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梅家洲形成、演化及其对鄱阳湖的影响
-
作者:
吴艳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梅家洲 泥沙 沉积物环境指标 水文
-
描述: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 (ZK2 )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 ,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 ,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 ,2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
全文: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 (ZK2 )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 ,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 ,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 ,2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
梅家州形成、演化及其对鄱阳湖的影响
-
作者:
吴艳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梅家洲 泥沙 沉积物环境指标 水文
-
描述: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ZK2)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2.3kaBP前后,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1970年和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
全文: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ZK2)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2.3kaBP前后,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1970年和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
鄱阳湖泥沙淤积特征及发展趋势
-
作者:
马逸麟 熊彩云 易文萍 来源:资源调查与环境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泥沙淤积 水患灾害防治思路 发展趋势
-
描述:Ⅱ10)分别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鄱阳湖泥沙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未来泥沙淤积的发展趋势按不同的淤积区分别进行了详细预测。提出了从被动防洪转变为积极防洪,从"抵抗"洪水转变为顺应洪水的自然规律,从以防为主转变为以疏导为主的鄱阳湖区水患灾害防治的基本思路。
-
全文:Ⅱ10)分别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鄱阳湖泥沙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未来泥沙淤积的发展趋势按不同的淤积区分别进行了详细预测。提出了从被动防洪转变为积极防洪,从"抵抗"洪水转变为顺应洪水的自然规律,从以防为主转变为以疏导为主的鄱阳湖区水患灾害防治的基本思路。
-
鄱阳湖现代冲淤动态分析
-
作者:
程时长 王仕刚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动态 鄱阳湖 冲淤
-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现代动力分析,分析了鄱阳湖物质来源主要是五河带来的泥沙为主,水流是输沙的主要动力.叙述了五河入湖口扩散区、湖体冲淤动态.
-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现代动力分析,分析了鄱阳湖物质来源主要是五河带来的泥沙为主,水流是输沙的主要动力.叙述了五河入湖口扩散区、湖体冲淤动态.
-
鄱阳湖流域泥沙流失及吸附态氮磷输出负荷评估
-
作者:
余进祥 郑博福 刘娅菲 刘成林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颗粒态氮 非点源污染 鄱阳湖流域 颗粒态磷 水土流失
-
描述:河等分别占11.2%、7.2%、11.3%和12.2%。与流域内农业污染源总氮、总磷排放量相比较,尽管流域尺度内泥沙的输出负荷相对较大,但吸附态氮、磷的输出负荷较小,应该不是鄱阳湖水污染中总氮和总磷等营养盐的主要来源。
-
全文:河等分别占11.2%、7.2%、11.3%和12.2%。与流域内农业污染源总氮、总磷排放量相比较,尽管流域尺度内泥沙的输出负荷相对较大,但吸附态氮、磷的输出负荷较小,应该不是鄱阳湖水污染中总氮和总磷等营养盐的主要来源。
-
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泥沙收支平衡的影响
-
作者:
齐述华 熊梦雅 廖富强 刘贵花 郑海金 来源:地理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泥沙平衡 水库 鄱阳湖
-
描述:以鄱阳湖流域内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五河)和鄱阳湖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文控制站的水文资料,分析了各流域内主要河流的入湖泥沙和鄱阳湖出湖泥沙特征,对鄱阳湖泥沙收支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
全文:以鄱阳湖流域内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五河)和鄱阳湖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文控制站的水文资料,分析了各流域内主要河流的入湖泥沙和鄱阳湖出湖泥沙特征,对鄱阳湖泥沙收支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
鄱阳湖沙山成因及治理利用浅析
-
作者:
左长青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星子县 鄱阳湖 泥沙 坡面土壤侵蚀 固定型 都昌县 沙山成因 赣江 风力侵蚀 蔓荆子
-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泊。但它正在逐步缩小,从1954年至1976年二十二年间缩小了1140km~2。客观事实告诉人们,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和消失的过程,两者是对立统一的,鄱阳湖也没有违背这一规律。它在衰亡过程中形成了26.4万亩沙山,埋没农田、村庄,危害国计民生,不利于商品粮食基地建设。因此,研究沙山的成因,
-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泊。但它正在逐步缩小,从1954年至1976年二十二年间缩小了1140km~2。客观事实告诉人们,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和消失的过程,两者是对立统一的,鄱阳湖也没有违背这一规律。它在衰亡过程中形成了26.4万亩沙山,埋没农田、村庄,危害国计民生,不利于商品粮食基地建设。因此,研究沙山的成因,
-
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发展趋势
-
作者:
张荣峰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流 赣江流域 水土流失面积 五河 鄱阳湖流域 水土流失现状 泥沙 土地面积 平方 发展趋势
-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汇集于此,流域面积162225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4%(不含邻省部分)。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五河中下游及鄱阳湖区为平原岗地。地势南高北低,从外向内倾斜,形成一个朝北开口的盆地。 鄱阳湖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6%。其中花岗岩风化壳发育的红壤当红土层流失后,沙土层抗蚀性差,故植被一经破坏,水土流失比其它母质形成的土壤更为严重。一般未经破坏的山地丘陵表
-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汇集于此,流域面积162225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4%(不含邻省部分)。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五河中下游及鄱阳湖区为平原岗地。地势南高北低,从外向内倾斜,形成一个朝北开口的盆地。 鄱阳湖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6%。其中花岗岩风化壳发育的红壤当红土层流失后,沙土层抗蚀性差,故植被一经破坏,水土流失比其它母质形成的土壤更为严重。一般未经破坏的山地丘陵表
-
基于遥感的鄱阳湖丰水期悬浮泥沙数值模拟预测
-
作者:
张鹏 陈晓玲 陆建忠 张伟 肖雄武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Delft3D 遥感 悬浮泥沙 数值模拟 底质
-
描述:悬浮泥沙是湖泊水体的重要水质要素之一,是湖泊水生态系统重要影响因子。利用遥感提取的鄱阳湖底质类型数据,对各类型底质区域上泥沙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基于2011年实测的不同底质区上泥沙浓度数据率定
-
全文:悬浮泥沙是湖泊水体的重要水质要素之一,是湖泊水生态系统重要影响因子。利用遥感提取的鄱阳湖底质类型数据,对各类型底质区域上泥沙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基于2011年实测的不同底质区上泥沙浓度数据率定
-
鄱阳湖入江水道和长江南京段泥沙表面特性研究
-
作者:
肖洋 韩柯尧 成浩科 李青霞 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面特性 长江 泥沙颗粒 比表面积 鄱阳湖
-
描述:为探究泥沙分级后表面特性的变化规律,采集了鄱阳湖入江水道和长江南京段江心洲尾的泥沙,依据粒径分组对泥沙颗粒的级配和表面特性(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孔径)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入江水道和长江
-
全文:为探究泥沙分级后表面特性的变化规律,采集了鄱阳湖入江水道和长江南京段江心洲尾的泥沙,依据粒径分组对泥沙颗粒的级配和表面特性(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孔径)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入江水道和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