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从《不饮酒》看袁枚对陶渊明的解构
作者: 戎霞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诗歌  《饮酒》  中国文学史  经典  陶渊明  组诗  先生  苏轼  中年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表现大量饮酒的诗人,据禄钦立先生统计,“陶渊明现存诗文142篇,凡说到饮酒的有56篇,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其中年代可考的有40余篇”。从他开始,酒就成为诗歌中一个重要符号,他的《饮酒》组诗被历代视为传唱经典,所追和之作蔚为大观,如苏轼的《和饮酒二十首》、晁补之《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方回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表现大量饮酒的诗人,据禄钦立先生统计,“陶渊明现存诗文142篇,凡说到饮酒的有56篇,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其中年代可考的有40余篇”。从他开始,酒就成为诗歌中一个重要符号,他的《饮酒》组诗被历代视为传唱经典,所追和之作蔚为大观,如苏轼的《和饮酒二十首》、晁补之《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方回
光靠推测是远远不够的——也谈陶渊明的辞官
作者: 王从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陶渊明  语文  辞官  背景  推测 
描述: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已成千秋定论,也是千古美谈。但耿宝强先生却认为这“仅仅是后人的美好想象”,在他看来,陶渊明辞官不做是“有经济问题,最起码是巨额财产来历不明。他见督邮前来,大事不妙”,“畏罪潜逃”。(《阅读与写作》2003.4)可谓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文笔也很生动。无如证据不足,光靠推测,难以服人。
全文: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已成千秋定论,也是千古美谈。但耿宝强先生却认为这“仅仅是后人的美好想象”,在他看来,陶渊明辞官不做是“有经济问题,最起码是巨额财产来历不明。他见督邮前来,大事不妙”,“畏罪潜逃”。(《阅读与写作》2003.4)可谓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文笔也很生动。无如证据不足,光靠推测,难以服人。
读姜夔的除夕绝句二首
作者: 陈友冰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读姜夔的除夕绝句二首
姜夔《扬州慢》的艺术特色
作者: 张曼莉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姜夔《扬州慢》的艺术特色
一尺短章一宇宙——姜夔《点绛唇》赏析
作者: 刘学伟 张永军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姜夔  《点绛唇》  宋词  语文  阅读欣赏 
描述: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 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姜夔(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是宋代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白石一生未入仕途,浪迹江湖,是一位优游清客,大半生靠朋友接济为生,时有寄人篱下之感,身世凄凉之叹。《点绛唇》“燕雁无心”一词,是南宋淳熙十四年丁未冬,词人往返于湖州、苏
全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 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姜夔(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是宋代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白石一生未入仕途,浪迹江湖,是一位优游清客,大半生靠朋友接济为生,时有寄人篱下之感,身世凄凉之叹。《点绛唇》“燕雁无心”一词,是南宋淳熙十四年丁未冬,词人往返于湖州、苏
巧用拟人成绝唱——谈姜夔词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修辞效果兼给课本注解指瑕
作者: 王兆生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拟人手法  指瑕  表现手法  姜夔  孔尚任  词句  宋词  巧用  乔木  扬州 
描述: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课文《宋词两首》中姜夔《扬州慢》有“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可以说它是全词中最生动的词眼所在,通过拟人手法借物言人,传神地刻划出人们当时的厌战心理。南宋末期,朝廷君臣屈辱求和,偏安一隅,国力逐渐衰微,金兵不断南侵,兵连祸结。特别是扬州一带,
全文: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课文《宋词两首》中姜夔《扬州慢》有“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可以说它是全词中最生动的词眼所在,通过拟人手法借物言人,传神地刻划出人们当时的厌战心理。南宋末期,朝廷君臣屈辱求和,偏安一隅,国力逐渐衰微,金兵不断南侵,兵连祸结。特别是扬州一带,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