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基于Landsat影像的鄱阳湖平原水稻主产区水稻熟制动态监测
作者: 刘影 肖池伟 李鹏 姜鲁光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间窗口  鄱阳湖平原  水稻熟制  Landsat 
描述:时间窗口影像监测了主产区2005年和2013年水稻熟制变化格局;其次,通过农户访谈和调查问卷(677份)收集了主产区水稻种植及熟制变化的相关信息。研究表明:1)9月中旬到10月上旬是判别鄱阳湖平原单
全文:时间窗口影像监测了主产区2005年和2013年水稻熟制变化格局;其次,通过农户访谈和调查问卷(677份)收集了主产区水稻种植及熟制变化的相关信息。研究表明:1)9月中旬到10月上旬是判别鄱阳湖平原单
鄱阳湖阻隔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化特征:以军山湖为例
作者: 刘霞 钱奎梅 谭国良 邢久生 李梅 陈宇炜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优势种  演替  水体交换时间  群落结构  浮游植物 
描述:阻隔湖泊——山湖,2007~2008年和2012~2013年对其浮游植物进行丰枯水期调查,重点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012~2013年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53属,主要由绿藻(种属数占47.2
全文:阻隔湖泊——山湖,2007~2008年和2012~2013年对其浮游植物进行丰枯水期调查,重点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012~2013年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53属,主要由绿藻(种属数占47.2
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作者: 马逸麟 郄海满 彭晓玫 江俊杰 谢长瑜  来源:岩矿测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碳密度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鄱阳湖  分布特征 
描述: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碳数据,计算了研究区表层、中层、深层土壤的全碳储量和有机碳储量,分析其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碳储量是以有机碳储量为主;表层土壤(0~0.2 m)的有机碳密度为3512 t/km2,有机碳储量为1.38亿吨;中层土壤(0~1.0 m)的有机碳密度为11156 t/km2,有机碳储量为4.39亿吨;深层土壤(0~1.8 m)的有机碳密度为15617 t/km2,有机碳储量为6.14亿吨。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区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10.86%,中层及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平均水平接近,显示研究区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巨大。进一步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貌单元、不同行政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系统查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分配特征。研究认为,区域内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同一性特征,与所处区域的成土地质背景和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均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包括江西丰城市北部、高安市南部、乐平市周边地区等古生代炭质岩和煤系地层区,其中乐平市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低值区均分布在湖区和水系河谷地区。该成果可为江西省的碳循环和碳排放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全文: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碳数据,计算了研究区表层、中层、深层土壤的全碳储量和有机碳储量,分析其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碳储量是以有机碳储量为主;表层土壤(0~0.2 m)的有机碳密度为3512 t/km2,有机碳储量为1.38亿吨;中层土壤(0~1.0 m)的有机碳密度为11156 t/km2,有机碳储量为4.39亿吨;深层土壤(0~1.8 m)的有机碳密度为15617 t/km2,有机碳储量为6.14亿吨。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区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10.86%,中层及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平均水平接近,显示研究区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巨大。进一步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貌单元、不同行政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系统查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分配特征。研究认为,区域内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同一性特征,与所处区域的成土地质背景和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均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包括江西丰城市北部、高安市南部、乐平市周边地区等古生代炭质岩和煤系地层区,其中乐平市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低值区均分布在湖区和水系河谷地区。该成果可为江西省的碳循环和碳排放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食块茎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的关系
作者: 陈冰 崔鹏 刘观华 李凤山 伍旭东 吴建东 曾南京 赵娜 徐海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位  水鸟  鄱阳湖  种群数量 
描述:以4种食块茎鸟类———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 vipio)、鸿雁(Anser cygnoide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为研究对象,分析越冬候鸟种群数量与鄱阳湖保护区内湖泊水位变化的关系.2003 2007年越冬季节,采用直接计数法调查鸟类的种群数量,通过非参数回归分析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4种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最高值分布在不同水位,但峰值水位差异较小,且种群数量与水位关系的总体趋势呈现一致性.随着保护区内湖泊水位的下降,鸟类种群数量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倒V字形趋势.在水位由16.0 m降至14.8 m(吴淞高程)的过程中,鸟类种群数量随着湖泊水位下降逐步增加达到最高峰;在水位由14.8 m降至13.5 m的过程中,鸟类种群数量随着水位下降而减少.当鄱阳湖水位处于14.5~15.5 m之间时,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较高,其种群数量最高点出现在水位14.8 m左右.2003 2005年3个年度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的关系相似,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单峰趋势,峰值水位均位于14.75~14.90 m之间,2006和2007年平均水位升高,鸟类种群数量分布的峰值水位也高于前3年,峰值水位出现在15.25 m附近.由于受到良好保护,大湖池和沙湖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的关系稳定,而梅西湖未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本研究区域中,水位在14.5~15.5 m之间4种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较高,该研究结果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位管控具有指导意义.
