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读姜夔《扬州慢》——兼说“清空
作者: 李之亮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自度曲  清空  神趣 
描述:本文通过对南宋词人姜夔自度曲《扬州慢》的分析 ,指出姜词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另外 ,对于长期以来以“清空”概括姜词风格的说法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同时对类似诸如“去留无迹”、“妙悟”等说法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全文:本文通过对南宋词人姜夔自度曲《扬州慢》的分析 ,指出姜词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另外 ,对于长期以来以“清空”概括姜词风格的说法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同时对类似诸如“去留无迹”、“妙悟”等说法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从清妍到清幽:论厉鹗对姜夔清空词风的创造性接受
作者: 蔡雯  来源: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厉鹗  清幽  清空 
描述:在词学理论上,张炎论姜夔的"清空"词风,是"清"、"空"兼重,甚至尤重于"空",厉鹗却偏重于"清",并以"清妍"称许姜夔词风。在创作实践中,厉鹗有意舍弃姜夔词"妍"的风格,深化姜夔词"清"的含蕴
全文:在词学理论上,张炎论姜夔的"清空"词风,是"清"、"空"兼重,甚至尤重于"空",厉鹗却偏重于"清",并以"清妍"称许姜夔词风。在创作实践中,厉鹗有意舍弃姜夔词"妍"的风格,深化姜夔词"清"的含蕴
山色有无中——论姜夔的词风
作者: 蔡永恒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清空  风格   
描述:历来对姜夔词价评毁誉不一,分歧的关键在于对其风格的把握不同。本文就姜词“清空”风格的内涵、特点、产生原因、历史地位作了评说。笔者认为姜词意在追求一种遗貌取神,深发淡出,重融情于景,剥落文彩,自然平淡
全文:历来对姜夔词价评毁誉不一,分歧的关键在于对其风格的把握不同。本文就姜词“清空”风格的内涵、特点、产生原因、历史地位作了评说。笔者认为姜词意在追求一种遗貌取神,深发淡出,重融情于景,剥落文彩,自然平淡
陶渊明〈自祭文〉与徐志摩〈歌〉的死亡观点与态度之探讨
作者: 张雅端  来源:台湾观光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面对死亡的态度  徐志摩  陶渊明  死亡观点 
描述:相隔一千五百多年的陶渊明和徐志摩, 在作品((自祭文)和(歌))中有着相似的 死亡观点及面对死亡的态度。处於不同时空背景的三个个体生命, 何以发出如此相似的 兴叹, 是历史的偶然,或是主客交织下的必然?本文透过对二作品的比较,厘清二者之 异同,并探讨二人作品中的死亡观点和面对态度与其所处时代及个人生命特质之间的关 连。讨论的目的不在於只是揭露二作品中所呈显的死亡的观点及面对态度,或说出二者 之异同,而是透过这样的比较与揭露,突显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生命特质对一个 人的死亡观及面对态度形成之影响,作为观察学生对死亡的观点与态度及省思当前社会 高自杀率现象之起点。
全文:相隔一千五百多年的陶渊明和徐志摩, 在作品((自祭文)和(歌))中有着相似的 死亡观点及面对死亡的态度。处於不同时空背景的三个个体生命, 何以发出如此相似的 兴叹, 是历史的偶然,或是主客交织下的必然?本文透过对二作品的比较,厘清二者之 异同,并探讨二人作品中的死亡观点和面对态度与其所处时代及个人生命特质之间的关 连。讨论的目的不在於只是揭露二作品中所呈显的死亡的观点及面对态度,或说出二者 之异同,而是透过这样的比较与揭露,突显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生命特质对一个 人的死亡观及面对态度形成之影响,作为观察学生对死亡的观点与态度及省思当前社会 高自杀率现象之起点。
姜夔咏物词的审美趣尚和艺术风格
作者: 汤易水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骚雅  咏物词  清空  遗貌取神  托物比兴  以冷为美 
描述:姜夔现存词作中约有三分之一为咏物之作,体现了姜词“清空”、“”的词风。其主要特征为:(一)多描写清幽的形象、冷艳的色调和空灵淡远的意境,形成了清虚淡雅、以冷为美的艺术风格。(二)继承传统诗歌托物
全文:姜夔现存词作中约有三分之一为咏物之作,体现了姜词“清空”、“”的词风。其主要特征为:(一)多描写清幽的形象、冷艳的色调和空灵淡远的意境,形成了清虚淡雅、以冷为美的艺术风格。(二)继承传统诗歌托物
二分梁甫一分——辛弃疾认同陶渊明的辨析
作者: 赵晓岚  来源:学海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陶渊明  辨析  认同 
