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许萍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协调发展  生态足迹 
描述: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以38个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和GIS等技术方法,对2002年、2005年和2008年该区域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 (1)生态足迹呈
全文: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以38个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和GIS等技术方法,对2002年、2005年和2008年该区域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 (1)生态足迹呈
鄱阳湖湿地虉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作者: 章泉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虉草  生态适应  鄱阳湖  水分逆境 
描述:分布调查、生长动态的测定、茎段栽培与种子萌发试验、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模拟水分胁迫试验来探索虉草对鄱阳湖湿地环境的适应。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虉草主要分布在8.5-13米高程范围内,喜生长在人为干扰较少
全文:分布调查、生长动态的测定、茎段栽培与种子萌发试验、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模拟水分胁迫试验来探索虉草对鄱阳湖湿地环境的适应。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虉草主要分布在8.5-13米高程范围内,喜生长在人为干扰较少
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实证研究
作者: 周维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熵权灰色关联  城市群  产业发展 
描述: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城市群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战略可以极大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工业化、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包括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圣地亚哥--旧金山城市群以及我国长江珠江三角城市群在内的众多城市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无不应证了以上观点。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综合经济实力,降低发展成本,形成带动整个江西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群的定义及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世界城市群发展态势及特点,从中总结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国内中部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比较,指出环鄱阳湖城市群存在的差距。第四部分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阐述,界定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范围,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定性描述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现状。第五部分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及功能联系进行研究,详细的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第六部分结合环鄱阳湖城市群现状及其前面的分析,提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思路。
全文: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城市群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战略可以极大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工业化、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包括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圣地亚哥--旧金山城市群以及我国长江珠江三角城市群在内的众多城市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无不应证了以上观点。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综合经济实力,降低发展成本,形成带动整个江西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群的定义及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世界城市群发展态势及特点,从中总结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国内中部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比较,指出环鄱阳湖城市群存在的差距。第四部分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阐述,界定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范围,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定性描述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现状。第五部分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及功能联系进行研究,详细的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第六部分结合环鄱阳湖城市群现状及其前面的分析,提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思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问题研究
作者: 游娟丽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立法  低碳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引发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为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各国都纷纷走上低碳之路,我国也将低碳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之一。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撑,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低碳经济法已经刻不容缓。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江西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也开始恶化。所以江西省要实现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以实现发展为目标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成为江西省发展的契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给予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是非常重要和极其必要的。江西省尽管较早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和制度,但就规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的法律而言,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借鉴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立法经验,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有重要意义。本文的重点在于,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思路。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相关概念的解析、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我国学者的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简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条件及价值,并进一步在第三部分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立法概况及启示;第五部分在立法模式的选择、立法的制度选择和构建法律体系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全文: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引发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为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各国都纷纷走上低碳之路,我国也将低碳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之一。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撑,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低碳经济法已经刻不容缓。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江西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也开始恶化。所以江西省要实现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以实现发展为目标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成为江西省发展的契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给予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是非常重要和极其必要的。