000年4月29日至5月3日在鄱阳湖保护区开展了涉禽调查,统计到涉禽22种3535只.其中鹤鹬、青脚鹬和林鹬3种涉禽达到国际重要意义的数量标准,并发现较大数量的黑尾塍鹬,4种
全文:中澳合作涉禽研究项目于2000年4月29日至5月3日在鄱阳湖保护区开展了涉禽调查,统计到涉禽22种3535只.其中鹤鹬、青脚鹬和林鹬3种涉禽达到国际重要意义的数量标准,并发现较大数量的黑尾塍鹬,4种
梅家洲形成、演化及其对鄱阳湖的影响
作者: 吴艳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梅家洲  泥沙  沉积物环境指标  水文 
描述: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全文: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梅家州形成、演化及其对鄱阳湖的影响
作者: 吴艳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梅家洲  泥沙  沉积物环境指标  水文 
描述:,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1970年和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全文:,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1970年和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