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2)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12)
按年份分组
2001(2)
1999(2)
1997(3)
1995(1)
1992(2)
1989(1)
1981(1)
按来源分组
湖泊科学(7)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
地质力学学报(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变迁
作者: 吴艳宏 羊向东 朱海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气候  孢粉组合  鄱阳湖  古植被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湖口梅家刘ZK_2孔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研究,初步恢复了4500年来湖口地区的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其古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4.5-3.8kaB.P,气候暖湿;3.8-3.4kaBP,气候凉偏干;3.4—3.0kaB.P,气候温暖偏湿;3.0kaB.P.前后,为一短暂的降温时期,气候凉湿;2.8-2.35kaB.P,气候温暖偏湿;2.35kaBP.以来,气候偏凉,但仍存在数次微弱的冷暖波动.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湖口梅家刘ZK_2孔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研究,初步恢复了4500年来湖口地区的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其古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4.5-3.8kaB.P,气候暖湿;3.8-3.4kaBP,气候凉偏干;3.4—3.0kaB.P,气候温暖偏湿;3.0kaB.P.前后,为一短暂的降温时期,气候凉湿;2.8-2.35kaB.P,气候温暖偏湿;2.35kaBP.以来,气候偏凉,但仍存在数次微弱的冷暖波动.
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变迁
作者: 吴艳宏 羊向东 朱海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气候  孢粉组合  鄱阳湖  古植被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湖口梅家刘ZK_2孔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研究,初步恢复了4500年来湖口地区的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其古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4.5-3.8kaB.P,气候暖湿;3.8-3.4kaBP,气候凉偏干;3.4—3.0kaB.P,气候温暖偏湿;3.0kaB.P.前后,为一短暂的降温时期,气候凉湿;2.8-2.35kaB.P,气候温暖偏湿;2.35kaBP.以来,气候偏凉,但仍存在数次微弱的冷暖波动.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湖口梅家刘ZK_2孔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研究,初步恢复了4500年来湖口地区的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其古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4.5-3.8kaB.P,气候暖湿;3.8-3.4kaBP,气候凉偏干;3.4—3.0kaB.P,气候温暖偏湿;3.0kaB.P.前后,为一短暂的降温时期,气候凉湿;2.8-2.35kaB.P,气候温暖偏湿;2.35kaBP.以来,气候偏凉,但仍存在数次微弱的冷暖波动.
鄱阳湖地区晚更新世古环境变迁
作者: 吴艳宏 羊向东 王苏民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气候  晚更新世  古季风  鄱阳湖地区 
描述:晚更新世期间鄱阳湖北部地区,九江、湖口、彭泽一带发育风沙-黄土-湖沼相交互地层序列。本文通过对该序列5个露头剖面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晚更新世环境变迁和季风变化过程。研究表明:约147—129.6kaBP,以较强的冬季风控制的气候为主,季风降水很少,气候偏冷干;129.6—76kaBP,早期,夏季风逐渐增强,至120kaBP后,夏季风进入强盛阶段,103kaBP后,夏季风较弱,97kaBP后,夏季风又一次增强,这一时段内古气候阶段性非常清楚,早中期暖湿程度较高,后期较弱,在暖湿的背景上存在110—106、103—92kaBP等冷事件;76—55kaBP,为强盛的冬季风时期,气候冷干;55—25kaBP,夏季风又一次增强,气候温暖湿润,中间有冷波动;25—16kaBP,气候变冷干,后期冬季风有所减弱;16kaBP后,夏季风明显增强,气候变温湿,13.0kaBP后,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全文:晚更新世期间鄱阳湖北部地区,九江、湖口、彭泽一带发育风沙-黄土-湖沼相交互地层序列。本文通过对该序列5个露头剖面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晚更新世环境变迁和季风变化过程。研究表明:约147—129.6kaBP,以较强的冬季风控制的气候为主,季风降水很少,气候偏冷干;129.6—76kaBP,早期,夏季风逐渐增强,至120kaBP后,夏季风进入强盛阶段,103kaBP后,夏季风较弱,97kaBP后,夏季风又一次增强,这一时段内古气候阶段性非常清楚,早中期暖湿程度较高,后期较弱,在暖湿的背景上存在110—106、103—92kaBP等冷事件;76—55kaBP,为强盛的冬季风时期,气候冷干;55—25kaBP,夏季风又一次增强,气候温暖湿润,中间有冷波动;25—16kaBP,气候变冷干,后期冬季风有所减弱;16kaBP后,夏季风明显增强,气候变温湿,13.0kaBP后,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梅家洲形成、演化及其对鄱阳湖的影响
作者: 吴艳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梅家洲  泥沙  沉积物环境指标  水文 
描述: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 (ZK2 )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 ,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 ,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 ,2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全文: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 (ZK2 )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 ,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 ,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 ,2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梅家州形成、演化及其对鄱阳湖的影响
作者: 吴艳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梅家洲  泥沙  沉积物环境指标  水文 
描述: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ZK2)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2.3kaBP前后,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1970年和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全文: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ZK2)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2.3kaBP前后,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1970年和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环境变迁
作者: 吴艳宏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环境演变  环境指标 
描述:通过对ZK2孔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4500年来鄱阳湖湖口地区古环境历史,研究表明:4500aBP以来,鄱阳湖湖口地区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交替,沉积环境也经历了三角洲(3800aBP以前)→古赣江河流(3800-3400aBP)→三角洲(3400-3300aBP)、彭蠡泽开阔湖(3300-2300aBP)→鄱阳湖湖漫滩(2300aBP以来)的变化
全文:通过对ZK2孔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4500年来鄱阳湖湖口地区古环境历史,研究表明:4500aBP以来,鄱阳湖湖口地区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交替,沉积环境也经历了三角洲(3800aBP以前)→古赣江河流(3800-3400aBP)→三角洲(3400-3300aBP)、彭蠡泽开阔湖(3300-2300aBP)→鄱阳湖湖漫滩(2300aBP以来)的变化
鄱阳湖候鸟越冬地生态环境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的预测
作者: 朱海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蔽条件  越冬  预测  三角洲前缘  湿地生态环境  鄱阳湖  枯水期  洼地  候鸟保护区  三峡工程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每年秋冬枯水期,在赣江和修水入湖三角洲前缘,由草滩-泥滩-积水洼地组成的湿地生态环境为越冬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调查表明,高程12-13m低地最适宜候鸟越冬生存。三峡建坝后,10月份水库蓄水长江下泄流量减少,引起鄱阳湖的提前退水和滩地提前显露,虽使动物性饵料略有减少,但对食草候鸟影响不大.人类提前对草滩资源利用和利用下限的扩大,使候鸟隐蔽条件变差.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每年秋冬枯水期,在赣江和修水入湖三角洲前缘,由草滩-泥滩-积水洼地组成的湿地生态环境为越冬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调查表明,高程12-13m低地最适宜候鸟越冬生存。三峡建坝后,10月份水库蓄水长江下泄流量减少,引起鄱阳湖的提前退水和滩地提前显露,虽使动物性饵料略有减少,但对食草候鸟影响不大.人类提前对草滩资源利用和利用下限的扩大,使候鸟隐蔽条件变差.