江西省尽管较早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和制度,但就规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的法律而言,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借鉴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立法经验,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有重要意义。本文的重点在于,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思路。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相关概念的解析、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我国学者的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简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条件及价值,并进一步在第三部分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立法概况及启示;第五部分在立法模式的选择、立法的制度选择和构建法律体系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鄱阳湖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型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 郑军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模型  生态旅游  鄱阳湖地区  承载量管理 
描述: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耦合关系,生态旅游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承载量管理是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途径。2、生态旅游发展涉及资源、环境、参与者
全文: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耦合关系,生态旅游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承载量管理是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途径。2、生态旅游发展涉及资源、环境、参与者
鄱阳湖湿地虉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作者: 章泉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虉草  生态适应  鄱阳湖  水分逆境 
描述:分布调查、生长动态的测定、茎段栽培与种子萌发试验、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模拟水分胁迫试验来探索虉草对鄱阳湖湿地环境的适应。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虉草主要分布在8.5-13米高程范围内,喜生长在人为干扰较少
全文:分布调查、生长动态的测定、茎段栽培与种子萌发试验、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模拟水分胁迫试验来探索虉草对鄱阳湖湿地环境的适应。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虉草主要分布在8.5-13米高程范围内,喜生长在人为干扰较少
基于ArcGIS的环鄱阳湖地区生态道路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 吴刚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评价体系  空间数据库  生态道路  环鄱阳湖地区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使江西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也对环鄱阳湖地区道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环鄱阳湖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现有道路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地生态条件有很大区别,如何在投入建设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使环鄱阳湖地区道路发展更加优化,道路资源能够充分得到利用且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是未来环鄱阳湖地区道路规划和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基于道路的合理规划和建设,针对环鄱阳湖地区工程地质、现有道路及自然生态条件,综合利用工程地质学、道路生态学相关理论,将环鄱阳湖地区道路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进行研究。 首先,根据查阅收集湖区文献资料,走访有关政府部门获得湖区的统计资料及未来规划资料,结合鄱阳湖地区实地采样、研究及调查,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道路网分布条件及生态条件的三个方面确定了生态道路评价体系的大框架。然后,对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确立了生态道路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再通过对评价指标量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计算,得出了环鄱阳湖周边各地区的地质条件评分、道路条件评分和生态承载力评分。最后,运用ArcGIS技术,建立了环鄱阳湖地区各评价空间数据库,根据所得资料及评价结果对数据库进行了空间分析与计算,将前期得出的矢量数据进行栅格化,对各栅格化数据进行综合计算,最终得出了精度条件为0.1m×0.1m的环鄱阳湖地区道路规划与发展的综合条件分布结果。 根据环鄱阳湖地区综合条件空间数据库的计算结果,可以对环鄱阳湖不同地区的道路修建条件做出评价,为环鄱阳湖地区未来道路合理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及工程参考价值。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使江西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也对环鄱阳湖地区道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环鄱阳湖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现有道路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地生态条件有很大区别,如何在投入建设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使环鄱阳湖地区道路发展更加优化,道路资源能够充分得到利用且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是未来环鄱阳湖地区道路规划和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基于道路的合理规划和建设,针对环鄱阳湖地区工程地质、现有道路及自然生态条件,综合利用工程地质学、道路生态学相关理论,将环鄱阳湖地区道路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进行研究。 首先,根据查阅收集湖区文献资料,走访有关政府部门获得湖区的统计资料及未来规划资料,结合鄱阳湖地区实地采样、研究及调查,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道路网分布条件及生态条件的三个方面确定了生态道路评价体系的大框架。然后,对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确立了生态道路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再通过对评价指标量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计算,得出了环鄱阳湖周边各地区的地质条件评分、道路条件评分和生态承载力评分。最后,运用ArcGIS技术,建立了环鄱阳湖地区各评价空间数据库,根据所得资料及评价结果对数据库进行了空间分析与计算,将前期得出的矢量数据进行栅格化,对各栅格化数据进行综合计算,最终得出了精度条件为0.1m×0.1m的环鄱阳湖地区道路规划与发展的综合条件分布结果。 根据环鄱阳湖地区综合条件空间数据库的计算结果,可以对环鄱阳湖不同地区的道路修建条件做出评价,为环鄱阳湖地区未来道路合理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及工程参考价值。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研究
作者: 江洪涛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认知  农产品标准化  影响因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采纳 
描述: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有利于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尤其对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案例区,探讨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问题。文章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方法,简要介绍该论文所采纳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国内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发展和研究的状况进行了简要概述,接着阐述了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研究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的发展现状,并总结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分析农户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认知与采纳意愿,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探讨影响农户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认知与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第五章从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的六大体系着手,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第六章对研究中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通过分析影响农户认知和采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得到相应的结论如下:第一,在努力提高农户文化素质的同时,适当引导和鼓励年纪稍大农户积极参与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第二,大力宣传环境知识,增强农户环境意识,从而推动农户认知和采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第三,增强农产品标准化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农产品标准生产知识,并且积极创新培训方式,适当让农户承担培训费用对于农户主动接受和采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积极意义;第四,积极引导农户参加生产合作,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第五,在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进程中,要合理选择推广对象,重点引导从事蔬菜、水果生产的农户采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同时适当吸纳从事水稻种植的农户。
