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姜夔“以诗入词”论
-
作者:曹渝扬
年份期号:
1992-第1期
刊名: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描述:姜夔“以诗入词”论
- 姜夔: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
作者:滕小艳
年份期号:
2011-第4期
刊名:老年人
关键词:鄱阳 词作者 姜夔 二十四桥 萧德藻 长沙 湘江 到时 吟诵 音乐家
- 描述:"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当你吟诵这千古流传的词句时,是否也曾被词作者姜夔深深的忧伤打动?
- 姜夔
-
作者:章荑荪
年份期号:
1935-第1期
刊名:文学院季刊
- 描述:姜夔
- 委运大化唯求真——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
作者:卫绍生 王守国
年份期号:
1998-第5期
刊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委运与旷达 任真与求真 任情与本性 人生态度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一生忧道不忧贫,委运大化唯求真是他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出仕兼济天下,退隐独善其身,其深层原因皆出于任情求真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也注定了陶渊明对生死、贫富、贵贱、穷达诸多人生课题,葆有豁达的认识与理解,为人处世一任性情之所好,处处显示出真性情来
- 委厅开展“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
-
作者:江虹 婉琼 长新
年份期号:
2010-第25期
刊名:江西教育
关键词:知识竞赛 征文活动 鄱阳湖 生态区建设 生态经济区 战略决策 生态文明教育 绿色 江西教育 期刊社
- 描述: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8月30日,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江西教育期刊社承办,面向全省教师和大学生开展的"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都阳湖生
- 委任运化不喜不惧:陶渊明《形影神》组诗赏析
-
作者:李晓娟
年份期号:
2010-第8期
刊名: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关键词:生死 超越 形影神
- 描述:通过对陶渊明《形影神》组诗赏析,可知安定闲适的田园生活解决了诗人"仕与隐"的矛盾,使诗人不再"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更因为归隐后的诗人摆脱了功名利禄和生死俗网的羁绊。灵魂的自由、心境的旷达使诗人完全投进自然的怀抱,涵咏俯仰与大自然融成一片。他以哲人的智慧悟彻了宇宙和人生,可以说他所实践的是真正的诗意人生。
- 委任运化不喜不惧:陶渊明《形影神》组诗赏析
-
作者:李晓娟
年份期号:
2010-第16期
刊名:大众文艺
关键词:生死 超越 形影神
- 描述:通过对陶渊明《形影神》组诗赏析,可知安定闲适的田园生活解决了诗人"仕与隐"的矛盾,使诗人不再"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更因为归隐后的诗人摆脱了功名利禄和生死俗网的羁绊。灵魂的自由、心境的旷达使诗人完全投进自然的怀抱,涵咏俯仰与大自然融成一片。他以哲人的智慧悟彻了宇宙和人生,可以说他所实践的是真正的诗意人生。
- 妈祖取代鄱阳湖宫亭庙神及二者神性比较
-
作者:吴国富
年份期号:
2009-第1期
刊名:莆田学院学报
关键词:妈祖 神性 水神 宫亭庙神
- 描述:鄱阳湖的宫亭庙神是一个重要的水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甚至是九江水府的水官大帝依托时象,但随着海运的发展,天妃妈祖的形象日渐凸显.并回流到鄱阳湖、长江一带.而宫事庙的形象则逐渐淡隐,但宫亭庙神与天妃妈祖之间的联系仍清晰可见,二者也体现了许多类似的神性.
- 如故的和如今的:读刘过《六州歌头·镇长淮》和姜夔《扬州慢》有感
-
作者:蒋蕊
年份期号:
1996-第6期
刊名:中文自学指导
关键词:词风 姜夔 刘过 六州歌头 地理位置 镇长 人生 家国 扬州 心灵
- 描述:但琼花无恙,开落几经秋。 (刘过)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岁月在昨日与今日的轮回中完成了人生,人们总忍不住要在手握今天的时候回首往昔,甜蜜与苦涩熔铸了生命的哀伤,或浓或淡,却
- 如何发挥教师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作用
-
作者:黄红英
年份期号:
2011-第11期
刊名:江西教育·综合版
关键词:经济区建设 科学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人民教师
- 描述:当前,全省上下万众一心投身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赣鄱大地上进行着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活动实践。我们作为人民教师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宏伟大业中发挥我们教师应有的作用,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献策献力。 一、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向学生介绍鄱阳湖 我觉得,要充分利用小学学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以及各种活动,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加深对鄱阳湖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一是利用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用自己绘制的简易地图和出版发行的放大地图,比对鄱阳湖的地理位置,让学生认知鄱阳湖所处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在江西省的哪个部位,属于中国第几大淡水湖泊,从而增强对母亲湖鄱阳湖的理性认识。 二是利用社会实践教学。教师可要求学生家长利用周日时间带孩子去鄱阳湖周边领略其自然景观,让学生亲历鄱阳湖风光,了解其基本功能,在身临其境过程中,增进对鄱阳湖的感性认识。 三是利用课余活动。发动学生阅读关于鄱阳湖方面的书籍,组织开展围绕鄱阳湖知识的读书竞赛活动。比如,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举办的有奖征稿活动,要求大家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撰写有关鄱阳湖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