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四种水鸟的栖息地利用与水深和食物的关系
作者: 张笑辰 金斌松 陈家宽 吴建东 刘观华 马志军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深  沙湖  鄱阳湖  生态位  白鹤  冬芽  东方白鹳  白琵鹭  小天鹅 
描述:为了了解水深和食物资源对水鸟栖息地利用的影响,2012~2013年越冬期,采用样方法,对鄱阳湖沙湖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4种水鸟的数量、觅食地和休息地的水深以及主要食物——沉水植物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每个样方为150 m×150 m的栅格,全湖共设置152个样方。结果显示,10月份沉水植物冬芽分布的平均水深为(124.2±12.0)cm。4种水鸟觅食地的水深均显著高于其休息地的水深(白鹤:Z=11.96,小天鹅:Z=4.69,东方白鹳:Z=14.44,白琵鹭:Z=29.33,所有P<0.01);对于2种食冬芽的水鸟,白鹤觅食地的水深、冬芽生物量、取食深度以及休息地水深均显著低于小天鹅(觅食地水深:Z=8.56,冬芽生物量:Z=2.93,取食深度:Z=14.69,休息地水深:Z=4.34,所有P<0.05),但两者觅食地的冬芽密度差异不显著(Z=0.6,P=0.55);对于2种食鱼性水鸟,东方白鹳觅食地水深、取食深度和休息地水深均显著大于白琵鹭(觅食地水深:Z=10.60;取食深度:Z=9.35;休息地水深:Z=8.47,所有P<0.01)。回归分析表明,白鹤、东方白鹳、白琵鹭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水深呈二次项关系,个体数量最大的觅食地水深分别为23.9 cm,33.0 cm和22.6 cm;白鹤、小天鹅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冬芽生物量呈线性关系。3种涉禽均只分布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且同种食性的水鸟利用不同的水深从而减少在空间生态位的重叠。
全文:为了了解水深和食物资源对水鸟栖息地利用的影响,2012~2013年越冬期,采用样方法,对鄱阳湖沙湖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4种水鸟的数量、觅食地和休息地的水深以及主要食物——沉水植物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每个样方为150 m×150 m的栅格,全湖共设置152个样方。结果显示,10月份沉水植物冬芽分布的平均水深为(124.2±12.0)cm。4种水鸟觅食地的水深均显著高于其休息地的水深(白鹤:Z=11.96,小天鹅:Z=4.69,东方白鹳:Z=14.44,白琵鹭:Z=29.33,所有P<0.01);对于2种食冬芽的水鸟,白鹤觅食地的水深、冬芽生物量、取食深度以及休息地水深均显著低于小天鹅(觅食地水深:Z=8.56,冬芽生物量:Z=2.93,取食深度:Z=14.69,休息地水深:Z=4.34,所有P<0.05),但两者觅食地的冬芽密度差异不显著(Z=0.6,P=0.55);对于2种食鱼性水鸟,东方白鹳觅食地水深、取食深度和休息地水深均显著大于白琵鹭(觅食地水深:Z=10.60;取食深度:Z=9.35;休息地水深:Z=8.47,所有P<0.01)。回归分析表明,白鹤、东方白鹳、白琵鹭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水深呈二次项关系,个体数量最大的觅食地水深分别为23.9 cm,33.0 cm和22.6 cm;白鹤、小天鹅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冬芽生物量呈线性关系。3种涉禽均只分布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且同种食性的水鸟利用不同的水深从而减少在空间生态位的重叠。
鄱阳湖黄颡鱼人工繁殖的几个技术关键点
作者: 胡国 章海鑫 黄江峰 余智杰 张爱芳 陶志英 李彩刚  来源:江西水产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颡鱼  人工繁殖  技术管理 
描述:提出影响黄颡鱼繁殖的4个技术关键点:亲鱼选择和培育、人工催产和受精、孵化和鱼苗培育、健康管理与病害防治,介绍了各关键点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全文:提出影响黄颡鱼繁殖的4个技术关键点:亲鱼选择和培育、人工催产和受精、孵化和鱼苗培育、健康管理与病害防治,介绍了各关键点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喷施艾氟迪对鄱阳湖棉区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
作者: 崔爱花 夏绍南 张丽娟 高红兵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棉花  艾氟迪  生育性状 
描述:通过设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喷施不同剂量棉花花芽分化剂AFD,以全精控和清水为对照的3个处理,研究了AFD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FD,可以明显降低株高,增加果节数和桠果节数,有效缩短果节距和主茎节距,塑造紧凑、理想株型;在减少蕾花脱落和促进蕾铃转化方面有效,但在提高单株成铃方面效果不显著。喷施AFD可使铃壳增厚,衣分略有降低,提高单铃重和产量的效果不显著。
全文:通过设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喷施不同剂量棉花花芽分化剂AFD,以全精控和清水为对照的3个处理,研究了AFD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FD,可以明显降低株高,增加果节数和桠果节数,有效缩短果节距和主茎节距,塑造紧凑、理想株型;在减少蕾花脱落和促进蕾铃转化方面有效,但在提高单株成铃方面效果不显著。喷施AFD可使铃壳增厚,衣分略有降低,提高单铃重和产量的效果不显著。
鄱阳湖植棉区棉花脱叶催熟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 张丽娟 陈宜 杨磊 崔爱花 高红兵 夏绍南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棉花  催热效果  脱叶效果  鄱阳湖植棉区 
