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
作者:
王毛兰 赖建平 胡珂图 张丁苓 赖劲虎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氮同位素 沉积物 来源 鄱阳湖 有机质 碳同位素
-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及饶河)1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有机碳(TOC)、氮(TN)、C/N值、δ13C及δ15N含量的测定,分析探讨了鄱阳湖及其主支流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素来源.结果表明:鄱阳湖湖区表层沉积物中TOC的含量(干重)在0.63%~1.86%之间,平均值为(1.15±0.35)%(n=9),比其主支流TOC含量高;TN含量变化范围为0.06%~0.16%,平均值为(0.10±0.03)%(n=9),各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有机质TN含量处在0.03%~0.08%之间,平均值为(0.06±0.02)%(n=6).鄱阳湖湖区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变化范围分别为-25.66‰~-12.56‰和3.51‰~6.27‰,平均值分别为(-22.48±4.10)‰和(4.71±0.95)‰(n=9).各入湖河流沉积物δ13C和δ15N值含量范围分别为-25.24‰~-19.55‰和0.94‰~4.64‰,平均值分别为(-23.27±2.42)‰和(3.19±1.30)‰(n=6).有机质来源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水生维管束植物和浮游植物是鄱阳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沉积有机质主要的3种来源,其中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最大;土壤有机质和人工合成肥料是其沉积物氮素主要来源,对于入湖河流来说,人工合成肥料贡献更大.
-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及饶河)1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有机碳(TOC)、氮(TN)、C/N值、δ13C及δ15N含量的测定,分析探讨了鄱阳湖及其主支流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素来源.结果表明:鄱阳湖湖区表层沉积物中TOC的含量(干重)在0.63%~1.86%之间,平均值为(1.15±0.35)%(n=9),比其主支流TOC含量高;TN含量变化范围为0.06%~0.16%,平均值为(0.10±0.03)%(n=9),各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有机质TN含量处在0.03%~0.08%之间,平均值为(0.06±0.02)%(n=6).鄱阳湖湖区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变化范围分别为-25.66‰~-12.56‰和3.51‰~6.27‰,平均值分别为(-22.48±4.10)‰和(4.71±0.95)‰(n=9).各入湖河流沉积物δ13C和δ15N值含量范围分别为-25.24‰~-19.55‰和0.94‰~4.64‰,平均值分别为(-23.27±2.42)‰和(3.19±1.30)‰(n=6).有机质来源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水生维管束植物和浮游植物是鄱阳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沉积有机质主要的3种来源,其中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最大;土壤有机质和人工合成肥料是其沉积物氮素主要来源,对于入湖河流来说,人工合成肥料贡献更大.
-
年龄、集群、生境及天气对鄱阳湖白鹤越冬期日间行为模式的影响
-
作者:
袁芳凯 李言阔 李凤山 李佳 缪泸君 谢光勇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气 时间分配 鄱阳湖 白鹤 生境 活动节律 集群 年龄
-
描述:于2012年1—3月和2012年12—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Grus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集群大小、生境
-
全文:于2012年1—3月和2012年12—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Grus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集群大小、生境
-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白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
作者:
李言阔 钱法文 单继红 李佳 袁芳凯 缪泸君 谢光勇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白鹤 气候变化 种群数量
-
描述:分析了1983—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检验了白鹤种群动态与繁殖地和越冬地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气候变量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白鹤年最大数量平均为(2 130±153)只,呈显著地线性增长趋势(R2=0.454,F=22.441,df=28,P=0.000),但年际波动较大。在越冬地,越冬当年10月、11月、12月的气候变量与白鹤种群数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越冬初期10月份和越冬后期翌年3月份的气温变量与第4年、第5年、第6年及第7年的白鹤种群数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越冬地气候对白鹤种群大小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越冬初期和末期可能是白鹤补充能量的关键阶段,而且越冬初期的气候可能也与冬季食物的数量或质量相关,因此这两个阶段的适宜气温可能有利于个体尤其是幼鹤的存活,使更多的个体参加繁殖,由于白鹤的性成熟年龄在3—5a,因此其对白鹤种群增长的有利影响会在3a以后表现出来。白鹤种群数量变化与繁殖地繁殖期的降水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7月份的气温变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a前的10月份平均最低温度、2a前的10月最高温度及5a前的10月平均气温是白鹤种群数量变化的显著预测因子,共同解释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种群数量变化的74.8%(F=23.807,df=27,P=0.000)。
-
全文:分析了1983—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检验了白鹤种群动态与繁殖地和越冬地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气候变量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白鹤年最大数量平均为(2 130±153)只,呈显著地线性增长趋势(R2=0.454,F=22.441,df=28,P=0.000),但年际波动较大。在越冬地,越冬当年10月、11月、12月的气候变量与白鹤种群数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越冬初期10月份和越冬后期翌年3月份的气温变量与第4年、第5年、第6年及第7年的白鹤种群数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越冬地气候对白鹤种群大小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越冬初期和末期可能是白鹤补充能量的关键阶段,而且越冬初期的气候可能也与冬季食物的数量或质量相关,因此这两个阶段的适宜气温可能有利于个体尤其是幼鹤的存活,使更多的个体参加繁殖,由于白鹤的性成熟年龄在3—5a,因此其对白鹤种群增长的有利影响会在3a以后表现出来。白鹤种群数量变化与繁殖地繁殖期的降水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7月份的气温变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a前的10月份平均最低温度、2a前的10月最高温度及5a前的10月平均气温是白鹤种群数量变化的显著预测因子,共同解释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种群数量变化的74.8%(F=23.807,df=27,P=0.000)。
-
基于县域尺度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性评价
-
作者:
杨绮清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
