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布局优化及策略研究
-
作者:邓燕萍
年份期号:
2012-第4期
刊名: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关键词:策略 产业布局 鄱阳湖生态旅游 生态文明
-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为该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鄱阳湖地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但目前存在生态旅游产业分布不太合理的问题,依据产业布局的原则,可以将鄱阳湖区划分为多个生态功能不同的旅游区,通过科学规划、加大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构建区域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体系等,优化鄱阳湖生态旅游布局,实现鄱阳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农村环境问题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
-
作者:杨期勇 黄南婷
年份期号:
2011-第14期
刊名:安徽农业科学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 对策 鄱阳湖 污染防治 生态文明
- 描述:对鄱阳湖农村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生态意识文明建设、生态行为文明建设、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生态产业文明建设4个方面阐述加强鄱阳湖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建议,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基于生态文明的庐山—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探讨
-
作者:李松志
年份期号:
2010-第5期
刊名:生态经济
关键词:生态文化 庐山—鄱阳湖 建设 生态文明
- 描述:生态文明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庐山—鄱阳湖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陶瓷文化、以南昌为中心的赣文化、以九江为中心的庐山文化,这些文化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生态性特征,而这些文化特性正是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 基于生态循环理论的鄱阳湖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
作者:管明明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旅游纵览(行业版)
关键词:旅游规划 可持续发展战略 循环理论 生态循环 鄱阳湖流域 湖区生态 水资源利用 湿地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发展
- 描述: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在全世界范围内,旅游成为各国的重要创收产业。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有较好的前景。但是由于我国对旅游资源规划工作没有很好的进行,造成旅游资源在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旅游资源消耗速度加快、过度利用的现象时有发生。鄱阳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与庐山相邻,风景如画,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由于规划不合理暴露出了湿地水面被瓜分使用、候鸟被捕杀、水资源利用不当致湖面水位大幅度下降等问题。20
-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管理模式
-
作者:罗静伟 郑博福 钱万友 刘成林 戴年华
年份期号:
2010-第36期
刊名:安徽农业科学
关键词: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 描述:在对都阳湖湿地的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现有管理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湿地的管理框袈、组织体系、规章制度、监控体系和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完善,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管理模式,为鄱阳湖湿地建设、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管理模式
-
作者:罗静伟 郑博福 钱万友 刘成林 戴年华
年份期号:
2010-第36期
刊名:安徽农业科学
关键词: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 描述:在对都阳湖湿地的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现有管理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湿地的管理框袈、组织体系、规章制度、监控体系和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完善,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管理模式,为鄱阳湖湿地建设、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 基于生态位评价模型的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
作者:冯辰浩 周世健
年份期号:
2016-第3期
刊名:江西科学
关键词:旅游生态位 空间结构 空间分析
- 描述:基于生态学中的生态位评价模型,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域所属38个县市区分为8个研究区域,并从江西省统计年鉴及相关部门提取2011-2015年8个区域数据,计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4个基础维度生态位评价及其旅游综合生态位评价,并利用Arcgis生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位空间评价图,并就所得各区域生态位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域分成3个等级结构,最终确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空间结构图。
- 基于生态位的鄱阳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空间分异及类型
-
作者:仲亚美 叶长盛
年份期号:
2016-第7期
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生态位重叠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态势理论
- 描述:根据Hutchinson的“多维超体积”理论建立农业现代化生态位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生态位态势理论以及生态位重叠度理论,测算竞争力大小及竞争关系,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划分发展类型。结果表明,(1)农业类型主要为均衡型,竞争较激烈,生态位宽度差别显著。江西省南昌县综合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015 1;江西省万年县最小,仅为0.005 0。Pinaka指数均值大于0.815 7,约占总数的42.31%,小于0.647 7的仅占19.23%。(2)总体趋势上,南北向呈倒“U”形分布,最高值都分布在中部,高值沿东北-西南向分布,低值分布于西北、东南。局部层面上,农业现代化水平在西北、中部、东南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部高两翼低的分布格局,与区域地形有着明显的耦合关系。(3)HH型主要分布域鄱阳湖流域及中部平原带,LL型则分布于两侧高丘低山等地势较高区。(4)各类型综合生态位均值0.011 4>0.008 7>0.006 1;Pinaka指数均值0.917 5>0.802 5>0.678 8;即强势类型>均衡类型>弱势类型,二者呈正相关,均从中部平原,向两翼山地递减。
- 基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分析
-
作者:曾祥师
年份期号:
2012-第3期
刊名: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 投融资模式
- 描述:生态产业的发展是鄱阳湖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方向。根据区域地理环境和产业优势,生态旅游业具有相对的发展优势,这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由于可投资的生态旅游发展项目的产出效益特点,使得融资成为主要制约鄱阳湖区域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棘手问题。本文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通过建立生态旅游投资基金平台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以解决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融资问题,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的鄱阳湖枯期水域提取方法
-
作者:和海霞 黄河 汤童
年份期号:
2016-第17期
刊名:人民长江
关键词:水体提取 景观异质性 鄱阳湖 枯水期 环境减灾卫星数据
- 描述:鄱阳湖水体范围参数对揭示该流域生态环境演变和旱灾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鄱阳湖枯水期地物类型复杂且分布不连续,水体微观构成机制复杂多样,导致水体及其邻界地物光谱特征复杂,现有卫星影像水体提取方法效率和精度难以适用景观异质性强的水体范围提取。基于环境减灾卫星多光谱数据,协同使用阈值法、决策树法和区域生长法开展卫星影像鄱阳湖枯水期水体提取,并以人工目视解译结果作为真值,开展精度验证和效率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目视解译需要2 d的时间缩短到2 h以内,显著提高了效率,正确识别率为目视解译的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