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湖滨沙山垄状地形的成因
作者: 韩志勇 李徐生 张兆干 陈英勇 杨达源 弋双文 鹿化煜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蚀坑  垄状地形  沙山  鄱阳湖  光释光 
描述:江西星子县沙岭沙山位于鄱阳湖湖滨,临湖一侧发育顺盛行风方向延伸的垄状地形.研究从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的角度分析了垄状地形的成因.按照目前的风场计算出的沙丘走向与合成输沙方向近于垂直,说明这些垄状
全文:江西星子县沙岭沙山位于鄱阳湖湖滨,临湖一侧发育顺盛行风方向延伸的垄状地形.研究从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的角度分析了垄状地形的成因.按照目前的风场计算出的沙丘走向与合成输沙方向近于垂直,说明这些垄状
鄱阳湖低枯水位变化特征与成因探讨
作者: 刘小东 任兵芳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水位消落  枯水位  人类活动影响  成因分析 
描述:流域用水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状况,对鄱阳湖区低枯水位的出现规律、成因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活动用水增长、河床变化、河湖采砂、三峡工程汛末蓄水等是鄱阳湖枯水期水位降低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成果,提出了控制湖区低枯水位的措施建议。
全文:流域用水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状况,对鄱阳湖区低枯水位的出现规律、成因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活动用水增长、河床变化、河湖采砂、三峡工程汛末蓄水等是鄱阳湖枯水期水位降低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成果,提出了控制湖区低枯水位的措施建议。
鄱阳湖典型区段水体氮磷等污染发生频率与成因特征研究
作者: 胡绵好 袁菊红 卢福财 李荣昉 许新发  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污染特征  污染发生频率  鄱阳湖饶河段  氮磷污 
描述:水质劣Ⅴ级氨氮和磷复合污染的月发生频率为28.26%,Ⅳ和Ⅴ级氨氮和磷复合污染的月发生频率为2.17%。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饶河段氮磷等污染的时空变化成因进行了分析。
全文:水质劣Ⅴ级氨氮和磷复合污染的月发生频率为28.26%,Ⅳ和Ⅴ级氨氮和磷复合污染的月发生频率为2.17%。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饶河段氮磷等污染的时空变化成因进行了分析。
鄱阳湖成因与演变的历史论证
作者: 苏守德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考证  演化 
描述:本文通过大量史料分析和地质钻孔证据,认为鄱阳湖大水面形成于公元400年前后,为距今约1600年的年青湖泊。鄱阳湖形成的直接和主导因素是长江主泓道南移到湖口一带,因江水阻碍赣江水的下泄,使湖泊水域向南扩张,到唐初面积最大时曾达6000km~2。之后,鄱阳湖水位和面积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湖口处长江水位的变化。
全文:本文通过大量史料分析和地质钻孔证据,认为鄱阳湖大水面形成于公元400年前后,为距今约1600年的年青湖泊。鄱阳湖形成的直接和主导因素是长江主泓道南移到湖口一带,因江水阻碍赣江水的下泄,使湖泊水域向南扩张,到唐初面积最大时曾达6000km~2。之后,鄱阳湖水位和面积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湖口处长江水位的变化。
鄱阳湖流域水文变化特征成因及旱涝规律
作者: 郭华 张奇 王艳君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旱涝规律  长江  鄱阳湖  气候  江湖作用  水文 
描述:本研究分析了1960-2008年鄱阳湖流域的气候和水文变化特征,用水量和能量平衡关系解释和印证了这些特征,并由此揭示了鄱阳湖流域水文变化特征的成因及干旱和洪涝发生的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正常或
全文:本研究分析了1960-2008年鄱阳湖流域的气候和水文变化特征,用水量和能量平衡关系解释和印证了这些特征,并由此揭示了鄱阳湖流域水文变化特征的成因及干旱和洪涝发生的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正常或
鄱阳湖盆地的地质演化、新构造运动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作者: 杨晓东 吴中海 张海军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构造  活动断裂  鄱阳湖盆地  地质演化  地震 
描述:地理演化,最后进一步根据已有资料,总结了区域主要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探讨析了盆地的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认为,在中生代,中国东南部的燕山运动事件使一套大致平行的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形成
全文:地理演化,最后进一步根据已有资料,总结了区域主要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探讨析了盆地的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认为,在中生代,中国东南部的燕山运动事件使一套大致平行的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形成
