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赏析陶渊明《杂诗·其-》
作者: 郭艳萍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杂诗(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首诗写在陶渊明的晚年,诗歌虽然字数不多,但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人在晚年,都会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诗人回首自己的一生,感慨万千。想想自己也曾有远大政治抱负,但因政治黑暗,官场上的几十年,他始终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就如他自己在《归园田居》中写到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尤其是做彭泽县令的八十余日,他看清了腐败的官场,毅然辞官,归隐园田。 人生易老,而陶渊明此时的确已经老了。他大发感慨:“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这四句连用两个比喻,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和陌上微尘,“分散逐风转”,漂泊不定,无依无靠,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内心的悲怆。这正如《古诗十九首》中所说“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王国维先生也曾说“人生只是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转眼间,年老体弱,自己的人生理想破灭了,与青年相比“此已非常身”,今非昔比,大有“冯唐易老”的感慨。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变化,并没有永恒。悲欢,逆顺,人生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两句诗写出诗人豪爽的一面,既然仕途坎坷,诗人就把自己满腔的热血给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他将人比为陌上的尘埃,那么人的命运也与之相似,落地就是亲人。人一旦有机会聚在一起,能一起饮酒、情投意合且能一块欣赏大自然的就是“兄弟”,作者在这种幽静恬淡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种生活在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句中就能体现出来。陶渊明这种回归自然的思想,包含着对世俗社会和名教礼法的厌恶与鄙弃,他厌弃黑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其实这种生活正让陶渊明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试想,凭他的性格,他难道会屈从于权贵,在豪门盛宴上去和达官贵人周旋吗?还不如在乡野之间和莽夫农人谈论农桑,饮酒共醉,这样的快乐来得更真实。就如庄子在面对楚国使者时所云:“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有这样的句子:“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也表现出了陶渊明喜欢的生活状态。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这两句则是对上两句所述事实的细节化,只要有酒,就聚来邻友相乐。而“得欢当作乐”更表现了诗人在晚年理解出的人生原则,既然人生注定漂泊无定,既然人生之路很难自己把握,既然人生有那么多的坎坷、无奈和不如意,那么,且珍惜短暂的欢乐,有个机会就应该欢乐一下。当然,陶渊明的观点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那么简单,他是在告诉人们:人生苦短,欢乐不多,所以要抓住哪怕转瞬即逝的快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诗人感叹韶光易逝,这正如庄子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国藩也告诫人们:“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不会再回头。生命有限,能够把握的,就是自己对时间的支配,而能够更好地支配时间,必须有好的心态。勉励发奋,拓宽生命的宽度。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岳飞曾说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诗后人往往认为是催人奋进,促人向上。但纵观陶渊明的一生经历,恐怕不只这么简单。陶渊明此生最大的遗憾,其实不是简单的不珍惜时间,他更多的惋惜恐怕是“误落尘网中”那段时间,在他看来,那段时间真的是对人生的浪费。所以,他的“及时当勉励”恐怕还有人生路上要找好方向,要在对的时间,在对的事情上花费时间,而不要在错的时间,在错的事情上浪费本来有限的时光。 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曾感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已往之不谏”的是浪费在官场中的时间,“来者之可追”的则是身处田园,怡然自乐的时光。“迷途”“昨非”是说自己曾错误地身陷官场,“今是”则是说归隐田园才是正确的选择。再加上他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也可以理解到他的思想:只有在官场中的时间才是真正浪费的,也只有在田园中的生活,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可以说,虽然我们并没有和陶渊明相似的经历,但他的人生观对我们还是有很大启迪和帮助的,尤其是在逆境中,读读陶渊明的诗,也许会帮我们找到心灵的宁静与归依。 (郭艳萍 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 064001 )