描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6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实证对象,选取乡村性评价指标构建乡村性指数模型,将乡村性分成弱、较弱、中等、较强、强五个等级。同时,根据三次产业相对比重将县域划分成第一产业主导型、工矿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型4种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同类及不同类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之间的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第一产业主导型的县域乡村性较强;工业主导型中乡村性较弱占到66.67%;商旅服务业中乡村性较强地域分别占到66.67%;均衡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地域占18.75%,乡村性中等的地域占到31.25%,乡村性较弱的地域为50%。最后,提出推进县域乡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
全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6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实证对象,选取乡村性评价指标构建乡村性指数模型,将乡村性分成弱、较弱、中等、较强、强五个等级。同时,根据三次产业相对比重将县域划分成第一产业主导型、工矿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型4种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同类及不同类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之间的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第一产业主导型的县域乡村性较强;工业主导型中乡村性较弱占到66.67%;商旅服务业中乡村性较强地域分别占到66.67%;均衡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地域占18.75%,乡村性中等的地域占到31.25%,乡村性较弱的地域为50%。最后,提出推进县域乡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研究
-
作者:
刘满凤 谢晗进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工业“三废”排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污染综合指数
-
描述: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利用2000-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的样本数据,研究了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水平、污染综合指数之间的曲线特征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以污染综合指数表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南昌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线性单调递增,即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景德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经典倒U型,即环境随着经济增长沿着"先恶化,再改善"的路径发展。而九江、新余、鹰潭和抚州地区的库兹涅茨曲线呈现N型,即环境随着经济增长沿着"先恶化、再改善、再恶化"的路径发展。
-
全文: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利用2000-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的样本数据,研究了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水平、污染综合指数之间的曲线特征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以污染综合指数表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南昌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线性单调递增,即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景德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经典倒U型,即环境随着经济增长沿着"先恶化,再改善"的路径发展。而九江、新余、鹰潭和抚州地区的库兹涅茨曲线呈现N型,即环境随着经济增长沿着"先恶化、再改善、再恶化"的路径发展。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简
-
作者:
方玉杰 万金保 孙善磊 罗定贵 陈春丽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SWAT 土壤侵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时空分布 校准与验证
-
描述:在Arc Gis 10.0平台下,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流域土壤侵蚀SWAT模型。利用潭口和渡峰坑水文站的逐日径流、泥沙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及验证,并分析了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特征。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月径流:0.886 2≤R2≤0.967 6,0.81≤NSE≤0.87;月泥沙:0.837 4≤R2≤0.911,0.68≤NSE≤0.76)显示了良好的精度,表明建立的Arc SWAT2009模型适宜研究区的土壤侵蚀模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显示,1983-2012年汛期(4-8月)土壤侵蚀为全年的83.2%,说明强降雨是形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其中,87.3%的研究区面积处于微度或轻度侵蚀级别;且农业发达和城镇密集的地区土壤侵蚀强度较高,其侵蚀模数居前两位,表明人为活动可能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之一。
-
全文:在Arc Gis 10.0平台下,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流域土壤侵蚀SWAT模型。利用潭口和渡峰坑水文站的逐日径流、泥沙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及验证,并分析了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特征。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月径流:0.886 2≤R2≤0.967 6,0.81≤NSE≤0.87;月泥沙:0.837 4≤R2≤0.911,0.68≤NSE≤0.76)显示了良好的精度,表明建立的Arc SWAT2009模型适宜研究区的土壤侵蚀模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显示,1983-2012年汛期(4-8月)土壤侵蚀为全年的83.2%,说明强降雨是形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其中,87.3%的研究区面积处于微度或轻度侵蚀级别;且农业发达和城镇密集的地区土壤侵蚀强度较高,其侵蚀模数居前两位,表明人为活动可能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之一。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测度研究
-
作者:
徐晔 胡志芳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环境技术效率 Malmquist 战略性新兴产业 Luenberger指数 Global
-
描述:将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方向性距离函数相结合,测算了2009—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技术效率,并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效率改进指数2个方面,最后运用面板Tobit模型对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技术水平总体偏低,各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差异较大;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影响,产业产出和环境管制力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有负影响.