全文:以4种食块茎鸟类———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 vipio)、鸿雁(Anser cygnoide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为研究对象,分析越冬候鸟种群数量与鄱阳湖保护区内湖泊水位变化的关系.2003 2007年越冬季节,采用直接计数法调查鸟类的种群数量,通过非参数回归分析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4种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最高值分布在不同水位,但峰值水位差异较小,且种群数量与水位关系的总体趋势呈现一致性.随着保护区内湖泊水位的下降,鸟类种群数量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倒V字形趋势.在水位由16.0 m降至14.8 m(吴淞高程)的过程中,鸟类种群数量随着湖泊水位下降逐步增加达到最高峰;在水位由14.8 m降至13.5 m的过程中,鸟类种群数量随着水位下降而减少.当鄱阳湖水位处于14.5~15.5 m之间时,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较高,其种群数量最高点出现在水位14.8 m左右.2003 2005年3个年度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的关系相似,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单峰趋势,峰值水位均位于14.75~14.90 m之间,2006和2007年平均水位升高,鸟类种群数量分布的峰值水位也高于前3年,峰值水位出现在15.25 m附近.由于受到良好保护,大湖池和沙湖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的关系稳定,而梅西湖未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本研究区域中,水位在14.5~15.5 m之间4种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较高,该研究结果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位管控具有指导意义.
江西鄱阳湖湖口水域船舶通行对长江江豚发声行为的影响
作者: 董首悦 董黎君 李松海 木村里子 赤松友成 王克雄 王丁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固定声学系统  长江江豚  船舶通行  鄱阳湖湖口  发声行为 
描述:发声行为的影响,尤其是了解船舶通行期间及其前后江豚的发声和行为特征,作者2007年6月27日—7月1日在江西鄱阳湖湖口水域采用固定被动声学系统,即安装在监测点(29°42′38″N,116°11′11
全文:发声行为的影响,尤其是了解船舶通行期间及其前后江豚的发声和行为特征,作者2007年6月27日—7月1日在江西鄱阳湖湖口水域采用固定被动声学系统,即安装在监测点(29°42′38″N,116°11′11
万载县民政局举办即开型赈灾福利彩票销售活动·兴国县构建村级水利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永新多项举措做好污染减排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干严把“四关”确保扶贫项目实施(等6则)
作者:暂无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人民政府同意,万载县民政局10月1日起在县城沿河西路(烈士纪念馆)举办即开型赈灾福利彩票销售活动。本次活动发行计划规模500万元,面值二元,其中一级5名,奖金数额为现金25万元。为确保赈灾福利彩票发行
全文:人民政府同意,万载县民政局10月1日起在县城沿河西路(烈士纪念馆)举办即开型赈灾福利彩票销售活动。本次活动发行计划规模500万元,面值二元,其中一级5名,奖金数额为现金25万元。为确保赈灾福利彩票发行
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作者: 张智 贾玉连 彭学敏 凌光久 王鹏岭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北鄱阳湖地区  元素分析  化学风化特征  风成堆积 
描述:对长江中下游彭泽定山—太平地区黄土进行元素分析,并将结果与黄土高原黄土、长江下游等地典型风成堆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元素P、Na、Ca亏损明显,Ti、Fe等为残留富集;断面
全文:对长江中下游彭泽定山—太平地区黄土进行元素分析,并将结果与黄土高原黄土、长江下游等地典型风成堆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元素P、Na、Ca亏损明显,Ti、Fe等为残留富集;断面
基于SWOT方法的鄱阳湖生态经漭发展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商业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基于SWOT方法的 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苏海涛 , 曾 辉 , 郭海清 (南昌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 鄱阳湖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经济系统,它对鄱阳湖区的经济发展及我国的生态平衡、气候调节、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SWTO方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进行分析,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推进低碳技术产业,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交通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城镇、绿色社区和生态型村庄,使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SWOT;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9.23    [文献标识码] B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江西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问题,不少学者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战略、用SWOT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如何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状概述 规划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鄱阳湖为中心,涉及到南昌、九江、新余、鹰潭、景德镇和抚州6个设区市市区和25个县(市)。全区面积为5.12万平方千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0.68%;2007年末,人口为1979.4万人,占江西省总人口的45.31%,是江西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地区生产总值3210亿元,占全省的58.36%,属于江西较发达地区;同时集中了全省75.7%的大专院校和73.2%的科研院所,是江西省高新技术密集地区。 从生态农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全区农业增加值为271.42亿元,占全省的34.53%;粮食总产量为757.99万吨,占全省的39.97%,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全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初步形成了大米、生猪、水产、水禽、茶叶、毛竹、中药材、商品蔬菜等十个主导产业。到2008年10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出口食用农产品8306批共2.5284亿美元,分别增长17%和30%。 从生态工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全区工业增加值为1268.32亿元,占全省比重高达54.6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的发展主要是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的,诸如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开发区和特色园区。至2007年底,全区内的全省重点园区有17个,占全省的51.54%;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849.2亿元,占全省重点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68.8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园区有7家,占全省的70%。全区几乎集中了江西省工业的全部精华,其中汽车、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医药、纺织工业的骨干企业以及这些行业产品产量的70%-95%都集中在这一地区。 从生态服务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为890.84亿元,占全省的56.9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全省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拥有完善的为工农业提供优质全面服务的体系,包括从基本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和批发零售到高级的金融、信息管理咨询和专业教育培训等各项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且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长三角、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西接长江中上游地区,区位优势明显。