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自然特征
作者: 程时长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特征  鄱阳湖  候鸟保护区 
描述:温和,平均气温在5.0℃以上,平均水温为6.2℃,平均水位为0.2~0.6m;目前水质较好,鸟类资源丰富,有珍禽鹤类群,分析了鄱阳湖夏凉冬暖产生的原因。
全文:温和,平均气温在5.0℃以上,平均水温为6.2℃,平均水位为0.2~0.6m;目前水质较好,鸟类资源丰富,有珍禽鹤类群,分析了鄱阳湖夏凉冬暖产生的原因。
鄱阳湖圩区排涝装机规模确定方法的探讨
作者: 詹寿根 胡苑成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结果比较  装机规模  排涝  翻阳湖  分析计算 
描述: ,鄱阳湖区 7月 1日以后出现暴雨的机率很大 ,其周边圩内暴雨与承泄区水位遭遇可能性较小 ,排涝站的排涝期宜定在每年的 4~ 9月 ,采用最大 3d暴雨与相应平均水位同频率遭遇 ,或采用最大 3d暴雨与历年最高 3d平均水位的平均值相配 ,推求并确定排涝泵站的排涝装机规模比较合适。
全文: ,鄱阳湖区 7月 1日以后出现暴雨的机率很大 ,其周边圩内暴雨与承泄区水位遭遇可能性较小 ,排涝站的排涝期宜定在每年的 4~ 9月 ,采用最大 3d暴雨与相应平均水位同频率遭遇 ,或采用最大 3d暴雨与历年最高 3d平均水位的平均值相配 ,推求并确定排涝泵站的排涝装机规模比较合适。
鄱阳湖泥沙来源及湖盆近期沉积规律探讨
作者: 熊道光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来源  鄱阳湖  泥沙  沉积  湖盆 
描述:本文依据汇入鄱阳湖的河流泥沙资料和湖区泥沙淤积调查研究的成果,对鄱阳湖泥沙来源及湖盆近期沉积规律进行了探讨。赣、抚、信、饶、修五河及其区间来水挟带的泥沙是鄱阳湖泥沙的主要来源。通过沙量平衡计算:多年平均
全文:本文依据汇入鄱阳湖的河流泥沙资料和湖区泥沙淤积调查研究的成果,对鄱阳湖泥沙来源及湖盆近期沉积规律进行了探讨。赣、抚、信、饶、修五河及其区间来水挟带的泥沙是鄱阳湖泥沙的主要来源。通过沙量平衡计算:多年平均
鄱阳湖湖泊气候及其围垦后的变化
作者: 卢兵 汪泽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围垦  气候变化 
描述:10天,湖区年增加4天;年平均最低气温垦区下降0.26℃,湖区上升0.06℃。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垦区减少0.05hpa和1%,湖区减少0.16hPa和1%。降水量垦区减少95mm,湖区变化不明显,因而,湖区有向干旱陆相盆地气候发展的趋势。
全文:10天,湖区年增加4天;年平均最低气温垦区下降0.26℃,湖区上升0.06℃。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垦区减少0.05hpa和1%,湖区减少0.16hPa和1%。降水量垦区减少95mm,湖区变化不明显,因而,湖区有向干旱陆相盆地气候发展的趋势。
鄱阳湖湖泊气修及其围垦后的变化
作者: 卢兵 汪泽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温度  水汽压  鄱阳湖  气温  围垦  降水量  气候变化 
描述:10天,湖区年增加4天,年平均最低气温垦区下降0.26℃,湖区上升0.06℃,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垦区减少0.05hpa和1%,湖区减少0.1hPa和1%,降水量垦区减少95mm,湖区变化不明显,因而,湖区有向干旱陆相盆地气候发展的趋势。
全文:10天,湖区年增加4天,年平均最低气温垦区下降0.26℃,湖区上升0.06℃,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垦区减少0.05hpa和1%,湖区减少0.1hPa和1%,降水量垦区减少95mm,湖区变化不明显,因而,湖区有向干旱陆相盆地气候发展的趋势。
鄱阳湖沙化土地湿地松人工林碳蓄积量研究
作者: 曹昀 杨杰 朱悦 王秀文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松  植被恢复  鄱阳湖  碳蓄积  沙化土地 
描述: elliottii)人工林碳含量和碳蓄积量,分析碳蓄积量的空间分布及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大,林分密度减小,碳蓄积量也减小,表现为轻度沙化区>中度沙化区>重度沙化区,其中,(1)乔木层重度
全文: elliottii)人工林碳含量和碳蓄积量,分析碳蓄积量的空间分布及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大,林分密度减小,碳蓄积量也减小,表现为轻度沙化区>中度沙化区>重度沙化区,其中,(1)乔木层重度
