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为了心灵的自由投身自然的怀抱: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品读
作者: 顾连梅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精神家园  理想社会  田园  诗歌  痛苦  陶渊明  快乐 
描述:为了心灵的自由投身自然的怀抱: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品读
论姜夔合肥情词中的爱情观
作者: 王军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深挚专一  姜夔  合肥情词  爱情观 
描述:分离,至死未能相见,以致留给词人无尽之悲。词人外表的放旷、潇洒,根本无法掩饰内心那种失落所引起的痛苦,这种痛苦愈演愈烈,以至终老也未能释怀,而这些都在合肥情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也由此看出姜夔是个对感情深挚专一的至情至性之人。
全文:分离,至死未能相见,以致留给词人无尽之悲。词人外表的放旷、潇洒,根本无法掩饰内心那种失落所引起的痛苦,这种痛苦愈演愈烈,以至终老也未能释怀,而这些都在合肥情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也由此看出姜夔是个对感情深挚专一的至情至性之人。
魏晋山水诗中的人与自然:以陶渊明《饮酒》(其五)与阮籍《夜中不能寐》为例
作者: 叶愚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山水诗  陶渊明  《夜中不能寐》  《饮酒》(其五)  阮籍 
描述:山水诗在魏晋时期已经蔚为大观。本文重点分析了陶渊明和阮籍的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从中梳理出了在这个人与自然的对话过程中,魏晋诗人所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境界:陶然而刚健与高贵而痛苦。并认为这是盛唐山水诗的基础。
全文:山水诗在魏晋时期已经蔚为大观。本文重点分析了陶渊明和阮籍的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从中梳理出了在这个人与自然的对话过程中,魏晋诗人所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境界:陶然而刚健与高贵而痛苦。并认为这是盛唐山水诗的基础。
压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作者: 张秋爽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压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作者: 张秋爽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痛并幸福着:陶渊明和他那个时代的二律背反
作者: 王艳照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行乐  陶渊明  隐逸  二律背反  魏晋 
描述:魏晋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年代。现实的黑暗和艺术的杰出,以及士人们行为的乖张与内心的固执,生动地诠释了一组组二律背反的概念。本文以诗人陶渊明为例,试图探索魏晋士人如何以隐逸和及时行乐两种方式,诠释人生的的痛苦与幸福。
全文:魏晋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年代。现实的黑暗和艺术的杰出,以及士人们行为的乖张与内心的固执,生动地诠释了一组组二律背反的概念。本文以诗人陶渊明为例,试图探索魏晋士人如何以隐逸和及时行乐两种方式,诠释人生的的痛苦与幸福。
玉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作者: 张秋爽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20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与作品内容与创作年份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终其一生。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20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与作品内容与创作年份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终其一生。
归去来兮——陶渊明入仕与归隐的人生体验
作者: 张嘉林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文化内涵  陶渊明  入仕 
描述:陶渊明入仕与归隐的人生体验,呈现出复杂的文化内涵。既有“士志于道,大济苍生的理想追求,也有顺应自然,委之大化的洒脱陶醉,体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陶渊明回归自然的人生选择,为后人提供了面对生死痛苦的解脱之道,同时也暴露出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的弱点。
全文:陶渊明入仕与归隐的人生体验,呈现出复杂的文化内涵。既有“士志于道,大济苍生的理想追求,也有顺应自然,委之大化的洒脱陶醉,体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陶渊明回归自然的人生选择,为后人提供了面对生死痛苦的解脱之道,同时也暴露出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的弱点。
青山独往有真意,异代相随俱风流——王维与陶渊明隐逸思想比较
作者: 逯雪梅 张荣东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隐逸思想  王维  山水  陶渊明 
描述:为了寻求心灵的依托与慰藉,王维与陶渊明以不同的心态走入自然。王维淡漠人事,一意参禅,力图以释家的空与寂来消除内心的痛苦.对王维而言,山水是外在的。而陶渊明把田园融入自己的生活,隐逸成为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作为现实社会的异在形式,田园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
全文:为了寻求心灵的依托与慰藉,王维与陶渊明以不同的心态走入自然。王维淡漠人事,一意参禅,力图以释家的空与寂来消除内心的痛苦.对王维而言,山水是外在的。而陶渊明把田园融入自己的生活,隐逸成为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作为现实社会的异在形式,田园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
自与自由:由陶渊明看自然与精神的自由
作者: 郝美娟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陶渊明  南山人格  自然 
描述:。躬耕南山,委运自然,没有身名之累,虽有对死亡的恐惧,但以纵浪大化的态度消解了这种痛苦,最终形成其为后人倾羡的南山人格。
全文:。躬耕南山,委运自然,没有身名之累,虽有对死亡的恐惧,但以纵浪大化的态度消解了这种痛苦,最终形成其为后人倾羡的南山人格。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