2007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约为300亿元,占江西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6.8%。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长三角、闽东南沿海区,西接长江中上游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临长江黄金水道;由昌九高速、九景高速等组成的环鄱阳湖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区域内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水路为主干线的现代交通网络。 各类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内发现矿产资源超过100种,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土地资源占全省比重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面积4.52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1%;水资源十分充足,该地区水资源地表总量1459.93亿立方米,高于全国和长江流域平均水平;生物品种繁多,工业原料植物资源丰富;科教资源占全省比重大,是全省科技、人才和高中等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劣势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等不断增加,对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工业园区规模偏小,不仅分散了土地、资金,加大了管理难度,也降低了其应有的集聚和规模效应,部分工业园区只注重近期开发,忽视远期投资,只注重企业数量,忽视产业链接,致使企业大同小异,同一产业分散在各个园区,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业发展产业链,工业园区内产业层次较低,不少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综合利用效率较低,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现代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物流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现代物流网络还没有向多层次、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省外投资还不够,招商能力还有待加强;生态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较为落后,产品竞争力不足。 (三)机遇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面临着与国际的接轨,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和生态效益,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江西省委、省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会经济基础和工业产业结构好,发展后劲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率先进入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的区域,该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优于全省水平,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占全省很大比重;江西六大支柱产业都集中在这一区域。 (四)挑战 生态环境将受到污染加重的风险,鄱阳湖作为江西省污染面源的最终接受体,面临着水质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加快、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生态功能下降的风险。体制不完善,在一些工业园区的建设中,政府往往干预过多;规则不健全,规则建立的范围较为广阔,包括各种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以及各种行为准则等;技术障碍和管理水平落后。生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技术的要求较高,江西在这一方面要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风险,这对管理水平也是一大挑战。 三、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保护“一湖清水”为目标,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大力推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优势。 第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通过利用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在进一步整合各类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聚集、链条完整,形成多层次、多元化较为完整的工业集群。 第三,大力推进低碳技术产业,如光伏材料、半导体照明、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风能核能、现代农业和绿色有机食品等低碳新工业;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及LED等新型电光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能源结构完善的目的。 第四,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交通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要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升旅游品牌,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依托现有的交通网络,加快南昌中部物流枢纽,拓展延伸物流平台;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第五,建设生态城镇、绿色社区和生态型村庄。创建生态城镇,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社区,打造生态家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建设生态型村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的科学研究
全文:基于SWOT方法的 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苏海涛 , 曾 辉 , 郭海清 (南昌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 鄱阳湖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经济系统,它对鄱阳湖区的经济发展及我国的生态平衡、气候调节、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SWTO方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进行分析,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推进低碳技术产业,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交通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城镇、绿色社区和生态型村庄,使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SWOT;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9.23    [文献标识码] B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江西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问题,不少学者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战略、用SWOT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如何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状概述 规划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鄱阳湖为中心,涉及到南昌、九江、新余、鹰潭、景德镇和抚州6个设区市市区和25个县(市)。全区面积为5.12万平方千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0.68%;2007年末,人口为1979.4万人,占江西省总人口的45.31%,是江西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地区生产总值3210亿元,占全省的58.36%,属于江西较发达地区;同时集中了全省75.7%的大专院校和73.2%的科研院所,是江西省高新技术密集地区。 从生态农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全区农业增加值为271.42亿元,占全省的34.53%;粮食总产量为757.99万吨,占全省的39.97%,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全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初步形成了大米、生猪、水产、水禽、茶叶、毛竹、中药材、商品蔬菜等十个主导产业。到2008年10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出口食用农产品8306批共2.5284亿美元,分别增长17%和30%。 从生态工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全区工业增加值为1268.32亿元,占全省比重高达54.6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的发展主要是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的,诸如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开发区和特色园区。