描述:本文辨析辛弃疾屡称陶渊明的原因和意义 ,论述在归隐的人生道路上 ,两人在稼穑、饮酒、交友的生活方式以及闲适与愤悲的思想情怀诸方面的同异 ,指出辛氏对陶氏的认同最终在于“二分梁甫一分” ,不自觉地造就出从闲适文化入、从载道文化出的移位 ,这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全文:本文辨析辛弃疾屡称陶渊明的原因和意义 ,论述在归隐的人生道路上 ,两人在稼穑、饮酒、交友的生活方式以及闲适与愤悲的思想情怀诸方面的同异 ,指出辛氏对陶氏的认同最终在于“二分梁甫一分” ,不自觉地造就出从闲适文化入、从载道文化出的移位 ,这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姜夔“次韵吏部梅花八咏”析論
作者: 舒曼麗  来源:中州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咏物词  咏梅词 
描述:氣皆全,格局雖大而韻味深遠,才夠資格稱為「詠物名家」。 姜夔不僅是中國文學上的南宋詞人,亦是著名的詠物詞家;尤其多首詠梅之作,騷清空,風姿獨具。本文從姜夔「次韻吏部梅花八詠」探究,逐首分析每一闋詞之內容以及共同之風格特色。梅花高潔孤傲的山中高士影像,與姜夔的生命律動、濃厚的情感色彩相互輝映。
全文:氣皆全,格局雖大而韻味深遠,才夠資格稱為「詠物名家」。 姜夔不僅是中國文學上的南宋詞人,亦是著名的詠物詞家;尤其多首詠梅之作,騷清空,風姿獨具。本文從姜夔「次韻吏部梅花八詠」探究,逐首分析每一闋詞之內容以及共同之風格特色。梅花高潔孤傲的山中高士影像,與姜夔的生命律動、濃厚的情感色彩相互輝映。
读姜夔《扬州慢》--兼说“清空
作者: 李之亮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中国  文学评论  《扬州慢》   
描述: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白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是一首感慨今昔、伤时悯乱的慢词。作者小序称词作于淳熙丙申,即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此时距金主完颜亮于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胡马窥江,已隔十六年之久,而商贾如云、歌楼林立的扬州早在金兵占据中原、与失去半壁江山的宋王朝隔河相守时,
全文: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白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是一首感慨今昔、伤时悯乱的慢词。作者小序称词作于淳熙丙申,即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此时距金主完颜亮于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胡马窥江,已隔十六年之久,而商贾如云、歌楼林立的扬州早在金兵占据中原、与失去半壁江山的宋王朝隔河相守时,
幽韵冷香 逸情怀——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赏析
作者: 高峰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诗歌  韵律  梅花意象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描述:幽韵冷香 逸情怀——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赏析
寒水自碧 清空俊逸——雅词派的翘楚姜夔
作者: 闫召锋  来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骚雅词派  姜夔  宋词 
描述:姜夔,南宋著名词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座上客。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派。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其作品具有精工典雅、意蕴谐婉等特点。在南宋词坛上,姜夔是雅词派的最高代表,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全文:姜夔,南宋著名词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座上客。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派。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其作品具有精工典雅、意蕴谐婉等特点。在南宋词坛上,姜夔是雅词派的最高代表,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上页 1 2 ... 3 4 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