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2)
按年份分组
2017(1)
2014(1)
按来源分组
沉积学报(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水位变化对鄱阳湖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特征的影响
作者: 王军 杨勇 张阳 杨保良 蒋龙 邱隆伟 赵俊英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鄱阳湖三角洲  水位变化  分流河道 
描述:选取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采用现代沉积考察、剖面挖掘、粒度分析等方法,就水位变化对分流河道沉积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内发育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2种沉积单元;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内发育蝌蚪状砂垄砂、长条形浅滩砂、条带状河道砂3种沉积单元;三角洲分流河道砂在水位上升期向岸溯源沉积,在低水位期向盆地进积,是三角洲发育主要时期;边滩沉积在水位上升阶段发育水位上升楔状砂,在水位下降阶段发育水位下降侧积砂;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在水位上升期沉积蝌蚪状砂垄,被湖浪改造后在两侧河岸形成长条形浅滩砂;水位下降期沉积条带状河道砂,受水位变化影响,分流河道类砂体在平面及剖面上的砂体组合表现出一定的分带性及储层非均质性。
全文:选取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采用现代沉积考察、剖面挖掘、粒度分析等方法,就水位变化对分流河道沉积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内发育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2种沉积单元;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内发育蝌蚪状砂垄砂、长条形浅滩砂、条带状河道砂3种沉积单元;三角洲分流河道砂在水位上升期向岸溯源沉积,在低水位期向盆地进积,是三角洲发育主要时期;边滩沉积在水位上升阶段发育水位上升楔状砂,在水位下降阶段发育水位下降侧积砂;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在水位上升期沉积蝌蚪状砂垄,被湖浪改造后在两侧河岸形成长条形浅滩砂;水位下降期沉积条带状河道砂,受水位变化影响,分流河道类砂体在平面及剖面上的砂体组合表现出一定的分带性及储层非均质性。
河控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定量研究:以鄱阳湖三角洲为例
作者: 段冬平 侯加根 刘钰铭 王成刚 高建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三角洲  三角洲前缘  分流河道  河口坝 
描述:通过现代三角洲沉积的卫星照片可以获取并分析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定量数据及其平面分布规律,丰富与完善储层地质知识库。以鄱阳湖三角洲为主要为研究对象,结合Wax Lake Delta现代沉积的卫星照片,对典型的朵状河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叉角度近50°,向湖盆方向宽度变窄(宽度降低0.72倍)、数量变多,呈发散叶脉状;单一的河口坝呈三角状和狭长心滩状,其中三角状河口坝发育在三角洲前缘下部,狭长心滩状河口坝位于三角洲前缘中上部,并且河口坝长度与宽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以有效指导相似地下储层的精细微相研究。
全文:通过现代三角洲沉积的卫星照片可以获取并分析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定量数据及其平面分布规律,丰富与完善储层地质知识库。以鄱阳湖三角洲为主要为研究对象,结合Wax Lake Delta现代沉积的卫星照片,对典型的朵状河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叉角度近50°,向湖盆方向宽度变窄(宽度降低0.72倍)、数量变多,呈发散叶脉状;单一的河口坝呈三角状和狭长心滩状,其中三角状河口坝发育在三角洲前缘下部,狭长心滩状河口坝位于三角洲前缘中上部,并且河口坝长度与宽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以有效指导相似地下储层的精细微相研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