全文:杂诗(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首诗写在陶渊明的晚年,诗歌虽然字数不多,但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人在晚年,都会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诗人回首自己的一生,感慨万千。想想自己也曾有远大政治抱负,但因政治黑暗,官场上的几十年,他始终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就如他自己在《归园田居》中写到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尤其是做彭泽县令的八十余日,他看清了腐败的官场,毅然辞官,归隐园田。 人生易老,而陶渊明此时的确已经老了。他大发感慨:“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这四句连用两个比喻,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和陌上微尘,“分散逐风转”,漂泊不定,无依无靠,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内心的悲怆。这正如《古诗十九首》中所说“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王国维先生也曾说“人生只是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转眼间,年老体弱,自己的人生理想破灭了,与青年相比“此已非常身”,今非昔比,大有“冯唐易老”的感慨。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变化,并没有永恒。悲欢,逆顺,人生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两句诗写出诗人豪爽的一面,既然仕途坎坷,诗人就把自己满腔的热血给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他将人比为陌上的尘埃,那么人的命运也与之相似,落地就是亲人。人一旦有机会聚在一起,能一起饮酒、情投意合且能一块欣赏大自然的就是“兄弟”,作者在这种幽静恬淡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种生活在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句中就能体现出来。陶渊明这种回归自然的思想,包含着对世俗社会和名教礼法的厌恶与鄙弃,他厌弃黑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其实这种生活正让陶渊明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试想,凭他的性格,他难道会屈从于权贵,在豪门盛宴上去和达官贵人周旋吗?还不如在乡野之间和莽夫农人谈论农桑,饮酒共醉,这样的快乐来得更真实。就如庄子在面对楚国使者时所云:“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有这样的句子:“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也表现出了陶渊明喜欢的生活状态。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这两句则是对上两句所述事实的细节化,只要有酒,就聚来邻友相乐。而“得欢当作乐”更表现了诗人在晚年理解出的人生原则,既然人生注定漂泊无定,既然人生之路很难自己把握,既然人生有那么多的坎坷、无奈和不如意,那么,且珍惜短暂的欢乐,有个机会就应该欢乐一下。当然,陶渊明的观点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那么简单,他是在告诉人们:人生苦短,欢乐不多,所以要抓住哪怕转瞬即逝的快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诗人感叹韶光易逝,这正如庄子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国藩也告诫人们:“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不会再回头。生命有限,能够把握的,就是自己对时间的支配,而能够更好地支配时间,必须有好的心态。勉励发奋,拓宽生命的宽度。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岳飞曾说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诗后人往往认为是催人奋进,促人向上。但纵观陶渊明的一生经历,恐怕不只这么简单。陶渊明此生最大的遗憾,其实不是简单的不珍惜时间,他更多的惋惜恐怕是“误落尘网中”那段时间,在他看来,那段时间真的是对人生的浪费。所以,他的“及时当勉励”恐怕还有人生路上要找好方向,要在对的时间,在对的事情上花费时间,而不要在错的时间,在错的事情上浪费本来有限的时光。 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曾感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已往之不谏”的是浪费在官场中的时间,“来者之可追”的则是身处田园,怡然自乐的时光。“迷途”“昨非”是说自己曾错误地身陷官场,“今是”则是说归隐田园才是正确的选择。再加上他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也可以理解到他的思想:只有在官场中的时间才是真正浪费的,也只有在田园中的生活,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可以说,虽然我们并没有和陶渊明相似的经历,但他的人生观对我们还是有很大启迪和帮助的,尤其是在逆境中,读读陶渊明的诗,也许会帮我们找到心灵的宁静与归依。 (郭艳萍 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 064001 )
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赏析
作者: 周毅  来源:科学咨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田园生活  心远  描写  菊花  饮酒  陶渊明  个性鲜明  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诗歌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以个性鲜明、理想高远、语言淳朴、描写真实而富于艺术形象的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全文: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以个性鲜明、理想高远、语言淳朴、描写真实而富于艺术形象的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赏析
