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经济区城镇等级体系优化研究
作者: 钟业喜 周贵忠  来源:企业经济(南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经济区  城镇体系  江西省 
描述:鄱阳湖经济区在江西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鄱阳湖经济区城镇等级体系存在中心城市发育不足、等级体系不完整、小城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建设和优化城镇等级体系,对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鄱阳湖经济区在江西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鄱阳湖经济区城镇等级体系存在中心城市发育不足、等级体系不完整、小城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建设和优化城镇等级体系,对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鄱阳湖经济区城镇等级体系优化研究
作者: 钟业喜 周贵忠  来源:企业经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经济区  城镇体系  江西省 
描述:鄱阳湖经济区在江西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鄱阳湖经济区城镇等级体系存在中心城市发育不足、等级体系不完整、小城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建设和优化城镇等级体系,对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鄱阳湖经济区在江西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鄱阳湖经济区城镇等级体系存在中心城市发育不足、等级体系不完整、小城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建设和优化城镇等级体系,对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区域差异的角度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作者: 朱正龙 钟业喜  来源:当代经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差异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描述: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中部各省纷纷根据地方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城市群或都市圈发展战略.江西省正面临着中部崛起的良好机遇和各省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文章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及其相对优势,综合分析江西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特有的发展道路--绿色崛起.
全文: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中部各省纷纷根据地方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城市群或都市圈发展战略.江西省正面临着中部崛起的良好机遇和各省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文章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及其相对优势,综合分析江西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特有的发展道路--绿色崛起.
鄱阳湖人工控制与湖区血吸虫病防治的探讨
作者: 钟业喜 郑林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控湖工程  鄱阳湖区  血吸虫病 
描述:结合鄱阳湖控制工程建设,对不同控湖运行调度方案进行了对比,认为波动运行方案更能充分发挥控湖综合效益,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血吸虫病生活史和生态习性,分析了控湖工程建成后水位变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提出加强湖区疫情监测、实施血防综合治理等控制血吸虫病的对策建议。
全文:结合鄱阳湖控制工程建设,对不同控湖运行调度方案进行了对比,认为波动运行方案更能充分发挥控湖综合效益,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血吸虫病生活史和生态习性,分析了控湖工程建成后水位变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提出加强湖区疫情监测、实施血防综合治理等控制血吸虫病的对策建议。
鄱阳湖湿地资源及保护利用
作者: 罗先诚 郑林 钟业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保护利用  湿地  特点 
描述:鄱阳湖湿地是我国一块十分重要的湿地 ,具有典型的淡水湿地特点 .在综合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 ,针对鄱阳湖存在库容减小 ,调洪功能降低 ,资源逐渐衰退 ,保护和管理工作处于较低水平等问题 ,就其保护利用提出了几点对策 .
全文:鄱阳湖湿地是我国一块十分重要的湿地 ,具有典型的淡水湿地特点 .在综合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 ,针对鄱阳湖存在库容减小 ,调洪功能降低 ,资源逐渐衰退 ,保护和管理工作处于较低水平等问题 ,就其保护利用提出了几点对策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可达性研究
作者: 钟业喜 蒋梅鑫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达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交通 
描述: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可达性分析模型,从现状条件、控湖条件和高速公路规划实施后3种情况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揭示了不同条件下经济区内可达性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鄱阳湖水面对经济区可达性的影响是显著的,控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达性改善不明显,南昌-德兴高速规划实施后对经济区可达性改善效果显著.
全文: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可达性分析模型,从现状条件、控湖条件和高速公路规划实施后3种情况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揭示了不同条件下经济区内可达性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鄱阳湖水面对经济区可达性的影响是显著的,控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达性改善不明显,南昌-德兴高速规划实施后对经济区可达性改善效果显著.
鄱阳湖湿地资源及保护利用
作者: 罗先诚 郑林 钟业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保护利用  湿地  特点 
描述:鄱阳湖湿地是我国一块十分重要的湿地 ,具有典型的淡水湿地特点 .在综合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 ,针对鄱阳湖存在库容减小 ,调洪功能降低 ,资源逐渐衰退 ,保护和管理工作处于较低水平等问题 ,就其保护利用提出了几点对策 .