描述:对几种棉花脱叶催熟剂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0%噻苯隆与40%乙烯利复配以及高氯酸镁与40%乙烯利复配均有较好的脱叶、催熟效果。初步建立了鄱阳湖植棉区棉花脱叶催熟关键技术:适宜的剂量为50%噻苯隆600~900g·hm-2与40%乙烯利2250~3000mL·hm-2复配或高氯酸镁2250~2700g·hm-2与40%乙烯利2250~3000mL·hm-2复配;适宜的喷施时间为10月初至10月中旬。
全文:对几种棉花脱叶催熟剂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0%噻苯隆与40%乙烯利复配以及高氯酸镁与40%乙烯利复配均有较好的脱叶、催熟效果。初步建立了鄱阳湖植棉区棉花脱叶催熟关键技术:适宜的剂量为50%噻苯隆600~900g·hm-2与40%乙烯利2250~3000mL·hm-2复配或高氯酸镁2250~2700g·hm-2与40%乙烯利2250~3000mL·hm-2复配;适宜的喷施时间为10月初至10月中旬。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
作者: 张婷 马行厚 王桂苹 李德亮 金斌松 秦海明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浮游动物  空间分布  群落结构  浮游植物 
描述:)、3630—73173 ind./L(浮游动物),赣江以西区域的子湖和修河的浮游生物现存量显著高于赣江及其以东区域的子湖。调查水域优势度值(Y)大于0.02的浮游生物包括蓝藻1种、绿藻2种、硅藻5种
全文:)、3630—73173 ind./L(浮游动物),赣江以西区域的子湖和修河的浮游生物现存量显著高于赣江及其以东区域的子湖。调查水域优势度值(Y)大于0.02的浮游生物包括蓝藻1种、绿藻2种、硅藻5种
鄱阳湖棉区棉花株行距配置对产量与性状的影响
作者: 张丽娟 夏绍南 崔爱花 高红兵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产量  棉花  株行距配置 
描述: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形成的密度对棉花生育期、成铃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密度高于36000株/hm2可通过株行距配置来提高产量。
全文: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形成的密度对棉花生育期、成铃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密度高于36000株/hm2可通过株行距配置来提高产量。
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作者: 伍恒赟 罗勇 张起明 康长安 杨旭楠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物  生态风险指数  空间分布  重金属 
描述:通过分析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并探讨了主要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鄱阳湖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Cd、Hg、As、Cu、Pb、Cr、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67、0.078、17、51、72、42.9、117 mg/kg,除Cd外,其余6种元素均明显高于相应的背景值。从空间分布来看,Cd、Cr含量总体呈现东南、西北部偏高的现象,而Hg、Cu、Pb含量总体呈现东南部偏高的现象,As、Zn的含量分布相对平均。Hg、Cu、Pb、Zn 4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表明这些元素污染具有同源性。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顺序为Cu>Hg>Pb>Cd>As>Cr>Zn;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来看,整个湖区的RI值为46.4~476.3,平均值为165.4,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其中湖区东南部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最高。Cu、Hg、Pb等重金属主要来自乐安河流域工业排放。
全文:通过分析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并探讨了主要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鄱阳湖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Cd、Hg、As、Cu、Pb、Cr、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67、0.078、17、51、72、42.9、117 mg/kg,除Cd外,其余6种元素均明显高于相应的背景值。从空间分布来看,Cd、Cr含量总体呈现东南、西北部偏高的现象,而Hg、Cu、Pb含量总体呈现东南部偏高的现象,As、Zn的含量分布相对平均。Hg、Cu、Pb、Zn 4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表明这些元素污染具有同源性。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顺序为Cu>Hg>Pb>Cd>As>Cr>Zn;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来看,整个湖区的RI值为46.4~476.3,平均值为165.4,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其中湖区东南部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最高。Cu、Hg、Pb等重金属主要来自乐安河流域工业排放。
基于博弈视角的鄱阳湖流域经济协调机制及路径选择
作者: 吕添贵 吴次芳 陈美球 陆张维 韩昊英 方明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路径选择  均衡发展  协调机制  流域经济 
