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典型苔草湿地生物量季节变化及固碳功能评价
-
作者:
吴琴 尧波 朱丽丽 幸瑞新 胡启武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量 鄱阳湖 净初级生产力 湿地 灰化苔草
-
描述: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NPP)。结果表明:1)苔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模式,变化范围分别为146.08~1 770.67、1 806.27~4 032.56g/m2;地下生物量与地上
-
全文: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NPP)。结果表明:1)苔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模式,变化范围分别为146.08~1 770.67、1 806.27~4 032.56g/m2;地下生物量与地上
-
鄱阳湖苔草湿地非淹水期CO2释放特征
-
作者:
胡启武 幸瑞新 朱丽丽 吴琴 尧波 刘影 胡斌华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Q10 土壤呼吸 鄱阳湖 湿地 生态系统呼吸
-
描述:~960.94 mg CO2·m-2·h-1,土壤呼吸占生态系统呼吸的比例为64%(39%~84%);土壤温度是苔草湿地CO2通量的主要控制因子,可以解释呼吸速率80%以上的变异;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呼吸
-
全文:~960.94 mg CO2·m-2·h-1,土壤呼吸占生态系统呼吸的比例为64%(39%~84%);土壤温度是苔草湿地CO2通量的主要控制因子,可以解释呼吸速率80%以上的变异;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呼吸
-
鄱阳湖沙山土壤养分特征与植被恢复方向探讨
-
作者:
胡启武 尧波 郑林 李晓峰 丁明军 曹昀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植被恢复 鄱阳湖沙山
-
描述:对鄱阳湖沙山不同沙化程度下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除土壤全钾(2.03%±0.28%)含量较高外,有机质(0.99%±0.42%)、全氮(0.036%±0.022%)、全磷(0.018%±0.007%)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随沙化强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且重度、中度及轻度沙化区存在显著差异(P<0.01)。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随沙化强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均处于十分缺乏的水平。地表植被覆盖低及土壤质地粗是导致沙山养分匮乏的主要原因。养分与水分是鄱阳湖沙山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沙山植被恢复的关键在于所筛选的物种及所构建的群落结构能够保障新生植物能适应养分、水分匮乏的生态条件并迅速扩展其生态位。
-
全文:对鄱阳湖沙山不同沙化程度下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除土壤全钾(2.03%±0.28%)含量较高外,有机质(0.99%±0.42%)、全氮(0.036%±0.022%)、全磷(0.018%±0.007%)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随沙化强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且重度、中度及轻度沙化区存在显著差异(P<0.01)。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随沙化强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均处于十分缺乏的水平。地表植被覆盖低及土壤质地粗是导致沙山养分匮乏的主要原因。养分与水分是鄱阳湖沙山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沙山植被恢复的关键在于所筛选的物种及所构建的群落结构能够保障新生植物能适应养分、水分匮乏的生态条件并迅速扩展其生态位。
-
鄱阳湖湿地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作者:
金奇 吴琴 钟欣孜 胡佳 胡启武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重组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轻组有机碳
-
描述:(MBC)和可溶性碳(DOC)含量,以阐明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特征与影响因子,探讨植物群落演替对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群落0~30 cm土层SOC、HFOC、LFOC
-
全文:(MBC)和可溶性碳(DOC)含量,以阐明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特征与影响因子,探讨植物群落演替对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群落0~30 cm土层SOC、HFOC、LFOC
-
鄱阳湖湿地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作者:
金奇 吴琴 钟欣孜 胡佳 胡启武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重组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轻组有机碳
-
描述:(MBC)和可溶性碳(DOC)含量,以阐明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特征与影响因子,探讨植物群落演替对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群落0~30 cm土层SOC、HFOC、LFOC
-
全文:(MBC)和可溶性碳(DOC)含量,以阐明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特征与影响因子,探讨植物群落演替对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群落0~30 cm土层SOC、HFOC、LFOC
-
鄱阳湖沙山单叶蔓荆(Vitex rotundifolia)叶性状沿沙化梯度变化特征
-
作者:
常玲玲 蔡家艳 吴琴 金奇 周红艳 胡启武 来源:中国沙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叶氮 沙山 鄱阳湖 rotundifolia) 叶磷 单叶蔓荆(Vitex 比叶面积
-
描述:1.58~13.14cm2,与湖岸线距离没有显著相关性,不能指示沙化程度对单叶蔓荆的影响。比叶面积81.6~206.3cm2·g-1,种内差异显著(P<0.05);单位质量的叶氮、磷含量分别为16.0
-
全文:1.58~13.14cm2,与湖岸线距离没有显著相关性,不能指示沙化程度对单叶蔓荆的影响。比叶面积81.6~206.3cm2·g-1,种内差异显著(P<0.05);单位质量的叶氮、磷含量分别为16.0
-
鄱阳湖沙山优势植物种叶片氮磷特征
-
作者:
胡启武 郑林 吴琴 李晓峰 曹昀 丁明军 来源:生态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磷 鄱阳湖沙山 优势植物 叶片 氮
-
描述: mg·g-1,平均值10.21 mg·g-1;叶片磷含量变化范围为0.70~2.10 mg·g-1,平均值1.24 mg·g-1.其中,叶片氮含量仅相当于中国及全球不同植物叶片氮平均含量的一半,叶片
-
全文: mg·g-1,平均值10.21 mg·g-1;叶片磷含量变化范围为0.70~2.10 mg·g-1,平均值1.24 mg·g-1.其中,叶片氮含量仅相当于中国及全球不同植物叶片氮平均含量的一半,叶片
-
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氮磷再吸收
-
作者:
郭超 蔡家艳 金奇 周红艳 李敏 胡启武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生植物 挺水植物 养分再吸收 氮磷比 灰化苔草
-
描述:于植物生长旺盛期与末期,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采集6种优势植物成熟叶片与衰老叶片进行N、P含量测定,以探讨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的N、P养分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6种植物N、P元素的再吸收效率变化范围分别为8.2%~46.6%和18.9%~44.5%,其中,灰化苔草在所有物种中N、P再吸收效率均表现为最低。挺水植物的N、P平均再吸收效率分别为41.3%和38.5%,明显高于湿生植物的N、P平均再吸收效率的19.9%和26.0%。6种植物N、P养分再吸收效率均与成熟叶片的N、P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N再吸收效率与成熟叶片N∶P值呈显著正相关。依据养分再吸收指标来判断,鄱阳湖湿地6种优势植物均属于N再吸收能力较弱的物种。
-
全文:于植物生长旺盛期与末期,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采集6种优势植物成熟叶片与衰老叶片进行N、P含量测定,以探讨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的N、P养分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6种植物N、P元素的再吸收效率变化范围分别为8.2%~46.6%和18.9%~44.5%,其中,灰化苔草在所有物种中N、P再吸收效率均表现为最低。挺水植物的N、P平均再吸收效率分别为41.3%和38.5%,明显高于湿生植物的N、P平均再吸收效率的19.9%和26.0%。6种植物N、P养分再吸收效率均与成熟叶片的N、P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N再吸收效率与成熟叶片N∶P值呈显著正相关。依据养分再吸收指标来判断,鄱阳湖湿地6种优势植物均属于N再吸收能力较弱的物种。
-
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氮磷再吸收
-
作者:
郭超 蔡家艳 金奇 周红艳 李敏 胡启武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生植物 挺水植物 养分再吸收 氮磷比 灰化苔草
-
描述:于植物生长旺盛期与末期,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采集6种优势植物成熟叶片与衰老叶片进行N、P含量测定,以探讨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的N、P养分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6种植物N、P元素的再吸收效率变化范围分别为8.2%~46.6%和18.9%~44.5%,其中,灰化苔草在所有物种中N、P再吸收效率均表现为最低。挺水植物的N、P平均再吸收效率分别为41.3%和38.5%,明显高于湿生植物的N、P平均再吸收效率的19.9%和26.0%。6种植物N、P养分再吸收效率均与成熟叶片的N、P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N再吸收效率与成熟叶片N∶P值呈显著正相关。依据养分再吸收指标来判断,鄱阳湖湿地6种优势植物均属于N再吸收能力较弱的物种。
-
全文:于植物生长旺盛期与末期,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采集6种优势植物成熟叶片与衰老叶片进行N、P含量测定,以探讨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的N、P养分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6种植物N、P元素的再吸收效率变化范围分别为8.2%~46.6%和18.9%~44.5%,其中,灰化苔草在所有物种中N、P再吸收效率均表现为最低。挺水植物的N、P平均再吸收效率分别为41.3%和38.5%,明显高于湿生植物的N、P平均再吸收效率的19.9%和26.0%。6种植物N、P养分再吸收效率均与成熟叶片的N、P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N再吸收效率与成熟叶片N∶P值呈显著正相关。依据养分再吸收指标来判断,鄱阳湖湿地6种优势植物均属于N再吸收能力较弱的物种。
-
鄱阳湖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
作者:
郑林 曹昀 丁明军 胡启武 李晓峰 贾玉连 詹选怀 李海涛 梁涛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府部门 示范 土地面积 滨湖地区 沙化治理 鄱阳湖地区 沙化土地 生态治理技术
-
描述:鄱阳湖地区作为南方沙化的典型分布区,沙化土地面积3.89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彭泽、湖口、都昌、星子、永修、新建等滨湖地区。当前,鄱阳湖沙化正以3~5米/年的速度扩展,甚至出现了“沙进人退”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已引起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几十年来,一些学者就鄱阳湖沙化土地的形成演化、景观结构、植被演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鄱阳湖地区沙化土地演化过程、机理以及与北方荒漠化异同等问题目前尚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结论,在沙化治理方面尽管也开展了一些相关工作,但还未探索出适宜于本地区成熟的沙化治理技术与模式。
-
全文:鄱阳湖地区作为南方沙化的典型分布区,沙化土地面积3.89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彭泽、湖口、都昌、星子、永修、新建等滨湖地区。当前,鄱阳湖沙化正以3~5米/年的速度扩展,甚至出现了“沙进人退”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已引起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几十年来,一些学者就鄱阳湖沙化土地的形成演化、景观结构、植被演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鄱阳湖地区沙化土地演化过程、机理以及与北方荒漠化异同等问题目前尚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结论,在沙化治理方面尽管也开展了一些相关工作,但还未探索出适宜于本地区成熟的沙化治理技术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