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天然湖面遥感监测及其与水位关系研究
作者: 李鹏 封志明 姜鲁光 刘影 胡久伟 朱建平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圩堤  湖面空间扩展  代表性水位站  Landsat  鄱阳湖  水体指数法 
描述:以1989—2010年鄱阳湖100期(景)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对比分析了水体指数法和谱间关系法两种主要的水体提取方法,利用水体指数法提取了天然湖体水面面积,揭示了不同水位下鄱阳湖天然湖体水面的空间扩展过程与特征,建立了汛期与非汛期水面-水位关系模型并确定了相应代表性水位站。结果表明:①在鄱阳湖,水体指数法水体提取精度优于谱间关系法;②受地形影响,不同水位条件下鄱阳湖天然水面的空间扩展特征大致呈"菱形"沿湖岸以顺时针方向(即:北→东→南→西→北)推进;③水位为6~15 m时,鄱阳湖天然湖体水面随水位变化呈线性变化,水面变化显著;而在水位介于15~22 m时,天然湖体水面随水位变化则呈对数变化。基于水面-水位关系模型,确定汛期代表性水位站为星子站、都昌站与吴城站;而非汛期代表性水位站为棠荫站。
全文:以1989—2010年鄱阳湖100期(景)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对比分析了水体指数法和谱间关系法两种主要的水体提取方法,利用水体指数法提取了天然湖体水面面积,揭示了不同水位下鄱阳湖天然湖体水面的空间扩展过程与特征,建立了汛期与非汛期水面-水位关系模型并确定了相应代表性水位站。结果表明:①在鄱阳湖,水体指数法水体提取精度优于谱间关系法;②受地形影响,不同水位条件下鄱阳湖天然水面的空间扩展特征大致呈"菱形"沿湖岸以顺时针方向(即:北→东→南→西→北)推进;③水位为6~15 m时,鄱阳湖天然湖体水面随水位变化呈线性变化,水面变化显著;而在水位介于15~22 m时,天然湖体水面随水位变化则呈对数变化。基于水面-水位关系模型,确定汛期代表性水位站为星子站、都昌站与吴城站;而非汛期代表性水位站为棠荫站。
鄱阳湖湿地烧荒遥感监测及其影响分析
作者: 王卷乐 胡振鹏 冉盈盈 王晓龙 张永杰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烧荒  环境管理  植物生长调查  遥感监测 
描述:第一手的烧荒区域面积、分布和地面火烧区域与非火烧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并经对比和分析获得一些初步认识:①此次春季烧荒区域总斑块95个,烧荒总面积10 278.619 6 hm2,烧荒面积最大的斑块面积1
全文:第一手的烧荒区域面积、分布和地面火烧区域与非火烧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并经对比和分析获得一些初步认识:①此次春季烧荒区域总斑块95个,烧荒总面积10 278.619 6 hm2,烧荒面积最大的斑块面积1
鄱阳湖湿地烧荒遥感监测及其影响分析
作者: 王卷乐 胡振鹏 冉盈盈 王晓龙 张永杰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烧荒  环境管理  植物生长调查  遥感监测 
描述:第一手的烧荒区域面积、分布和地面火烧区域与非火烧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并经对比和分析获得一些初步认识:①此次春季烧荒区域总斑块95个,烧荒总面积10 278.619 6 hm2,烧荒面积最大的斑块面积1
全文:第一手的烧荒区域面积、分布和地面火烧区域与非火烧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并经对比和分析获得一些初步认识:①此次春季烧荒区域总斑块95个,烧荒总面积10 278.619 6 hm2,烧荒面积最大的斑块面积1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作者: 吴江天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鄱阳湖  自然保护区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多功能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根据湿地三条划分标准:有充分的水分、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及适应于此环境的植被。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属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本文从水文、土壤、生物组成和系统功能等方面论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而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保护区按使用者效益、非使用者效益两部分分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保护区水面减少、管理方法、经营使用形式老化、人为干扰及血吸虫病等存在的问题,就加强保护区建设提出4项建议。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多功能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根据湿地三条划分标准:有充分的水分、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及适应于此环境的植被。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属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本文从水文、土壤、生物组成和系统功能等方面论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而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保护区按使用者效益、非使用者效益两部分分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保护区水面减少、管理方法、经营使用形式老化、人为干扰及血吸虫病等存在的问题,就加强保护区建设提出4项建议。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