鄱阳湖洲滩芦苇种群特征及其与淹水深度和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作者: 许秀丽 张奇 李云良 谭志强 王晓龙  来源:湿地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淹水深度  生物量  地下水埋深  形态特征  芦苇种群  鄱阳湖洲滩 
描述:了芦苇种群特征与地下水埋深和淹水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芦苇群落分布在14~16 m高程,生长季6~7月的临界水深为-1.5~1.5 m,水深高于1.5 m或低于-1.5 m都不适宜芦苇生长;2不同
全文:了芦苇种群特征与地下水埋深和淹水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芦苇群落分布在14~16 m高程,生长季6~7月的临界水深为-1.5~1.5 m,水深高于1.5 m或低于-1.5 m都不适宜芦苇生长;2不同
气候变化对江西水稻种植模式的影响——基于鄱阳湖地区村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者: 曹大宇 陈昭玖 蔡波  来源:生态经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模式  气候变化  鄱阳湖地区 
描述:利用江西鄱阳湖周边10个县的村级层面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地区水稻种植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的平均降水量对水稻种植模式具有显著的影响,长期平均降水量越多,单季稻种植的比重越低,双季稻种植比重越高。短期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当年水稻种植模式影响不显著。
全文:利用江西鄱阳湖周边10个县的村级层面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地区水稻种植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的平均降水量对水稻种植模式具有显著的影响,长期平均降水量越多,单季稻种植的比重越低,双季稻种植比重越高。短期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当年水稻种植模式影响不显著。
气候变化对江西水稻种植模式的影响——基于鄱阳湖地区村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者: 曹大宇 陈昭玖 蔡波  来源:生态经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模式  气候变化  鄱阳湖地区 
描述:利用江西鄱阳湖周边10个县的村级层面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地区水稻种植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的平均降水量对水稻种植模式具有显著的影响,长期平均降水量越多,单季稻种植的比重越低,双季稻种植比重越高。短期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当年水稻种植模式影响不显著。
全文:利用江西鄱阳湖周边10个县的村级层面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地区水稻种植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的平均降水量对水稻种植模式具有显著的影响,长期平均降水量越多,单季稻种植的比重越低,双季稻种植比重越高。短期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当年水稻种植模式影响不显著。
鄱阳湖底质中重金属的分布和评价
作者: 钱位成 林美琪 徐爱琴 甘为民 章金媛 何纪力 张海星 周苏  来源: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布和  信江  未检出  江西省  鄱阳湖  重金属含量  采样点  污染综合指数  未污染  入湖口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界于东经115°50′—116°45′,北纬28°20′—29°50′之间,南北长170公里,东西平均宽20.4公里,沿湖岸线长1800公里,平均水深5.1米,流域面积162225平方公里,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界于东经115°50′—116°45′,北纬28°20′—29°50′之间,南北长170公里,东西平均宽20.4公里,沿湖岸线长1800公里,平均水深5.1米,流域面积162225平方公里,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
上页 1 2 3 ... 12 13 14 ... 72 73 74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