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2008~2016 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研究
-
作者:
赵志刚 余德 韩成云 王凯荣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 时空格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2009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首要阶段的建设工作。基于土地覆被遥感解译数据,利用生态价值评估模型及GIS空间统计方法,分析
-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2009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首要阶段的建设工作。基于土地覆被遥感解译数据,利用生态价值评估模型及GIS空间统计方法,分析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格局演变及区域效应研究
-
作者:
郭泉恩 钟业喜 熊文平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格局 可达性 经济联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描述: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可达性评价模型,结合SPSS、Matlab等软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998年、2008年及2020规划年为时间断面,用栅格法测算交通可达性,分析可达性
-
全文: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可达性评价模型,结合SPSS、Matlab等软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998年、2008年及2020规划年为时间断面,用栅格法测算交通可达性,分析可达性
-
鄱阳湖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多目标参数率定
-
作者:
李云良 张奇 李相虎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PEST 地表 鄱阳湖流域 模型率定 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 地下水耦合模拟
-
描述: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构建其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以鄱阳湖流域6个水文站点2000~2005年河道径流量及地下水基流指数为多目标函数来优化耦合模型,采用PEST进行WATLAC模型参数自动率定。结果表明:6个水文站点拟合的纳希效率系数变化范围为0.71~0.84,确定性系数介于0.70~0.88,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基于遥感反演的实际蒸散发结果进一步验证模型,模拟值和遥感反演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呈现较好一致性。基于地下水位及流场特征模拟效果的定性评价,表明地下水位模拟空间趋势性较好,水位与地面高程的空间变化一致,地下水主要以下游平原区和河道为主要排泄区,符合大尺度流域地下水流运动基本规律和评估结果。所提出的多目标率定方法及率定技术应用于大尺度鄱阳湖流域,也为其它水文模型在相似区域的连续模拟及参数率定方面提供借鉴。
-
全文: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构建其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以鄱阳湖流域6个水文站点2000~2005年河道径流量及地下水基流指数为多目标函数来优化耦合模型,采用PEST进行WATLAC模型参数自动率定。结果表明:6个水文站点拟合的纳希效率系数变化范围为0.71~0.84,确定性系数介于0.70~0.88,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基于遥感反演的实际蒸散发结果进一步验证模型,模拟值和遥感反演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呈现较好一致性。基于地下水位及流场特征模拟效果的定性评价,表明地下水位模拟空间趋势性较好,水位与地面高程的空间变化一致,地下水主要以下游平原区和河道为主要排泄区,符合大尺度流域地下水流运动基本规律和评估结果。所提出的多目标率定方法及率定技术应用于大尺度鄱阳湖流域,也为其它水文模型在相似区域的连续模拟及参数率定方面提供借鉴。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
作者:
林永钦 熊雪 傅春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农业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生态足迹
-
描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的双赢。应用DEA方法以评价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采用农业生产的生态足迹以反映农业循环
-
全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的双赢。应用DEA方法以评价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采用农业生产的生态足迹以反映农业循环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近60年极端温度事件变化特征研究
-
作者:
张智 贾玉连 王鹏岭 唐启强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极端温度事件 变化特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描述:利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6站逐日气象数据,建立了该区1952~2011年近60a极端温度事件演化序列。研究表明:(1)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极端高、低温事件线性趋势分别为0.4、-2.7d/10a;冷、热
-
全文:利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6站逐日气象数据,建立了该区1952~2011年近60a极端温度事件演化序列。研究表明:(1)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极端高、低温事件线性趋势分别为0.4、-2.7d/10a;冷、热
-
基于SNA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网络结构的经济联系分析
-
作者:
刘耀彬 戴璐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角色分析 小团体分析 中心度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经济联系
-
描述: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从网络的基本形态、结构属性和网络特征3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区城市群整体和分区的经济联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从网络中心性角度看,整体网络中的中介程度不高,城市之间
-
全文: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从网络的基本形态、结构属性和网络特征3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区城市群整体和分区的经济联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从网络中心性角度看,整体网络中的中介程度不高,城市之间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警情研究
-
作者:
余敦 高群 欧阳龙华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预警 物元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描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1~2008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的警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警情为轻警状态;2002~2004年处于中警状态;2005~2006年下降为重警状态
-
全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1~2008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的警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警情为轻警状态;2002~2004年处于中警状态;2005~2006年下降为重警状态
-
鄱阳湖生态区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碳汇效应与固碳潜力的影响
-
作者:
冀建华 刘秀梅 侯红乾 刘益仁 李祖章 刘光荣 李絮花 罗奇祥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固碳潜力 鄱阳湖生态区 长期施肥 水稻土
-
描述: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区有机碳储量占全省的46%,以鹰潭地区最高,九江地区最低。施肥明显增强了土壤的碳汇作用,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70F+30M、50F+50M、30F+70M
-
全文: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区有机碳储量占全省的46%,以鹰潭地区最高,九江地区最低。施肥明显增强了土壤的碳汇作用,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70F+30M、50F+50M、30F+70M
-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流域干旱灾害影响及其对策
-
作者:
胡振鹏 林玉茹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鄱阳湖流域 防旱抗旱 气候变化 干旱灾害
-
描述:以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过程重建的成果为基础,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两宋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洪水干旱灾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气候处于温湿期还是冷干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没有显著区别;但是当气候处于冷干时期,发生干旱灾害的频率增大,特大干旱年和连续干旱年组频频出现。利用气象、水文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最近60a来,气温呈现增高趋势,逐年的日降水强度明显增加,洪水干旱等极端事件发生更加频繁。为了更好地应对干旱灾害,必须加强水需求管理、坚持节约用水为先;加强病险水库的治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再评估,实施适应性管理,充分挖掘工程潜力;加大力度,新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工程。
-
全文:以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过程重建的成果为基础,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两宋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洪水干旱灾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气候处于温湿期还是冷干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没有显著区别;但是当气候处于冷干时期,发生干旱灾害的频率增大,特大干旱年和连续干旱年组频频出现。利用气象、水文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最近60a来,气温呈现增高趋势,逐年的日降水强度明显增加,洪水干旱等极端事件发生更加频繁。为了更好地应对干旱灾害,必须加强水需求管理、坚持节约用水为先;加强病险水库的治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再评估,实施适应性管理,充分挖掘工程潜力;加大力度,新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工程。
-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流域干旱灾害影响及其对策
-
作者:
胡振鹏 林玉茹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鄱阳湖流域 防旱抗旱 气候变化 干旱灾害
-
描述:以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过程重建的成果为基础,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两宋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洪水干旱灾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气候处于温湿期还是冷干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没有显著区别;但是当气候处于冷干时期,发生干旱灾害的频率增大,特大干旱年和连续干旱年组频频出现。利用气象、水文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最近60a来,气温呈现增高趋势,逐年的日降水强度明显增加,洪水干旱等极端事件发生更加频繁。为了更好地应对干旱灾害,必须加强水需求管理、坚持节约用水为先;加强病险水库的治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再评估,实施适应性管理,充分挖掘工程潜力;加大力度,新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工程。
-
全文:以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过程重建的成果为基础,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两宋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洪水干旱灾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气候处于温湿期还是冷干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没有显著区别;但是当气候处于冷干时期,发生干旱灾害的频率增大,特大干旱年和连续干旱年组频频出现。利用气象、水文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最近60a来,气温呈现增高趋势,逐年的日降水强度明显增加,洪水干旱等极端事件发生更加频繁。为了更好地应对干旱灾害,必须加强水需求管理、坚持节约用水为先;加强病险水库的治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再评估,实施适应性管理,充分挖掘工程潜力;加大力度,新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