全文:鄱阳湖湿地是我国一块十分重要的湿地 ,具有典型的淡水湿地特点 .在综合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 ,针对鄱阳湖存在库容减小 ,调洪功能降低 ,资源逐渐衰退 ,保护和管理工作处于较低水平等问题 ,就其保护利用提出了几点对策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的时空变化
作者: 蒋梅鑫 吴烨 钟业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耕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ESDA  时空变化 
描述:基于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基础上构建集约度模型,并在Arc Gis和Geo Da软件支持下,以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集约度及相关性等4个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52、1997、2008、2010年人均耕地进行深入探析.结果表明:自1952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县域相对发展率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区内耕地利用集聚趋势逐步减弱;区域人均耕地水平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各水平区逐步呈块状分布,耕地重心迁移显示1952—1997年表现为耕地南北差异,而1997—2010年则表现为东西差异;受政策、自然灾害、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各县域耕地集约利用差异明显,其空间分布与耕地重心迁移呈正相关性;关联分析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经历“围湖造田”、“退田还湖”、“人地和谐”等阶段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粗放型县域持续减少,并呈现出区域集聚状况;正相关性县域由区域的西南部集聚向区域西南、中部及东北部呈“N”字型分布.
全文:基于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基础上构建集约度模型,并在Arc Gis和Geo Da软件支持下,以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集约度及相关性等4个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52、1997、2008、2010年人均耕地进行深入探析.结果表明:自1952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县域相对发展率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区内耕地利用集聚趋势逐步减弱;区域人均耕地水平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各水平区逐步呈块状分布,耕地重心迁移显示1952—1997年表现为耕地南北差异,而1997—2010年则表现为东西差异;受政策、自然灾害、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各县域耕地集约利用差异明显,其空间分布与耕地重心迁移呈正相关性;关联分析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经历“围湖造田”、“退田还湖”、“人地和谐”等阶段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粗放型县域持续减少,并呈现出区域集聚状况;正相关性县域由区域的西南部集聚向区域西南、中部及东北部呈“N”字型分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时空格局研究
作者: 蒋梅鑫 叶滢 钟业喜  来源:经济地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时空格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绝对差距、相对差距、集聚特征、外资利用水平和发展速度时空格局的深入分析,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时空格局呈现以下特征:外商直接投资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绝对差异有所缩小;区域集聚程度总体有所缩小,集聚格局由"二"型向"上"转变;低水平区域由均衡向东北方向演化,高水平区域向南昌市和浙赣线集聚;低水平区域发展速度较快,缩小了区域总体差距.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绝对差距、相对差距、集聚特征、外资利用水平和发展速度时空格局的深入分析,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时空格局呈现以下特征:外商直接投资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绝对差异有所缩小;区域集聚程度总体有所缩小,集聚格局由"二"型向"上"转变;低水平区域由均衡向东北方向演化,高水平区域向南昌市和浙赣线集聚;低水平区域发展速度较快,缩小了区域总体差距.
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格局
作者: 徐羽 钟业喜 冯兴华 徐丽婷 郑林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格局  生态风险  鄱阳湖流域  土地利用 
描述:以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2005年以来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借助空间自相关、地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3年,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转移非农化趋势明显;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呈小幅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相关性,生态风险“北热南冷”空间分异及等级扩散特征明显;依据空间差值结果可将研究区划分为低生态风险区(ERI<0.15)、较低生态风险区(0.15≤ERI<0.25)、中等生态风险区(0.25≤ERI<0.35)、较高生态风险区(0.35≤ERI<0.45)、高生态风险区(ERI≥0.45)5类;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滨湖区、南昌、九江及赣中部分地区。生态风险等级分布与地形存在显著相关性,随着生态风险等级提高,分布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地形指向性。以土地利用结构对生态风险进行表征,尝试从宏观上把握大尺度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为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提供了相关借鉴及建议。
全文:以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2005年以来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借助空间自相关、地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3年,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转移非农化趋势明显;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呈小幅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相关性,生态风险“北热南冷”空间分异及等级扩散特征明显;依据空间差值结果可将研究区划分为低生态风险区(ERI<0.15)、较低生态风险区(0.15≤ERI<0.25)、中等生态风险区(0.25≤ERI<0.35)、较高生态风险区(0.35≤ERI<0.45)、高生态风险区(ERI≥0.45)5类;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滨湖区、南昌、九江及赣中部分地区。生态风险等级分布与地形存在显著相关性,随着生态风险等级提高,分布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地形指向性。以土地利用结构对生态风险进行表征,尝试从宏观上把握大尺度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为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提供了相关借鉴及建议。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