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基于多源遥感的鄱阳湖蓄水量动态变化研究
-
作者:
宋平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动态变化 遥感估算方法 鄱阳湖 蓄水量
-
描述:基于多源遥感的鄱阳湖蓄水量动态变化研究
-
基于多源遥感的鄱阳湖蓄水量动态变化研究
-
作者:
宋平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动态变化 遥感估算方法 鄱阳湖 蓄水量
-
描述:基于多源遥感的鄱阳湖蓄水量动态变化研究
-
鄱阳湖流域双季稻最佳水肥管理方式研究
-
作者:
张亦涛 张继宗 徐昌旭 彭春瑞 刘光荣 刘宏斌 刘卫东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吸氮量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双季稻 氮素损失风险 水肥管理
-
描述:以鄱阳湖流域双季稻为研究对象,基于灌溉、施氮量和施肥方式等3因素设置田间试验,从经济和环境效益两方面综合分析,探索最佳水分和施氮管理方式。结果表明,以每季氮肥150 kg/hm2为最佳施氮量,按5:2:3比例分基肥、分蘖肥、孕穗肥3次施用为最佳施氮方式;以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浅灌水,其他时间湿润灌溉为最佳灌溉方式。该水肥管理方式下,双季稻总产量、吸氮量及氮肥利用率分别为12 016 kg/hm2、268 kg/hm2和24.72%,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稻季氮素损失风险最小,仅为213 kg/hm2;获得产量最高,为18 140 kg/hm2。
-
全文:以鄱阳湖流域双季稻为研究对象,基于灌溉、施氮量和施肥方式等3因素设置田间试验,从经济和环境效益两方面综合分析,探索最佳水分和施氮管理方式。结果表明,以每季氮肥150 kg/hm2为最佳施氮量,按5:2:3比例分基肥、分蘖肥、孕穗肥3次施用为最佳施氮方式;以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浅灌水,其他时间湿润灌溉为最佳灌溉方式。该水肥管理方式下,双季稻总产量、吸氮量及氮肥利用率分别为12 016 kg/hm2、268 kg/hm2和24.72%,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稻季氮素损失风险最小,仅为213 kg/hm2;获得产量最高,为18 140 kg/hm2。
-
鄱阳湖流域水沙周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作者:
孙鹏 张强 陈晓宏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周期特征 水沙变化 鄱阳湖流域 小波相干 交叉小波
-
描述:采用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分析了鄱阳湖流域"五河"控制站19552005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周期特征,结果表明:径流量和输沙量存在24 a的周期,径流量周期强烈振荡变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而输沙量显著周期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径流量的周期变化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而输沙量周期变化主要受到径流量的影响,同时还受森林覆盖率和水利工程的影响;20世纪60到70年代森林覆盖率降低,同时期径流量的周期变化显著引起输沙量的强烈震荡;20世纪90年代径流量周期震荡强烈并没有引起输沙量显著的周期变化,这是因为流域内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而水利工程是输沙量周期变化不显著的最主要原因.
-
全文:采用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分析了鄱阳湖流域"五河"控制站19552005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周期特征,结果表明:径流量和输沙量存在24 a的周期,径流量周期强烈振荡变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而输沙量显著周期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径流量的周期变化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而输沙量周期变化主要受到径流量的影响,同时还受森林覆盖率和水利工程的影响;20世纪60到70年代森林覆盖率降低,同时期径流量的周期变化显著引起输沙量的强烈震荡;20世纪90年代径流量周期震荡强烈并没有引起输沙量显著的周期变化,这是因为流域内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而水利工程是输沙量周期变化不显著的最主要原因.
-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口县的生态影响及生态补偿研究
-
作者:
杨云仙 孙冬英 沈中印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湖口县 生态补偿 水利枢纽工程 生态影响
-
描述: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维系良好的湖区水生态环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必将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分析了工程建设对鄱阳湖入江河段水质水量的动态影响和对湖口县产生的生态影响,并从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的确定、补偿方式的选择、补偿资金的筹集和补偿的落实、监督等方面对湖口县生态补偿进行了研究。
-
全文: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维系良好的湖区水生态环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必将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分析了工程建设对鄱阳湖入江河段水质水量的动态影响和对湖口县产生的生态影响,并从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的确定、补偿方式的选择、补偿资金的筹集和补偿的落实、监督等方面对湖口县生态补偿进行了研究。
-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下湖口区段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作者:
沈中印 孙冬英 杨云仙 来源:生态经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 湖口区段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
描述: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水质水量、渔业等产生影响,生态补偿将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合于本地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背景出发,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根据工程的建设情况,分析了鄱阳湖湖口区段生态补偿建立的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与途径。
-
全文: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水质水量、渔业等产生影响,生态补偿将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合于本地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背景出发,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根据工程的建设情况,分析了鄱阳湖湖口区段生态补偿建立的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与途径。
-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对策
-
作者:
赵高峰 周怀东 胡春宏 阮本清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鄱阳湖 影响 鱼类 水利枢纽工程
-
描述: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与运行将季节性地阻隔鱼类的江湖交流。为维持鄱阳湖与长江鱼类资源的正常交流,通过分析鄱阳湖鱼类资源和长江、鄱阳湖鱼类交流现状,研究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后造成的江湖阻隔、水文调控等对湖泊鱼类"三场"以及江湖鱼类交流的影响;为有效消减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
-
全文: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与运行将季节性地阻隔鱼类的江湖交流。为维持鄱阳湖与长江鱼类资源的正常交流,通过分析鄱阳湖鱼类资源和长江、鄱阳湖鱼类交流现状,研究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后造成的江湖阻隔、水文调控等对湖泊鱼类"三场"以及江湖鱼类交流的影响;为有效消减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
-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禽栖息地质量快速评价技术研究
-
作者:
吴兆俊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适宜性 水禽栖息地质量 快速评价
-
描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现场调查,摸清区域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组成和保护区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野外信息后,结合同一年内两份不同时相(分别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保护区Landsat5 TM卫星影像,完成
-
全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现场调查,摸清区域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组成和保护区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野外信息后,结合同一年内两份不同时相(分别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保护区Landsat5 TM卫星影像,完成
-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禽栖息地质量快速评价技术研究
-
作者:
吴兆俊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适宜性 水禽栖息地质量 快速评价
-
描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现场调查,摸清区域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组成和保护区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野外信息后,结合同一年内两份不同时相(分别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保护区Landsat5 TM卫星影像,完成
-
全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现场调查,摸清区域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组成和保护区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野外信息后,结合同一年内两份不同时相(分别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保护区Landsat5 TM卫星影像,完成
-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禽栖息地质量快速评价技术研究
-
作者:
吴兆俊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适宜性 水禽栖息地质量 快速评价
-
描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现场调查,摸清区域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组成和保护区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野外信息后,结合同一年内两份不同时相(分别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保护区Landsat5 TM卫星影像,完成
-
全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现场调查,摸清区域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组成和保护区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野外信息后,结合同一年内两份不同时相(分别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保护区Landsat5 TM卫星影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