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试述陶渊明的进步思想与高尚人格
作者: 潘建平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尚人格  进步思想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诗坛泰斗,也是我国诗史上少有的高人逸士.他因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而退隐田园,但他胸中却始终怀着"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诗人的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在其田园诗中有着集中的反映.
全文:陶渊明是东晋诗坛泰斗,也是我国诗史上少有的高人逸士.他因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而退隐田园,但他胸中却始终怀着"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诗人的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在其田园诗中有着集中的反映.
论姜夔《暗香》《疏影》词的寄托--与周振甫同志商榷
作者: 史乘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同志  姜夔  《疏影》  《暗香》  论诗绝句  《锦瑟》  周振甫  寄托 
描述:金代诗人元好问曾深有感慨地写下了一首论诗绝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人总爱西崑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的《锦瑟》诗虽然回味无穷,可是千余年来,有几人真能懂得诗中所蕴含的意思呢?“
全文:金代诗人元好问曾深有感慨地写下了一首论诗绝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人总爱西崑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的《锦瑟》诗虽然回味无穷,可是千余年来,有几人真能懂得诗中所蕴含的意思呢?“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写作年代辨析
作者: 刘世林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王瑶  遇火  江州祭酒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文字  作品  岁时  写作年代 
描述:云铭评注《古文析义》谓此传无怀葛天,‘暗寓不来意’。吴楚材《古文观止》谓 ’刘裕移晋柞,耻不复,号五柳先生,此传乃自述其生平。’所见较是。陶之无 酒可饮,乃五十一至五十七岁时,今姑系此年下。”这两种分歧意见相差近三十年,这...
全文:云铭评注《古文析义》谓此传无怀葛天,‘暗寓不来意’。吴楚材《古文观止》谓 ’刘裕移晋柞,耻不复,号五柳先生,此传乃自述其生平。’所见较是。陶之无 酒可饮,乃五十一至五十七岁时,今姑系此年下。”这两种分歧意见相差近三十年,这...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身处困境中的唐代文人对陶渊明桃源理想的认同
作者: 郭鹏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桃源理想  唐代文人 
描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创造出的桃源世界代表着在那个特定时代生活在动乱中的人民对太平生活的普遍向往,它凝聚了陶渊明本人对理想、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追求,也浓缩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心路历程。唐代文人唱和其诗、用其典故者层出不穷,尤其是身处困境中的文人们对桃源更具企慕之情。一方面,一些唐代文人因身经战乱而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那个安居乐业的桃源世界自然就成了他们内心中最真切的希冀;另一方面,当黑暗的官场、坎坷的仕途与文人们傲岸的性格、正直的人品产生矛盾时,那个风景优美、快乐无忧的桃源世界同样会成为他们的企慕之所。这些都体现出唐代文人对陶渊明桃源理想的认同之感。
全文: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创造出的桃源世界代表着在那个特定时代生活在动乱中的人民对太平生活的普遍向往,它凝聚了陶渊明本人对理想、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追求,也浓缩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心路历程。唐代文人唱和其诗、用其典故者层出不穷,尤其是身处困境中的文人们对桃源更具企慕之情。一方面,一些唐代文人因身经战乱而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那个安居乐业的桃源世界自然就成了他们内心中最真切的希冀;另一方面,当黑暗的官场、坎坷的仕途与文人们傲岸的性格、正直的人品产生矛盾时,那个风景优美、快乐无忧的桃源世界同样会成为他们的企慕之所。这些都体现出唐代文人对陶渊明桃源理想的认同之感。
发乎情 止手礼義——读陶渊明《闲情赋》
作者: 振甫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追求爱情  扬雄  政治理想  闲情赋  陶渊明  萧统  结合  逯钦立  品德  作品 
描述:陶渊明的《闲情赋》,萧统《陶渊明集序》评:“白璧微瑕惟有《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是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认为这是陶渊明作品的缺点,因为赋中描绘的,只是劝诱人对美人的胡思乱想,并没有讽谏。最近读到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提出新的看法:“赋作于彭泽致仕以后,以追求爱情的失败表达政治理想的幻灭。”现在试结合原作来看看。《闲情赋序》:“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淡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全文:陶渊明的《闲情赋》,萧统《陶渊明集序》评:“白璧微瑕惟有《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是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认为这是陶渊明作品的缺点,因为赋中描绘的,只是劝诱人对美人的胡思乱想,并没有讽谏。最近读到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提出新的看法:“赋作于彭泽致仕以后,以追求爱情的失败表达政治理想的幻灭。”现在试结合原作来看看。《闲情赋序》:“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淡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杰出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与叶赛宁:中俄诗歌比较研究