-
全文:将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方向性距离函数相结合,测算了2009—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技术效率,并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效率改进指数2个方面,最后运用面板Tobit模型对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技术水平总体偏低,各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差异较大;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影响,产业产出和环境管制力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有负影响.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外部性问题研究
-
作者:
邹雄智 孟召博 李小玉 来源:企业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本运营 外部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济区
-
描述: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国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鄱阳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省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经济外部性视角外部性视角,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正、负外部性现象,从经济活动社会化、产权界定模糊、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剖析了外部性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应进一步明确生态资本运营产权、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区域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外部性“内部化”转化的具体路径。
-
全文: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国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鄱阳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省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经济外部性视角外部性视角,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正、负外部性现象,从经济活动社会化、产权界定模糊、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剖析了外部性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应进一步明确生态资本运营产权、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区域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外部性“内部化”转化的具体路径。
-
TRMM面降雨量数据在鄱阳湖流域的精度评价
-
作者:
张红梅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度评价 降雨量 鄱阳湖流域 TRMM
-
描述:利用2011年和2012年鄱阳湖流域及附近的47个台站观测数据对TRMM V7降雨量数据进行了日、月、年尺度的精度检验,并分析了该流域降雨与地面植被覆盖和地形的关系.结果表明,TRMM数据的精度随尺度而变化,TRMM日降雨量与地面实测值相关性一般,相关系数(R)为0.67左右,而均方根误差(RMSE)在10~20 mm之间;月和年尺度降雨量精度较好,R2分别为0.897和0.845,平均相对误差小于85%;日、月和年尺度的降雨量与地面植被覆盖度无明显相关性,但地形对降雨量有一定的影响,地形较高的山区降雨比平原区要多.月和年尺度的TRMM降雨量数据可应用于大、中尺度的水文和生态模型.
-
全文:利用2011年和2012年鄱阳湖流域及附近的47个台站观测数据对TRMM V7降雨量数据进行了日、月、年尺度的精度检验,并分析了该流域降雨与地面植被覆盖和地形的关系.结果表明,TRMM数据的精度随尺度而变化,TRMM日降雨量与地面实测值相关性一般,相关系数(R)为0.67左右,而均方根误差(RMSE)在10~20 mm之间;月和年尺度降雨量精度较好,R2分别为0.897和0.845,平均相对误差小于85%;日、月和年尺度的降雨量与地面植被覆盖度无明显相关性,但地形对降雨量有一定的影响,地形较高的山区降雨比平原区要多.月和年尺度的TRMM降雨量数据可应用于大、中尺度的水文和生态模型.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构建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
作者:
陈美球 吕添贵 刘桃菊 黄建伟 来源:生态经济(学术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SWOT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屏障
-
描述:生态屏障构建是确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目标实现的客观需求,特别是维护"一湖清水"的根本保障。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的一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继续增加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投入,有效控制各类污染;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社会经济的公平与均衡发展;协调统筹流域规划体系,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
全文:生态屏障构建是确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目标实现的客观需求,特别是维护"一湖清水"的根本保障。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的一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继续增加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投入,有效控制各类污染;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社会经济的公平与均衡发展;协调统筹流域规划体系,强化流域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