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不同耕作时间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比较
作者: 张翌 徐祥明 冷雄 黄艳  来源: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耕作时间  水稻土 
描述: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全文: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鄱阳湖流域底泥微生物对环境变量的响应
作者: 赵思颖 倪才英 符文昌 王金凤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底泥  16SrRNA  微生物  重金属 
描述:以鄱阳湖流域4个支流共6个地点(信江XS1、信江下水湾XS3、饶河RS、饶河内湖RHS、修水SS、赣江GS)的底泥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16 S rRNA基因扩增技术探究底泥微生物对环境变量的响应
全文:以鄱阳湖流域4个支流共6个地点(信江XS1、信江下水湾XS3、饶河RS、饶河内湖RHS、修水SS、赣江GS)的底泥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16 S rRNA基因扩增技术探究底泥微生物对环境变量的响应
鄱阳湖不同耕作时间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比较*
作者: 张翌 徐祥明 冷雄 黄艳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耕作时间  水稻土 
描述: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全文: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
作者: 徐羽 钟业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耦合度 
描述:经济区耦合度与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北南低的分布态势.经济区生态经济已由低水平耦合进入拮抗阶段,但2者协调程度仍处于低度协调阶段.经济区生态经济耦合度和协调度分布不均衡,值区围绕中心城市分布.根据各研究单元
全文:经济区耦合度与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北南低的分布态势.经济区生态经济已由低水平耦合进入拮抗阶段,但2者协调程度仍处于低度协调阶段.经济区生态经济耦合度和协调度分布不均衡,值区围绕中心城市分布.根据各研究单元
鄱阳湖河湖转换期间鱼腥藻(Anabaena)的变化
作者: 钱奎梅 刘霞 齐凌艳 陈宇炜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湖转换  鄱阳湖  鱼腥藻 
描述:鄱阳湖作为我国长江目前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年内水位变幅巨大.通过在鄱阳湖2013年河湖转换期间(5—11月)对鄱阳湖主航道都昌段进行每月3~4次的高频监测,以考察鄱阳湖水体中鱼腥藻(Anabaena)的动态变化,分析鄱阳湖中鱼腥藻生长并占优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蓝藻为鄱阳湖浮游植物的次级优势种,8月蓝藻生物量平均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57%,蓝藻取代硅藻成为暂时的优势种.夏、秋季水华蓝藻以固氮鱼腥藻为主,主要与夏、秋季水温较高以及适宜的营养盐条件等有关.研究期间鄱阳湖水体氮磷比平均在15左右,鱼腥藻能够产生有固氮能力的异形胞,并在水华蓝藻中成为优势种,也反映了鄱阳湖某些湖区存在氮相对缺乏的阶段.
全文:鄱阳湖作为我国长江目前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年内水位变幅巨大.通过在鄱阳湖2013年河湖转换期间(5—11月)对鄱阳湖主航道都昌段进行每月3~4次的高频监测,以考察鄱阳湖水体中鱼腥藻(Anabaena)的动态变化,分析鄱阳湖中鱼腥藻生长并占优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蓝藻为鄱阳湖浮游植物的次级优势种,8月蓝藻生物量平均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57%,蓝藻取代硅藻成为暂时的优势种.夏、秋季水华蓝藻以固氮鱼腥藻为主,主要与夏、秋季水温较高以及适宜的营养盐条件等有关.研究期间鄱阳湖水体氮磷比平均在15左右,鱼腥藻能够产生有固氮能力的异形胞,并在水华蓝藻中成为优势种,也反映了鄱阳湖某些湖区存在氮相对缺乏的阶段.
鄱阳湖蓝藻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钱奎梅 刘霞 段明 陈宇炜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华蓝藻  分布  鄱阳湖 
描述:利用鄱阳湖的原位监测数据,分析鄱阳湖水华蓝藻的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鄱阳湖水华蓝藻的源头.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为硅藻,蓝藻为鄱阳湖的次级优势种,蓝藻在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水华蓝藻的主要优势种为鱼腥藻,其次为微囊藻和浮游蓝丝藻.鄱阳湖蓝藻水华形成初期的基本规律为水华蓝藻在营养盐浓度相对较高且水流较缓的内湾及尾闾区生长分布,在夏秋季水位较高时在水流和风的作用下向主航道输移聚集.结合鄱阳湖水文特点,主航道的水华蓝藻聚集有可能是上游四个湖区的蓝藻向下游漂移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成果可为控制鄱阳蓝藻水华区域风险灾害提供基础数据.