浅析鄱阳湖湖泊面积缩小成因及对策
作者: 韩建 陈婷  来源:江西化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泊面积  对策  鄱阳湖  缩小 
描述:2011年鄱阳湖面临严重干旱,湖面面积急剧下降,公众给予巨大关注。本文在数据分析与对比的基础上,从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及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全文:2011年鄱阳湖面临严重干旱,湖面面积急剧下降,公众给予巨大关注。本文在数据分析与对比的基础上,从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及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鄱阳湖流域水文极值演变特征、成因与影响
作者: 张强 孙鹏 江涛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概率分布函数  频率分析  鄱阳湖流域  极值流量 
描述:极值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对引起该流域水文极值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作了有益的探讨.结果表明:(1)韦克比分布是用于研究鄱阳湖流域水文极值的最佳概率分布函数;(2)各水文站重现期对应的流量在水库建设前后变化
全文:极值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对引起该流域水文极值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作了有益的探讨.结果表明:(1)韦克比分布是用于研究鄱阳湖流域水文极值的最佳概率分布函数;(2)各水文站重现期对应的流量在水库建设前后变化
鄱阳湖流域枯水径流演变特征、成因与影响
作者: 孙鹏 张强 陈晓宏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概率分布函数  频率分析  鄱阳湖流域  极值流量 
描述:最适合该区极值流量分布函数,同时运用Mann Kendall(M-K)方法对极值流量趋势进行分析,对引起该流域水文极值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作了探讨。研究表明:(1)韦克比分布是用于研究鄱阳湖流域水文极值
全文:最适合该区极值流量分布函数,同时运用Mann Kendall(M-K)方法对极值流量趋势进行分析,对引起该流域水文极值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作了探讨。研究表明:(1)韦克比分布是用于研究鄱阳湖流域水文极值
鄱阳湖区域极端降水异常的特征及成因
作者: 闵屾 刘健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气环流  鄱阳湖  极端降水  异常 
描述:鄱阳湖区域4-7月极端降水总量存在显著的2-4年周期变化,且鄱阳湖4-7月极端降水总量的变率存在比较显著的增加趋势.1998年6月鄱阳湖地区极端降水总量异常偏多,而2001年6月异常偏少,仅为1998年的13.5%左右.通过分析大气环流场、水汽输送等方面的差异,发现1998年6月500hPa高度场上乌拉尔山高脊和鄂霍次克海高脊发展,贝加尔湖大槽加深,为鄱阳湖极端降水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850hPa高度场上西太平洋副高增强,使得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增强北上与由贝加尔湖低槽引导南下的偏北风气流交绥于长江流域,并且增强的西南气流把大量的水汽带到鄱阳湖地区,同时对应高层南亚高压增强,从而使得鄱阳湖地区有充足的水汽来源并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而2001年6月500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地区环流经向发展,850hPa西太平洋副高位置相对偏东,水汽不易到达鄱阳湖地区,且贝加尔湖低槽减弱,使得北方冷空气不易到达鄱阳湖区域,同时对应高层南亚高压偏弱偏西,从而使得鄱阳湖地区上升运动减弱.
全文:鄱阳湖区域4-7月极端降水总量存在显著的2-4年周期变化,且鄱阳湖4-7月极端降水总量的变率存在比较显著的增加趋势.1998年6月鄱阳湖地区极端降水总量异常偏多,而2001年6月异常偏少,仅为1998年的13.5%左右.通过分析大气环流场、水汽输送等方面的差异,发现1998年6月500hPa高度场上乌拉尔山高脊和鄂霍次克海高脊发展,贝加尔湖大槽加深,为鄱阳湖极端降水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850hPa高度场上西太平洋副高增强,使得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增强北上与由贝加尔湖低槽引导南下的偏北风气流交绥于长江流域,并且增强的西南气流把大量的水汽带到鄱阳湖地区,同时对应高层南亚高压增强,从而使得鄱阳湖地区有充足的水汽来源并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而2001年6月500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地区环流经向发展,850hPa西太平洋副高位置相对偏东,水汽不易到达鄱阳湖地区,且贝加尔湖低槽减弱,使得北方冷空气不易到达鄱阳湖区域,同时对应高层南亚高压偏弱偏西,从而使得鄱阳湖地区上升运动减弱.
上页 1 2 3 4 ... 9 10 1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