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栏目导航
庐山狮子口望鄱阳湖
作者:暂无 年份期号: 1931-第6号 刊名:旅行杂志
描述:庐山狮子口望鄱阳湖
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作者:冯长明 王咏红 李松志  年份期号: 2010-第2期 刊名:景观研究(英文版) 关键词:鄱阳湖 庐山 生态文明 基础 
描述: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形成是历史演进的自然进程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的产物,从庐山—鄱阳湖所具备的自然地理基础、地域文化基础、环境哲学基础、生产实践基础可以弄清影响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形成因素及相应地位,从而为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庐山—鄱阳湖区域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作者:张辉 沈中印 李松志  年份期号: 2011-第5期 刊名:生态经济 关键词:区域生态旅游 庐山—鄱阳湖区域 旅游联动开发 
描述:从庐山、鄱阳湖两毗邻地均为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来看,两地生态旅游有联动开发的可行性,且在联动开发的基础上,打造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密切的地缘关系、突出的区位优势、互补的资源优势、大庐山和鄱阳湖发展的需要、日益完善的硬件设施等为两地联动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庐山和鄱阳湖应抓住机遇,主要通过生态旅游的资源联动、产品联动、市场联动、营销联动、交通联动、形象联动等方面进行开发,推动两毗邻地区域生态旅游的整体发展。
广播剧《重返鄱阳湖》二人谈
作者:暂无 年份期号: 2009-第4期 刊名:创作评谭
描述:广播剧《重返鄱阳湖》二人谈
幽韵冷香,清虚淡雅―论姜夔的咏物词
作者:张雷宇  年份期号: 2007-第2期 刊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姜夔 宋代文学 咏物词 
描述:作为南宋词坛较早大量写作咏物词的词人,姜夔对咏物词倾注了浓郁的深情与毕生的心血。本文将美夔的咏物词作置于咏物词的发展流变中加以考察。姜夔在词作中融入江湖漂零之感、对失落恋情的追忆之思、对国事衰微的忧虑之情,从而使其咏物词作较之前人有了新的特质。姜夔咏物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为立意深远、含蓄蕴藉;字琢句炼、音节谐婉;虚处落笔、追求神似;幽韵冷香、清虚淡稚。姜夔的咏物词受到后代词人的激赏,并为南宋遗民词人树立了一种新的创作范式。
幽韵冷香的白石词:[姜夔]
作者:熊次宪  年份期号: 1995-第1期 刊名: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词(文学) 中国 文学研究 
描述:幽韵冷香的白石词:[姜夔]
幽韵冷香,挹之不尽——论姜夔的咏物词
作者:张雷宇  年份期号: 2007-第3期 刊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姜夔 宋代文学 咏物词 
描述:作为南宋词坛较早大量创作咏物词的词人,姜夔对咏物词倾注了浓郁的深情与毕生的心血。本文将姜夔的咏物词作置于咏物词的发展流变中加以考察。姜夔在词作中融入江湖漂零之感、对失落恋情的追忆之思、对国事衰微的忧虑之情,从而使其咏物词作较之前人有了新的特质。姜夔咏物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为立意深远、含蓄蕴藉;字琢句炼,音节谐婉;虚处落笔,追求神似;幽韵冷香,清虚淡雅。姜夔的咏物词受到后代词人的激赏,并为南宋遗民词人树立了一种新的创作范式。
幽韵冷香 雅逸情怀——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赏析
作者:高峰  年份期号: 2003-第6期 刊名:名作欣赏 关键词:姜夔 诗歌 韵律 梅花意象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描述:幽韵冷香 雅逸情怀——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赏析
幻灭与蜕变——略论陶渊明与王维仕隐选择的精神困境与突围方式
作者:傅向东  年份期号: 2008-第2期 刊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关键词:精神困境 仕隐选择 突围方式 统合儒道 栖身佛禅 
描述:在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历程中,陶渊明与王维是两位最具代表意义的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都深受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影响,有建功立业、经世济民的雄心,又都不遇于时,志意难酬,最后无奈退隐。本文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粗略比较二者仕隐选择的精神困境与突围方式的同异
年龄、集群、生境及天气对鄱阳湖白鹤越冬期日间行为模式的影响
作者:袁芳凯 李言阔 李凤山 李佳 缪泸君 谢光勇  年份期号: 2014-第10期 刊名:生态学报 关键词:天气 时间分配 鄱阳湖 白鹤 生境 活动节律 集群 年龄 
描述:于2012年1—3月和2012年12—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Grus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集群大小、生境类型和天气对白鹤越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鹤越冬期的主要行为有觅食、警戒、理羽、游走、休息和争斗。其中,觅食是鄱阳湖越冬白鹤主要行为,占其昼间活动时间的82.94%;警戒占11.94%,理羽占3.52%,游走占1.88%,休息占0.15%,争斗占0.02%。白鹤在越冬期间的觅食、游走、休息和争斗行为存在明显的昼间节律性,其中游走、觅食和争斗行为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存在1个高峰,休息行为在中午出现一个高峰;警戒和理羽行为则没有显著的昼间节律变化。年龄、集群大小、天气和生境对白鹤的越冬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幼鹤取食的时间显著多于成鹤,而警戒时间则显著的小于成鹤;与家庭群中的个体相比,集体群中的个体取食和争斗时间显著增加,警戒时间显著减少;在天气晴朗时,白鹤的警戒时间显著大于阴天的警戒时间,取食时间则显著少于阴天时白鹤的取食时间;白鹤在大风天气显著增加理羽行为;在有雾的天气会显著增加取食时间,减少警戒时间。在草洲和浅水两种生境中,白鹤的游走和理羽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而觅食和警戒行为没有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源于草洲和浅水生境相互毗邻,并且具有相同程度的人为干扰。GLM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集群大小、年龄和生境、集群大小和天气、集群大小和生境、天气和生境对白鹤昼间时间分配模式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