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9)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9)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5)
2010(1)
2009(1)
2008(1)
按来源分组
水资源研究(3)
江西水利科技(2)
学术交流(2)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1)
水利水电快报(1)
相关搜索词
在理解中重建作品的本来规定:评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
作者: 盖晓明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接受史  接受研究  中文  柏拉图  阅读研究  陶渊明  唐代  作家作品 
描述:的文章。钱文宏博精雅,云:“渊明文名,至宋而极。”又云:“渊明在六代三唐,正以知希为贵。”[1]88、91文章的题目标示显、晦两字,本意即为:在有宋及以后为“显”,在六代三唐为“晦”。这个观念,一直盘旋在
全文:的文章。钱文宏博精雅,云:“渊明文名,至宋而极。”又云:“渊明在六代三唐,正以知希为贵。”[1]88、91文章的题目标示显、晦两字,本意即为:在有宋及以后为“显”,在六代三唐为“晦”。这个观念,一直盘旋在
心灵的感召 真诚的攀仰:梁启超、林语堂、朱光潜论陶渊明之人生
作者: 刘中文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梁启超  陶渊明  朱光潜  林语堂 
描述:梁启超、林语堂、朱光潜三位文化大师以融会今古、贯通中西的文化视野在广泛的学术领域建树了丰碑。他们的陶学研究也成为中国学术史上光耀的硕果。他们从陶渊明那里汲取的生存智慧,并用心灵体悟陶渊明,用生命解读陶渊明。他们对陶渊明人生的解读总结并光大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生存智慧,其观点力破尘俗,启人良多。
全文:梁启超、林语堂、朱光潜三位文化大师以融会今古、贯通中西的文化视野在广泛的学术领域建树了丰碑。他们的陶学研究也成为中国学术史上光耀的硕果。他们从陶渊明那里汲取的生存智慧,并用心灵体悟陶渊明,用生命解读陶渊明。他们对陶渊明人生的解读总结并光大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生存智慧,其观点力破尘俗,启人良多。
鄱阳湖低枯水位变化及趋势性分析研究
作者: 喻中文 胡魁德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变化  水位  趋势  鄱阳湖  研究 
描述:选取鄱阳湖水位代表站历年来的水位观测资料,分析湖区水位代表站低枯水位变化情况,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M-K检验)、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Kendall检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Spearman检验)、线性回归趋势检验(LRT检验)等4种方法分析研究鄱阳湖湖口、星子、都昌、棠荫、康山等5个水位站的低枯水位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鄱阳湖湖区湖口、星子、都昌等站10月和11月平均水位均已出现趋势性降低变化.
全文:选取鄱阳湖水位代表站历年来的水位观测资料,分析湖区水位代表站低枯水位变化情况,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M-K检验)、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Kendall检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Spearman检验)、线性回归趋势检验(LRT检验)等4种方法分析研究鄱阳湖湖口、星子、都昌、棠荫、康山等5个水位站的低枯水位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鄱阳湖湖区湖口、星子、都昌等站10月和11月平均水位均已出现趋势性降低变化.
鄱阳湖动态水位~面积、水位~容积关系研究
作者: 李国文 喻中文 陈家霖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动态  水位  鄱阳湖  容积  研究  面积 
描述:本文提出建立动态水位面积、水位容积关系的构想.针对鄱阳湖不同水情变化产生的湖面各处水位差异,运用微积分、泰森多边形理论,结合现有水文(水位)站数量和分布、鄱阳湖湖盆特征和不同时期水情特点,研究鄱阳湖水文(水位)站分区水位与面积、水位与容积关系,开展鄱阳湖区动态水位~面积、水位~容积理论研究和实践.
全文:本文提出建立动态水位面积、水位容积关系的构想.针对鄱阳湖不同水情变化产生的湖面各处水位差异,运用微积分、泰森多边形理论,结合现有水文(水位)站数量和分布、鄱阳湖湖盆特征和不同时期水情特点,研究鄱阳湖水文(水位)站分区水位与面积、水位与容积关系,开展鄱阳湖区动态水位~面积、水位~容积理论研究和实践.