全文:利用鄱阳湖的原位监测数据,分析鄱阳湖水华蓝藻的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鄱阳湖水华蓝藻的源头.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为硅藻,蓝藻为鄱阳湖的次级优势种,蓝藻在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水华蓝藻的主要优势种为鱼腥藻,其次为微囊藻和浮游蓝丝藻.鄱阳湖蓝藻水华形成初期的基本规律为水华蓝藻在营养盐浓度相对较高且水流较缓的内湾及尾闾区生长分布,在夏秋季水位较高时在水流和风的作用下向主航道输移聚集.结合鄱阳湖水文特点,主航道的水华蓝藻聚集有可能是上游四个湖区的蓝藻向下游漂移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成果可为控制鄱阳蓝藻水华区域风险灾害提供基础数据.
鄱阳湖星子站水位62年变化规律分析
作者: 刘恋 曾繁翔 付志强 陈明华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文特征  星子水文站  水位  鄱阳湖 
描述:水位变化特征科学合理;水位在62 a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稳定,水位的时间集中在6~9月,低水位的时间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平水位的时间集中在4,5,10月和11月;鄱阳湖水位演变呈现"水是湖"的自然景观的持续时间缩短,"低水似河"的自然景观的持续时间延长。
全文:水位变化特征科学合理;水位在62 a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稳定,水位的时间集中在6~9月,低水位的时间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平水位的时间集中在4,5,10月和11月;鄱阳湖水位演变呈现"水是湖"的自然景观的持续时间缩短,"低水似河"的自然景观的持续时间延长。
基于问卷调查的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分析
作者: 胡芳 刘聚涛 冯倩 温春云 韩柳 张洁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系统  鄱阳湖  服务功能  公众满意度 
描述:通过发放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调查分析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比例为51.8%,其中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对鄱阳湖采砂量、防洪能力、水质、江豚和白鹤数量、湿地面积以及生物栖息地功能的感知,因此,控制湖区采砂量,打击非法采砂、提高鄱阳湖防洪能力、改善湖区水质、加强鄱阳湖珍稀物种和栖息地保护、退耕还湖等对提高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意义重大.
全文:通过发放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调查分析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比例为51.8%,其中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对鄱阳湖采砂量、防洪能力、水质、江豚和白鹤数量、湿地面积以及生物栖息地功能的感知,因此,控制湖区采砂量,打击非法采砂、提高鄱阳湖防洪能力、改善湖区水质、加强鄱阳湖珍稀物种和栖息地保护、退耕还湖等对提高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意义重大.
考虑采砂影响的鄱阳湖丰水期悬浮泥沙浓度模拟
作者: 李海军 陈晓玲 陆建忠 张鹏 齐亨达 陈莉琼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Delft3D  遥感  悬浮泥沙  数值模拟 
描述:针对受采砂活动影响显著的鄱阳湖浑浊水体,结合数值模拟和遥感技术,利用已有的鄱阳湖采砂区遥感监测结果,在构建的鄱阳湖水动力-悬浮泥沙输移模型中添加泥沙点源,对2011年7月1-31日采砂影响下
全文:针对受采砂活动影响显著的鄱阳湖浑浊水体,结合数值模拟和遥感技术,利用已有的鄱阳湖采砂区遥感监测结果,在构建的鄱阳湖水动力-悬浮泥沙输移模型中添加泥沙点源,对2011年7月1-31日采砂影响下
鄱阳湖不同耕作时间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比较
作者: 张翌 徐祥明 冷雄 黄艳  来源: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耕作时间  水稻土 
描述: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全文: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上页 1 2 3 ... 8 9 10 ... 17 18 1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