描述:了流域经济协调机制构建框架,构建了组织结构效率帕累托最优的政策优化路径,为实现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搭便车”现象不仅是由于上中下游是寻求
全文:了流域经济协调机制构建框架,构建了组织结构效率帕累托最优的政策优化路径,为实现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搭便车”现象不仅是由于上中下游是寻求
鄱阳湖浅碟湖泊沉水植物冬芽的分布及对植食水鸟的食物贡献
作者: 张笑辰 秦海明 金斌松 陈家宽 吴建东 刘观华 马志军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浅碟湖泊  分布  鄱阳湖  食物  冬芽  沉水植物  植食性水鸟 
描述:沉水植物的冬芽是植食性水鸟在越冬期的重要食物。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极为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了解沉水植物冬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越冬植食性水鸟的食物贡献可为水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10月和2013年4月,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鄱阳湖典型蝶形湖泊(沙湖)内沉水植物冬芽的种类、密度和空间分布。调查共记录到两种沉水植物冬芽,分别为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和罗氏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rosburghii)冬芽。10月份两种冬芽的密度分别为(9.53!1.73)个/m2和(25.78!3.97)个/m2,显著高于4月份的密度(2.52!0.91)个/m2和(4.76!1.17)个/m2(Z=3.712,P<0.01;Z=5.738,P<0.01);10月份两种植物冬芽的生物量(干重)分别为(3.07!0.65)g/m2和(5.43!0.75)g/m2,也显著高于4月份平均生物量(0.89!0.35)g/m2和(2.21!0.59)g/m2(Z=3.118,P<0.01;Z=3.821,P<0.01)。10月份罗氏轮叶黑藻冬芽密度显著高于刺苦草冬芽密度(Z=3.466,P<0.01),但4月份两种冬芽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Z=1.677,P=0.09)。丰水期(4—9月)能形成冬芽的两种沉水植物的平均水深分别为(2.63!0.15)m和(2.61!0.12)m。沙湖冬季刺苦草冬芽和罗氏轮叶黑藻冬芽是植食性水鸟的重要食物。估计水鸟越冬期在沙湖摄取两种植物冬芽约1.04×108个,共1.9×104kg。
全文:沉水植物的冬芽是植食性水鸟在越冬期的重要食物。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极为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了解沉水植物冬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越冬植食性水鸟的食物贡献可为水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10月和2013年4月,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鄱阳湖典型蝶形湖泊(沙湖)内沉水植物冬芽的种类、密度和空间分布。调查共记录到两种沉水植物冬芽,分别为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和罗氏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rosburghii)冬芽。10月份两种冬芽的密度分别为(9.53!1.73)个/m2和(25.78!3.97)个/m2,显著高于4月份的密度(2.52!0.91)个/m2和(4.76!1.17)个/m2(Z=3.712,P<0.01;Z=5.738,P<0.01);10月份两种植物冬芽的生物量(干重)分别为(3.07!0.65)g/m2和(5.43!0.75)g/m2,也显著高于4月份平均生物量(0.89!0.35)g/m2和(2.21!0.59)g/m2(Z=3.118,P<0.01;Z=3.821,P<0.01)。10月份罗氏轮叶黑藻冬芽密度显著高于刺苦草冬芽密度(Z=3.466,P<0.01),但4月份两种冬芽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Z=1.677,P=0.09)。丰水期(4—9月)能形成冬芽的两种沉水植物的平均水深分别为(2.63!0.15)m和(2.61!0.12)m。沙湖冬季刺苦草冬芽和罗氏轮叶黑藻冬芽是植食性水鸟的重要食物。估计水鸟越冬期在沙湖摄取两种植物冬芽约1.04×108个,共1.9×104kg。
水位对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生境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
作者: 齐述华 张起明 江丰 廖富强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景观格局  鄱阳湖  生境  越冬候鸟 
描述:的鄱阳湖湿地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生境类型分类,利用景观指数定量分析不同水位下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的生境类型和空间分布结构,得到以下结论:1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以退水后形成的浅碟形子湖范围内的浅水、草滩和软泥为主
全文:的鄱阳湖湿地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生境类型分类,利用景观指数定量分析不同水位下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的生境类型和空间分布结构,得到以下结论:1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以退水后形成的浅碟形子湖范围内的浅水、草滩和软泥为主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