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主成分分析法在鄱阳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 万金保 何华燕 曾海燕 李媛媛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评价  鄱阳湖  水质 
描述:通过SPSS13.0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有效地分析鄱阳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鄱阳湖星子断面在1991—2006年时间跨度上水质不断下降,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鄱阳湖的污染程度在不断加重;②2008年鄱阳湖水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湖内水质好于入湖区域水质,说明五河带来的污染物对鄱阳湖周边地区水质影响较大,鄱阳湖主要受外源污染而非内源污染。
全文:通过SPSS13.0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有效地分析鄱阳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鄱阳湖星子断面在1991—2006年时间跨度上水质不断下降,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鄱阳湖的污染程度在不断加重;②2008年鄱阳湖水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湖内水质好于入湖区域水质,说明五河带来的污染物对鄱阳湖周边地区水质影响较大,鄱阳湖主要受外源污染而非内源污染。
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及资源现状评价
作者: 欧阳珊 詹诚 陈堂华 吴和利 吴小平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鄱阳湖  资源评价  大型底栖动物 
描述: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对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采集。经鉴定,得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35种,隶属3门6纲15科,优势种为河蚬、苏氏尾鳃蚓。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计算了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定量分析表明,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221.95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45.94 g.m-2;主湖区种类数和现存量均多于航道;秋季的现存量大于春季的现存量。比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调查结果,目前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已经明显下降,但生物量变化不大。
全文: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对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采集。经鉴定,得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35种,隶属3门6纲15科,优势种为河蚬、苏氏尾鳃蚓。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计算了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定量分析表明,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221.95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45.94 g.m-2;主湖区种类数和现存量均多于航道;秋季的现存量大于春季的现存量。比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调查结果,目前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已经明显下降,但生物量变化不大。
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框架
作者: 罗静伟 郑博福 钱万友 刘成林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鄱阳湖流域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流域内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更好地协调
全文:鄱阳湖流域内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更好地协调
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铁形态分布特征
作者: 弓晓峰 杨菊云 刘春英 陈春丽 任荣荣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铁形态  土壤 
描述:研究鄱阳湖典型湿地不同层次土壤铁的形态分布特征,为土壤铁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土壤类型及地形位置采集了表层土壤和典型土壤剖面土样,采样范围涵盖了鄱阳湖95%以上的湿地,采用BCR三步法测定铁的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弱酸溶解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可还原态)、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的含量,讨论并分析鄱阳湖典型土壤中总铁和各形态铁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采样点土壤总铁的含量差异不大,铁形态以残渣态为主,其次是可还原态,占总铁的比例范围分别为76.96%~90%和9.68%~14.41%,可氧化态含量相对较低,酸可提取态含量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各形态与总铁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前3种形态铁的含量受土壤中p H和Eh的影响较大。从垂直分布来看,4个样点的各形态含量随深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全文:研究鄱阳湖典型湿地不同层次土壤铁的形态分布特征,为土壤铁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土壤类型及地形位置采集了表层土壤和典型土壤剖面土样,采样范围涵盖了鄱阳湖95%以上的湿地,采用BCR三步法测定铁的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弱酸溶解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可还原态)、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的含量,讨论并分析鄱阳湖典型土壤中总铁和各形态铁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采样点土壤总铁的含量差异不大,铁形态以残渣态为主,其次是可还原态,占总铁的比例范围分别为76.96%~90%和9.68%~14.41%,可氧化态含量相对较低,酸可提取态含量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各形态与总铁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前3种形态铁的含量受土壤中p H和Eh的影响较大。从垂直分布来看,4个样点的各形态含量随深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