全文: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有利于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尤其对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案例区,探讨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问题。文章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方法,简要介绍该论文所采纳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国内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发展和研究的状况进行了简要概述,接着阐述了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研究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的发展现状,并总结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分析农户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认知与采纳意愿,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探讨影响农户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认知与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第五章从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的六大体系着手,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第六章对研究中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通过分析影响农户认知和采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得到相应的结论如下:第一,在努力提高农户文化素质的同时,适当引导和鼓励年纪稍大农户积极参与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第二,大力宣传环境知识,增强农户环境意识,从而推动农户认知和采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第三,增强农产品标准化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农产品标准生产知识,并且积极创新培训方式,适当让农户承担培训费用对于农户主动接受和采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积极意义;第四,积极引导农户参加生产合作,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第五,在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进程中,要合理选择推广对象,重点引导从事蔬菜、水果生产的农户采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同时适当吸纳从事水稻种植的农户。
鄱阳湖生态旅游区的社区居民感知及态度研究:以永修县城镇为例
作者: 蒋祯洁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旅游感知及态度  鄱阳湖  生态旅游  社区居民  吴城镇 
描述:研究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第四章为研究区状况和实证研究。在对研究区状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永修县城镇进行问卷调查,着重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于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对于鄱阳湖
全文:研究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第四章为研究区状况和实证研究。在对研究区状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永修县城镇进行问卷调查,着重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于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对于鄱阳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作者: 李瑶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控制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农业面源污染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国家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鄱阳湖虽然总体水质较好,但也呈现污染日趋严重的趋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是导致水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后,残留物经暴雨径流的冲刷,相当一部分会流入河湖水体中,形成对水体的污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鄱阳湖环境污染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查询、发放调查表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近年来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鄱阳湖的水环境呈现污染加重的趋势,由1998年的Ⅲ类以上水质占主体,下降为Ⅲ、Ⅳ水质为主体。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分析表明:2008年与1998年比较,化肥施用量增加了24.56%,农药施用增加了102.97%,农膜施用量增加了90.26%;畜禽粪尿年排放量居高不下,2008年达1486.15万吨,其中一半以上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在总养殖面积持平的情况下,水产品产量较1998年增加了73.07%,而且畜禽养殖与水产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迅猛,鄱阳湖的水环境呈现污染加重的趋势,截止2010年,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投入不断增加,污染物来源还有增加的趋势。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重视不够;制度缺失;农业发展带来污染物数量增多;防控技术落后;防控难度大;气候与地理环境易导致污染等。根据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与成因分析,提出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农业而源污染防控法规体系;加快机制创新,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行政管理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大胆尝试,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调控体系;加强引导,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体系。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国家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鄱阳湖虽然总体水质较好,但也呈现污染日趋严重的趋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是导致水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后,残留物经暴雨径流的冲刷,相当一部分会流入河湖水体中,形成对水体的污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鄱阳湖环境污染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查询、发放调查表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近年来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鄱阳湖的水环境呈现污染加重的趋势,由1998年的Ⅲ类以上水质占主体,下降为Ⅲ、Ⅳ水质为主体。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分析表明:2008年与1998年比较,化肥施用量增加了24.56%,农药施用增加了102.97%,农膜施用量增加了90.26%;畜禽粪尿年排放量居高不下,2008年达1486.15万吨,其中一半以上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在总养殖面积持平的情况下,水产品产量较1998年增加了73.07%,而且畜禽养殖与水产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迅猛,鄱阳湖的水环境呈现污染加重的趋势,截止2010年,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投入不断增加,污染物来源还有增加的趋势。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重视不够;制度缺失;农业发展带来污染物数量增多;防控技术落后;防控难度大;气候与地理环境易导致污染等。根据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与成因分析,提出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农业而源污染防控法规体系;加快机制创新,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行政管理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大胆尝试,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调控体系;加强引导,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体系。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