作者: 周毅  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田园生活  心远  描写  菊花  饮酒  陶渊明  个性鲜明  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诗歌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以个性鲜明、理想高远、语言淳朴、描写真实而富于艺术形象的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陶渊明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
全文: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以个性鲜明、理想高远、语言淳朴、描写真实而富于艺术形象的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陶渊明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
平淡见丰彩 质朴有深情——陶渊明《九日闲居》赏析
作者: 孙敏  来源:语文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平淡见丰彩 质朴有深情——陶渊明《九日闲居》赏析
是白璧之华而非白璧微瑕:陶渊明《闲情赋》赏析
作者: 吴小美 冯欣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男主人公  阅读与欣赏  白璧  《闲情赋》  陶渊明  人神相恋  微瑕  爱情诗  《诗经》  《闲情赋》主题 
描述: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动人的感情,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忽视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我们这个重视政治和伦理的国家也不例外。在历来被奉为经典的《诗经》中,满是情诗的“国风” 占有极大的比重就是最好的证明。诗是表达爱情的最佳形式,各个国家和民族从古至今都留下了无数情诗精品。情,随
全文: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动人的感情,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忽视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我们这个重视政治和伦理的国家也不例外。在历来被奉为经典的《诗经》中,满是情诗的“国风” 占有极大的比重就是最好的证明。诗是表达爱情的最佳形式,各个国家和民族从古至今都留下了无数情诗精品。情,随
一尺短章一宇宙——姜夔《点绛唇》赏析
作者: 刘学伟 张永军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姜夔  《点绛唇》  宋词  语文  阅读欣赏 
描述: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 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姜夔(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是宋代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白石一生未入仕途,浪迹江湖,是一位优游清客,大半生靠朋友接济为生,时有寄人篱下之感,身世凄凉之叹。《点绛唇》“燕雁无心”一词,是南宋淳熙十四年丁未冬,词人往返于湖州、苏
全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 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姜夔(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是宋代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白石一生未入仕途,浪迹江湖,是一位优游清客,大半生靠朋友接济为生,时有寄人篱下之感,身世凄凉之叹。《点绛唇》“燕雁无心”一词,是南宋淳熙十四年丁未冬,词人往返于湖州、苏
千古绝唱得神助:姜夔《满江红》赏析
作者: 傅爱国  来源:巢湖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满江红》  姜夔  诗歌  宋朝 
描述:千古绝唱得神助:姜夔《满江红》赏析
冷月清角伤扬州:谈姜夔《扬州慢》的审美赏析
作者: 李晓湘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风格  审美赏析  《扬州慢》  南宋 
描述: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全文: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悠悠扬州路 凄凄《黍离》情——姜夔《扬州慢》赏析
作者: 王相宾  来源: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淮左  情感  断壁残垣 
描述:词中表现了1160年扬州惨遭金兵劫掠十六年后仍满目荒凉的景况。这使姜夔不由产生了强烈的感慨之情。其艺术特色令人赞叹,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全文:词中表现了1160年扬州惨遭金兵劫掠十六年后仍满目荒凉的景况。这使姜夔不由产生了强烈的感慨之情。其艺术特色令人赞叹,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托兴梅柳合肥情:姜夔《莺声绕红楼》赏析
作者: 吕美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异质同构  姜夔  白梅  孤山  吴兴  抒情诗  潜意识  垂杨  姜白石词 
描述:甲寅春,平甫与予自越来吴,携家妓观梅于孤山之西村,命国工吹笛。皆以柳黄为衣。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肢,近前舞丝丝。这是白石的一首自制曲。约40岁时,他与“十年相处,情甚骨肉”的张鉴应俞商卿之约,赴吴兴前“携家妓”三往孤山之西村观梅,尽兴游乐时所作。从《角招》自序中可知,在这之前,他已两次游
全文:甲寅春,平甫与予自越来吴,携家妓观梅于孤山之西村,命国工吹笛。皆以柳黄为衣。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肢,近前舞丝丝。这是白石的一首自制曲。约40岁时,他与“十年相处,情甚骨肉”的张鉴应俞商卿之约,赴吴兴前“携家妓”三往孤山之西村观梅,尽兴游乐时所作。从《角招》自序中可知,在这之前,他已两次游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