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出流水质2004~2014 年变化及其对水位变化的响应:对水质监测频率的启示
-
作者:
李冰 杨桂山 万荣荣 刘宝贵 戴雪 许晨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变化趋势 采样频率 水质 鄱阳湖出流 水情响应
-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湖口20042014年以周为单位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DO),氨氮(NH4+-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水位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合理的监测频率进行了探讨
-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湖口20042014年以周为单位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DO),氨氮(NH4+-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水位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合理的监测频率进行了探讨
-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流域干旱灾害影响及其对策
-
作者:
胡振鹏 林玉茹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鄱阳湖流域 防旱抗旱 气候变化 干旱灾害
-
描述:以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过程重建的成果为基础,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两宋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洪水干旱灾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气候处于温湿期还是冷干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没有显著区别
-
全文:以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过程重建的成果为基础,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两宋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洪水干旱灾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气候处于温湿期还是冷干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没有显著区别
-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流域干旱灾害影响及其对策
-
作者:
胡振鹏 林玉茹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鄱阳湖流域 防旱抗旱 气候变化 干旱灾害
-
描述:以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过程重建的成果为基础,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两宋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洪水干旱灾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气候处于温湿期还是冷干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没有显著区别
-
全文:以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过程重建的成果为基础,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两宋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洪水干旱灾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气候处于温湿期还是冷干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没有显著区别
-
退田还湖对鄱阳湖洪水调控能力的影响
-
作者:
闵骞 刘影 马定国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单退 退田还湖 洪水效应 双退
-
描述:利用实测资料统计了鄱阳湖近50年来湖盆形态和洪水水情的变化,表明由于围垦的作用,1954~1992年鄱阳湖面积共减小1 300 km2,容积共减少81×108m3,调节系数从17.3%下降到13.7
-
全文:利用实测资料统计了鄱阳湖近50年来湖盆形态和洪水水情的变化,表明由于围垦的作用,1954~1992年鄱阳湖面积共减小1 300 km2,容积共减少81×108m3,调节系数从17.3%下降到13.7
-
鄱阳湖圩区滞洪与水土资源利用协调
-
作者:
金腊华 宋立旺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防洪 圩区滞洪 协调模式 资源利用
-
描述:不同规模的可滞洪圩区的滞洪启用水位和启用频率分别为:6.7km2以下圩区为21.65m与10%、6.7~33.3km2为22.05m与6.67%。建议采用自湖下游至湖上游的圩区滞洪启用次序,并对与滞洪需求相协调的圩区水土资源利用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
全文:不同规模的可滞洪圩区的滞洪启用水位和启用频率分别为:6.7km2以下圩区为21.65m与10%、6.7~33.3km2为22.05m与6.67%。建议采用自湖下游至湖上游的圩区滞洪启用次序,并对与滞洪需求相协调的圩区水土资源利用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