鄱阳湖现代沉积~(210)Pb测年模式的选择和沉积速率的变化
作者: 韩晓钟 朱海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10    鄱阳湖  沉积速率 
描述:由于受到长江和入湖河流双重影响,鄱阳湖沉积可分为南部三角洲前缘、中部开阔湖和北部入江水道三个区域。按各区特点,采用了C.J.C.和C.R.S.不同计算模式,分别得出其沉积速率为0.52、0.16和0.34cm/a。湖区不同沉积地貌单元沉积速率的差异,受物源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水下天然堤、漫滩、堤外洼地及开阔湖沉积速率分别为0.80、0.36、0.13和0.17cm/a。此外,三角洲的迅速伸长,河道分汊或改道,流域水土流失及大型水利工程等天然和人为活动也影响到沉积速率的时空变化。
全文:由于受到长江和入湖河流双重影响,鄱阳湖沉积可分为南部三角洲前缘、中部开阔湖和北部入江水道三个区域。按各区特点,采用了C.J.C.和C.R.S.不同计算模式,分别得出其沉积速率为0.52、0.16和0.34cm/a。湖区不同沉积地貌单元沉积速率的差异,受物源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水下天然堤、漫滩、堤外洼地及开阔湖沉积速率分别为0.80、0.36、0.13和0.17cm/a。此外,三角洲的迅速伸长,河道分汊或改道,流域水土流失及大型水利工程等天然和人为活动也影响到沉积速率的时空变化。
鄱阳湖现代沉积^210Pb测年模式的选择和沉积速...
作者: 韩晓钟 朱海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变化  铅-210  鄱阳湖  沉积速率 
描述:鄱阳湖现代沉积^210Pb测年模式的选择和沉积速...
鄱阳湖典型湿地沉积物粒度分布及其动力解释
作者: 胡春华 朱海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沉积  鄱阳湖  粒度  湿地  动力作用 
描述:通过对沉积物粒度分析,揭示出鄱阳湖典型湿地现代沉积物主要由含泥细粉砂至泥质极细粉砂组成,反映出三角洲前缘低能沉积环境。控制湿地粒度分布的动力,主要为重力型湖流,但波浪和风的作用也参与了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汛期,重力型湖流不仅控制了粒度分布的区域特征,而且决定了由草滩顶部-草滩下部-过渡带-泥滩沉积断面上粒度特征递变规律;枯水期,波浪作用的改造,使得沉积断面上的过渡带沉积物粗化,并使各粒度参数相应变化,特别是面积较大洼地的迎风岸,在过渡带地面坡度转折处,出现了粒度突变或跃变;风蚀“沙山”物质的搬运,使得“沙山”附近的湿地含砂量猛增,粒径变粗。这些动力作用,还控制着湿地的演化,即湿地范围增大,草滩扩张,过渡带以及泥滩下移,枯水期洼地水面缩小且趋于消亡,严重影响湿地的生态环境,但可通过建造人工闸坝加以控制。
全文:通过对沉积物粒度分析,揭示出鄱阳湖典型湿地现代沉积物主要由含泥细粉砂至泥质极细粉砂组成,反映出三角洲前缘低能沉积环境。控制湿地粒度分布的动力,主要为重力型湖流,但波浪和风的作用也参与了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汛期,重力型湖流不仅控制了粒度分布的区域特征,而且决定了由草滩顶部-草滩下部-过渡带-泥滩沉积断面上粒度特征递变规律;枯水期,波浪作用的改造,使得沉积断面上的过渡带沉积物粗化,并使各粒度参数相应变化,特别是面积较大洼地的迎风岸,在过渡带地面坡度转折处,出现了粒度突变或跃变;风蚀“沙山”物质的搬运,使得“沙山”附近的湿地含砂量猛增,粒径变粗。这些动力作用,还控制着湿地的演化,即湿地范围增大,草滩扩张,过渡带以及泥滩下移,枯水期洼地水面缩小且趋于消亡,严重影响湿地的生态环境,但可通过建造人工闸坝加以控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