鄱阳湖洪水预报方案研制
作者: 李国文 喻中文 吕孙云  来源:水资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预报方案  鄱阳湖  洪水灾害 
描述:鄱阳湖为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繁的地区,鄱阳湖洪水预报方案研制对于科学调度鄱阳湖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鄱阳湖洪水及其灾害特征,根据星子站实测水位与星子、湖口站前期水位、涨率、区间平均降雨量、五河七口入湖流量与湖口出流量之差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湖泊水量平衡方案与多要素相关方程两种预报方案,用于鄱阳湖洪水作业预报。通过历史资料和应用检验,这些洪水预报方案可以取得较高的预报精度。
全文:鄱阳湖为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繁的地区,鄱阳湖洪水预报方案研制对于科学调度鄱阳湖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鄱阳湖洪水及其灾害特征,根据星子站实测水位与星子、湖口站前期水位、涨率、区间平均降雨量、五河七口入湖流量与湖口出流量之差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湖泊水量平衡方案与多要素相关方程两种预报方案,用于鄱阳湖洪水作业预报。通过历史资料和应用检验,这些洪水预报方案可以取得较高的预报精度。
鄱阳湖入湖径流和水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 喻中文 谭国良 李国文  来源:水资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资源量  入湖径流  变化趋势  鄱阳湖 
描述:鄱阳湖流域占江西省国土总面积的97.2%,占长江控制流域面积的9%,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变化对长江流域有着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鄱阳湖流域降水、径流等水文水资源要素,得出了各要素的年际、年内及地域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Mann-Kendall (MK)方法,分析鄱阳湖流域隆水量以及各站年入湖径流的变化趋势。
全文:鄱阳湖流域占江西省国土总面积的97.2%,占长江控制流域面积的9%,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变化对长江流域有着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鄱阳湖流域降水、径流等水文水资源要素,得出了各要素的年际、年内及地域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Mann-Kendall (MK)方法,分析鄱阳湖流域隆水量以及各站年入湖径流的变化趋势。
鄱阳湖湖流监测与分析
作者: 喻中文 司武卫 关兴中  来源:水利水电快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监测分析  湖流监测  鄱阳湖  湖泊 
描述:湖流是湖泊泥沙与化学物质运移、沉降与悬浮的重要动力条件,湖流监测与研究是湖泊水质变化分析、水质模型建立的基本依据。介绍了鄱阳湖湖流监测过程与成果,分析了湖流的基本形态、空间分布,及其与水位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论证、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全文:湖流是湖泊泥沙与化学物质运移、沉降与悬浮的重要动力条件,湖流监测与研究是湖泊水质变化分析、水质模型建立的基本依据。介绍了鄱阳湖湖流监测过程与成果,分析了湖流的基本形态、空间分布,及其与水位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论证、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三峡水库运行调度对鄱阳湖湖口水文情势影响分析
作者: 吕孙云 郭海晋 喻中文  来源:水资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口  三峡水库  水文情势  鄱阳湖 
描述:2009年三峡水库已经转入全面运行期。本文通过对1950年以来湖口站水位流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湖口站年平均水位和平均流量虽然总体上略有下降,但是变化幅度不大且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2003年以后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2006年之后下降趋势十分显著。为进一步分析三峡水库运行调度对鄱阳湖湖口水文情势产生的影响程度,根据三峡水库运行调度情况对湖口水位流量在不同运行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库蓄水期由于减少了长江干流流量,长江干流水位较天然情况下降低,湖口出流加快;在枯水期使得湖口站的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持续时间增长;洪水期和泄水期对鄱阳湖湖口影响不大。
全文:2009年三峡水库已经转入全面运行期。本文通过对1950年以来湖口站水位流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湖口站年平均水位和平均流量虽然总体上略有下降,但是变化幅度不大且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2003年以后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2006年之后下降趋势十分显著。为进一步分析三峡水库运行调度对鄱阳湖湖口水文情势产生的影响程度,根据三峡水库运行调度情况对湖口水位流量在不同运行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库蓄水期由于减少了长江干流流量,长江干流水位较天然情况下降低,湖口出流加快;在枯水期使得湖口站的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持续时间增长;洪水期和泄水期对鄱阳湖湖口影响不大。
浅评中文版《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
作者: 柯欢欢  来源: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读者接受  陶渊明  手抄本文化  田晓菲 
描述: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的《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将陶渊明研究置于手抄本文化研究的框架之中,主张文本阐释应放在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进行,通过对异文的考证、分析,呈现给读者一个有别于历来国内文学史塑造的陶渊明形象,其中引发的对手抄本文化的深刻反思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性。
全文: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的《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将陶渊明研究置于手抄本文化研究的框架之中,主张文本阐释应放在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进行,通过对异文的考证、分析,呈现给读者一个有别于历来国内文学史塑造的陶渊明形象,其中引发的对手抄本文化的深刻反思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性。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