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研究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来源:经济地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空间耦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1998-2008 年人口和 GDP数据支持下,应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结合耦合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开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西南方向,在大的趋势上存在耦合关系;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南高北低,围绕经济区中心城市聚集;人口和经济聚集的主要轴线为浙赣线,次要轴线为昌九线,并表现出先在昌九线集聚,后向浙赣线集聚的优势;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高度相关;根据耦合指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划分为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型、协调发展型、经济滞后型和经济落后型五类区域.
全文: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1998-2008 年人口和 GDP数据支持下,应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结合耦合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开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西南方向,在大的趋势上存在耦合关系;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南高北低,围绕经济区中心城市聚集;人口和经济聚集的主要轴线为浙赣线,次要轴线为昌九线,并表现出先在昌九线集聚,后向浙赣线集聚的优势;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高度相关;根据耦合指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划分为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型、协调发展型、经济滞后型和经济落后型五类区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区域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ESDA 
描述: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3个侧面对1990~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相对差异呈持续扩大趋势,绝对差异有保持稳定的趋势,滨湖区域内部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区域经济在空间上表现出两极分化,东西分化和滨湖区域发展水平低的特点;根据经济空间关联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分为扩散型、极化型、低谷型和落后型4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区域。在综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中心、轴线发展、圈层优化的发展策略。
全文: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3个侧面对1990~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相对差异呈持续扩大趋势,绝对差异有保持稳定的趋势,滨湖区域内部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区域经济在空间上表现出两极分化,东西分化和滨湖区域发展水平低的特点;根据经济空间关联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分为扩散型、极化型、低谷型和落后型4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区域。在综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中心、轴线发展、圈层优化的发展策略。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作者: 钟业喜 肖加超  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  自然保护区 
描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建立,占地224平方公里。保护区的建立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20多年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资源不断丰富。为了进一步科学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针对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历史和现状,适当扩大保护区范围,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等措施,将进一步改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文: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建立,占地224平方公里。保护区的建立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20多年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资源不断丰富。为了进一步科学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针对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历史和现状,适当扩大保护区范围,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等措施,将进一步改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社会经济根源研究
作者: 安昌锋 钟业喜  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可持续发展  经济根源  生态退化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交互系统。近些年,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有加剧的趋势,其中有自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规律的波动。人口持续增长、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湿地保护相关政策的缺失等都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加强湿地管理与保护、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措施,对保护和开发鄱阳湖湿地有重要的作用。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交互系统。近些年,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有加剧的趋势,其中有自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规律的波动。人口持续增长、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湿地保护相关政策的缺失等都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加强湿地管理与保护、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措施,对保护和开发鄱阳湖湿地有重要的作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
作者: 徐羽 钟业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耦合度 
描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在RS和Arc GIS等软件支持下,基于生态与经济2个子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与协调度模型分析经济区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耦合度与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经济区生态经济已由低水平耦合进入拮抗阶段,但2者协调程度仍处于低度协调阶段.经济区生态经济耦合度和协调度分布不均衡,高值区围绕中心城市分布.根据各研究单元耦合度与协调度的组合情况,结合耦合度、协调度理论内涵,可将经济区划分为磨合发展型、经济超前型、拮抗发展型、生态主导型4类区域.研究从主体功能区角度提出促进研究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
全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在RS和Arc GIS等软件支持下,基于生态与经济2个子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与协调度模型分析经济区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耦合度与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经济区生态经济已由低水平耦合进入拮抗阶段,但2者协调程度仍处于低度协调阶段.经济区生态经济耦合度和协调度分布不均衡,高值区围绕中心城市分布.根据各研究单元耦合度与协调度的组合情况,结合耦合度、协调度理论内涵,可将经济区划分为磨合发展型、经济超前型、拮抗发展型、生态主导型4类区域.研究从主体功能区角度提出促进研究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研究
作者: 吕桦 钟业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界定  鄱阳湖生态经济  区域范围 
描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范围的界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依据鄱阳湖区域的自然基础以及区域空间组织形式,从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区域网络型经济地域等方面界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
全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范围的界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依据鄱阳湖区域的自然基础以及区域空间组织形式,从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区域网络型经济地域等方面界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作者: 钟业喜 尚正永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分形特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为了刻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运用分形方法,从城镇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城市要素的相关性3个方面,测算了描述空间结构分形特征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根据3个维数的地理意义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并提出了强化中心、轴线发展、圈层优化的发展战略.
全文:为了刻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运用分形方法,从城镇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城市要素的相关性3个方面,测算了描述空间结构分形特征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根据3个维数的地理意义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并提出了强化中心、轴线发展、圈层优化的发展战略.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社会经济根源研究
作者: 安昌锋 钟业喜  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可持续发展  经济根源  生态退化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交互系统。近些年,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有加剧的趋势,其中有自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规律的波动。人口持续增长、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湿地保护相关政策的缺失等都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加强湿地管理与保护、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措施,对保护和开发鄱阳湖湿地有重要的作用。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交互系统。近些年,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有加剧的趋势,其中有自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规律的波动。人口持续增长、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湿地保护相关政策的缺失等都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加强湿地管理与保护、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措施,对保护和开发鄱阳湖湿地有重要的作用。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作者: 钟业喜 肖加超  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  自然保护区 
描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建立,占地224平方公里。保护区的建立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20多年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资源不断丰富。为了进一步科学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针对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历史和现状,适当扩大保护区范围,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等措施,将进一步改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文: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建立,占地224平方公里。保护区的建立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20多年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资源不断丰富。为了进一步科学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针对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历史和现状,适当扩大保护区范围,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等措施,将进一步改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采砂对鄱阳湖鱼类的影响研究
作者: 钟业喜 陈姗  来源:江西水产科技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采砂  鱼类 
描述:继长江禁止采砂以后,许多商家将目光转向鄱阳湖,使湖区成了长江中下游采砂最严重地区.采砂破坏了湖区的整体环境,同时对湖区的生物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鄱阳湖采砂对鱼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全文:继长江禁止采砂以后,许多商家将目光转向鄱阳湖,使湖区成了长江中下游采砂最严重地区.采砂破坏了湖区的整体环境,同时对湖区的生物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鄱阳湖采砂对鱼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