至2007年底,全区内的全省重点园区有17个,占全省的51.54%;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849.2亿元,占全省重点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68.8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园区有7家,占全省的70%。全区几乎集中了江西省工业的全部精华,其中汽车、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医药、纺织工业的骨干企业以及这些行业产品产量的70%-95%都集中在这一地区。 从生态服务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为890.84亿元,占全省的56.9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全省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拥有完善的为工农业提供优质全面服务的体系,包括从基本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和批发零售到高级的金融、信息管理咨询和专业教育培训等各项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且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长三角、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西接长江中上游地区,区位优势明显。2007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约为300亿元,占江西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6.8%。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长三角、闽东南沿海区,西接长江中上游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临长江黄金水道;由昌九高速、九景高速等组成的环鄱阳湖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区域内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水路为主干线的现代交通网络。 各类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内发现矿产资源超过100种,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土地资源占全省比重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面积4.52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1%;水资源十分充足,该地区水资源地表总量1459.93亿立方米,高于全国和长江流域平均水平;生物品种繁多,工业原料植物资源丰富;科教资源占全省比重大,是全省科技、人才和高中等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劣势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等不断增加,对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工业园区规模偏小,不仅分散了土地、资金,加大了管理难度,也降低了其应有的集聚和规模效应,部分工业园区只注重近期开发,忽视远期投资,只注重企业数量,忽视产业链接,致使企业大同小异,同一产业分散在各个园区,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业发展产业链,工业园区内产业层次较低,不少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综合利用效率较低,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现代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物流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现代物流网络还没有向多层次、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省外投资还不够,招商能力还有待加强;生态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较为落后,产品竞争力不足。 (三)机遇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面临着与国际的接轨,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和生态效益,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江西省委、省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会经济基础和工业产业结构好,发展后劲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率先进入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的区域,该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优于全省水平,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占全省很大比重;江西六大支柱产业都集中在这一区域。 (四)挑战 生态环境将受到污染加重的风险,鄱阳湖作为江西省污染面源的最终接受体,面临着水质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加快、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生态功能下降的风险。体制不完善,在一些工业园区的建设中,政府往往干预过多;规则不健全,规则建立的范围较为广阔,包括各种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以及各种行为准则等;技术障碍和管理水平落后。生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技术的要求较高,江西在这一方面要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风险,这对管理水平也是一大挑战。 三、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保护“一湖清水”为目标,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大力推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优势。 第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通过利用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在进一步整合各类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聚集、链条完整,形成多层次、多元化较为完整的工业集群。 第三,大力推进低碳技术产业,如光伏材料、半导体照明、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风能核能、现代农业和绿色有机食品等低碳新工业;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及LED等新型电光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能源结构完善的目的。 第四,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交通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要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升旅游品牌,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依托现有的交通网络,加快南昌中部物流枢纽,拓展延伸物流平台;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第五,建设生态城镇、绿色社区和生态型村庄。创建生态城镇,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社区,打造生态家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建设生态型村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的科学研究
关于井冈山主动对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李奎联 王井华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市  调查  经济区建设  《规划》  对接  经济社会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十一届全国人大 
描述:口李奎联井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新时期推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理念是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3月份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期间正式提出来的。经过近两年的酝酿修改,国务院
全文:口李奎联井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新时期推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理念是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3月份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期间正式提出来的。经过近两年的酝酿修改,国务院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