作者: 岳凤麟  来源:国外文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叶赛宁  田园生活  生活经历  十月革命  俄罗斯  陶渊明  抒情诗  比较研究  田园诗人  诗创作 
描述:诗坛巨匠曲折经历——陶、叶与农村陶渊明和叶赛宁是杰出的田园诗人,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与农村的关系,是他们进行田园诗创作的源泉,也是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基础。因此,让我们首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作一番回顾和考察。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做过太守,后家道中落,由于父亲早死,陶渊明从青年时代起家境就很贫困。颜延之说他“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29岁那年(393年),因
全文:诗坛巨匠曲折经历——陶、叶与农村陶渊明和叶赛宁是杰出的田园诗人,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与农村的关系,是他们进行田园诗创作的源泉,也是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基础。因此,让我们首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作一番回顾和考察。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做过太守,后家道中落,由于父亲早死,陶渊明从青年时代起家境就很贫困。颜延之说他“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29岁那年(393年),因
简论陶渊明经济处境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 周兴福  来源: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处境  陶渊明  诗歌创作 
描述:晋代诗人陶渊明向往自然、归隐田园,接触农村实际,为他诗歌创作开辟了广阔天地。然而他的诗歌创作不能不受到政治与经济的影响,他经历了丰衣足食到穷困潦倒的遭遇,他的诗歌真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生活,从中看出晋代经济对陶渊明诗歌创作的影响。
全文:晋代诗人陶渊明向往自然、归隐田园,接触农村实际,为他诗歌创作开辟了广阔天地。然而他的诗歌创作不能不受到政治与经济的影响,他经历了丰衣足食到穷困潦倒的遭遇,他的诗歌真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生活,从中看出晋代经济对陶渊明诗歌创作的影响。
二分梁甫一分骚——辛弃疾认同陶渊明的辨析
作者: 赵晓岚  来源:学海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陶渊明  辨析  认同 
描述:本文辨析辛弃疾屡称陶渊明的原因和意义 ,论述在归隐的人生道路上 ,两人在稼穑、饮酒、交友的生活方式以及闲适与愤悲的思想情怀诸方面的同异 ,指出辛氏对陶氏的认同最终在于“二分梁甫一分骚” ,不自觉地造就出从闲适文化入、从载道文化出的移位 ,这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全文:本文辨析辛弃疾屡称陶渊明的原因和意义 ,论述在归隐的人生道路上 ,两人在稼穑、饮酒、交友的生活方式以及闲适与愤悲的思想情怀诸方面的同异 ,指出辛氏对陶氏的认同最终在于“二分梁甫一分骚” ,不自觉地造就出从闲适文化入、从载道文化出的移位 ,这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陌生者”叩问的回响——《陶渊明新论》在上海出版感言
作者: 陆晓光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文化比较  主体间性  冈村繁  陶渊明 
描述:冈村繁先生在《陶渊明新论》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表面上看,陶渊明似乎脱离世俗的荣达纷争,始终恪守恬淡寡欲的孤高精神,但实际上,他却是个极任性地固执于自我本位主义生活方式、并且有很强世俗欲望的人物。换言之,支撑他隐逸生活的是一种极其任性的自我意识和奇妙变形了的世俗欲求。”这样的陶渊明新论,在中国学界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
全文:冈村繁先生在《陶渊明新论》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表面上看,陶渊明似乎脱离世俗的荣达纷争,始终恪守恬淡寡欲的孤高精神,但实际上,他却是个极任性地固执于自我本位主义生活方式、并且有很强世俗欲望的人物。换言之,支撑他隐逸生活的是一种极其任性的自我意识和奇妙变形了的世俗欲求。”这样的陶渊明新论,在中国学界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
光靠推测是远远不够的——也谈陶渊明的辞官
作者: 王从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陶渊明  语文  辞官  背景  推测 
描述: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已成千秋定论,也是千古美谈。但耿宝强先生却认为这“仅仅是后人的美好想象”,在他看来,陶渊明辞官不做是“有经济问题,最起码是巨额财产来历不明。他见督邮前来,大事不妙”,“畏罪潜逃”。(《阅读与写作》2003.4)可谓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文笔也很生动。无如证据不足,光靠推测,难以服人。
全文: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已成千秋定论,也是千古美谈。但耿宝强先生却认为这“仅仅是后人的美好想象”,在他看来,陶渊明辞官不做是“有经济问题,最起码是巨额财产来历不明。他见督邮前来,大事不妙”,“畏罪潜逃”。(《阅读与写作》2003.4)可谓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文笔也很生动。无如证据不足,光靠推测,难以服人。
上页 1 2 3 ... 13 14 15 ... 19 20 2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