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鄱阳湖植棉区的生长发育比较
-
作者:
张丽娟 夏绍南 李永旗 崔爱花 高红兵 沈家兴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量 棉花 品种 熟性 生长发育 鄱阳湖植棉区
-
描述:在鄱阳湖棉区春棉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情况下,比较早熟品种中棉所50、中早熟品种中植棉2号和中熟品种中棉所49的生长发育表现。结果表明:一是中棉所50生育期有延长的趋势,中植棉2号和中棉所49生育期有缩短的趋势,三者霜前花率均提高;二是与中植棉2号相比,中棉所50生殖发育起步较早且速度快,单株成铃数与之相当,但由于铃小,产量最低,而中棉所49生殖发育起步与中植棉2号相当,但后期发育缓慢,单株成铃数最少,产量较低;三是由试验结果初步判定,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中早熟品种中植棉2号产量最高,更适合该植棉区种植,早熟品种中棉所50若增加密度且作为夏棉直播与其他作物套种或连作,可大幅度提升棉田的综合效益。
-
全文:在鄱阳湖棉区春棉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情况下,比较早熟品种中棉所50、中早熟品种中植棉2号和中熟品种中棉所49的生长发育表现。结果表明:一是中棉所50生育期有延长的趋势,中植棉2号和中棉所49生育期有缩短的趋势,三者霜前花率均提高;二是与中植棉2号相比,中棉所50生殖发育起步较早且速度快,单株成铃数与之相当,但由于铃小,产量最低,而中棉所49生殖发育起步与中植棉2号相当,但后期发育缓慢,单株成铃数最少,产量较低;三是由试验结果初步判定,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中早熟品种中植棉2号产量最高,更适合该植棉区种植,早熟品种中棉所50若增加密度且作为夏棉直播与其他作物套种或连作,可大幅度提升棉田的综合效益。
-
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丰水期和枯水期鸟类多样性
-
作者:
钱法文 李言阔 陆军 涂晓斌 单继红 江红星 张国钢 李跃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 鸟类物种多样性
-
描述:2009年12月和2010年5月,利用样线法和同步调查法对江西省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开展了调查,分析了丰水期和枯水期鸟类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差异。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43科169种。丰水期鸟类有36科96种,枯水期鸟类36科13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7种。结合保护区日常监测到白鹤(Grus leucogeranus)、灰鹤(G.grus)、白头鹤(G.monacha)和白枕鹤(G.vipio)的分布记录,该保护区鸟类累计达173种。保护区枯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鸻形目和雁形目为主,分别占枯水期鸟类种类总数的47.4%、13.3%和9.6%;丰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鸻形目和鹳形目为主,分别占鸟类种类总数的58.3%、8.3%和10.4%。枯水期和丰水期鸟类物种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换。枯水期农田生境鸟类多样性最高,其次是草洲、沼泽和水体,泥滩生境鸟类多样性最低;丰水期农田和水体生境鸟类多样性基本相同。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枯水期的优势种为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丰水期为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八哥。
-
全文:2009年12月和2010年5月,利用样线法和同步调查法对江西省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开展了调查,分析了丰水期和枯水期鸟类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差异。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43科169种。丰水期鸟类有36科96种,枯水期鸟类36科13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7种。结合保护区日常监测到白鹤(Grus leucogeranus)、灰鹤(G.grus)、白头鹤(G.monacha)和白枕鹤(G.vipio)的分布记录,该保护区鸟类累计达173种。保护区枯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鸻形目和雁形目为主,分别占枯水期鸟类种类总数的47.4%、13.3%和9.6%;丰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鸻形目和鹳形目为主,分别占鸟类种类总数的58.3%、8.3%和10.4%。枯水期和丰水期鸟类物种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换。枯水期农田生境鸟类多样性最高,其次是草洲、沼泽和水体,泥滩生境鸟类多样性最低;丰水期农田和水体生境鸟类多样性基本相同。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枯水期的优势种为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丰水期为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八哥。
-
鄱阳湖水质的多级FUZZY综合评价
-
作者:
罗定贵 吴学文 张发根 李述 胡春华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水质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描述: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鄱阳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利用水质指标构建二级因素集,利用测站代表月构建三级因素集,经过二级、三级评价分别得到测站各代表月与全年的水质综合评价结果,给予鄱阳湖月、年水质变化的客观描述。以2008年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年而言,除赣江南支、瓢山、鄱阳、信江东支局部水域为二、三类水外,鄱阳湖大部分地区总体上属于一类。就月水质变化而言,除了修河口、渚溪口、星子、蛤蟆石、蚌湖一带水质以Ⅰ类为主,且年内变化较为稳定外,其它水域水质变化相对较大,同时较差水质多出现在枯水期。
-
全文: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鄱阳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利用水质指标构建二级因素集,利用测站代表月构建三级因素集,经过二级、三级评价分别得到测站各代表月与全年的水质综合评价结果,给予鄱阳湖月、年水质变化的客观描述。以2008年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年而言,除赣江南支、瓢山、鄱阳、信江东支局部水域为二、三类水外,鄱阳湖大部分地区总体上属于一类。就月水质变化而言,除了修河口、渚溪口、星子、蛤蟆石、蚌湖一带水质以Ⅰ类为主,且年内变化较为稳定外,其它水域水质变化相对较大,同时较差水质多出现在枯水期。
-
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空间分布格局与景观特征分析
-
作者:
冉盈盈 王卷乐 张永杰 李玉洁 周玉洁 来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景观分析 土地覆盖 分布格局 鄱阳湖地区
-
描述:地区土地覆盖数据,经遥感解译分析获取了鄱阳湖地区2010年土地覆盖现状数据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图。研究表明:(1)采用2010年的环境星影像结合2005年土地覆盖数据,人工目视解译得到的2010年土地覆盖
-
全文:地区土地覆盖数据,经遥感解译分析获取了鄱阳湖地区2010年土地覆盖现状数据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图。研究表明:(1)采用2010年的环境星影像结合2005年土地覆盖数据,人工目视解译得到的2010年土地覆盖
-
鄱阳湖泄流能力分析
-
作者:
赖锡军 黄群 张英豪 万荣荣 姜加虎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泄流能力 长江 水位 鄱阳湖 采砂 水力学方法
-
描述:鄱阳湖近年低枯水位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鄱阳湖作为吞吐型湖泊,通过狭长的湖口水道与长江自然相通,其水力特性直接影响着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水力学方法,提出湖泊泄流能力的概念,并采用湖泊水文观测数据,研究了鄱阳湖的泄流能力特征及其近年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2000s之前鄱阳湖泄流能力基本维持不变,之后迅速提高,近年开始趋于稳定.泄流能力的显著提高改变了鄱阳湖与长江相互作用的水力特性,从而影响了鄱阳湖的水量平衡,加剧了近年枯水情势.研究表明,大规模采砂是鄱阳湖泄流能力变化的主因,应加强鄱阳湖采砂管理.
-
全文:鄱阳湖近年低枯水位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鄱阳湖作为吞吐型湖泊,通过狭长的湖口水道与长江自然相通,其水力特性直接影响着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水力学方法,提出湖泊泄流能力的概念,并采用湖泊水文观测数据,研究了鄱阳湖的泄流能力特征及其近年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2000s之前鄱阳湖泄流能力基本维持不变,之后迅速提高,近年开始趋于稳定.泄流能力的显著提高改变了鄱阳湖与长江相互作用的水力特性,从而影响了鄱阳湖的水量平衡,加剧了近年枯水情势.研究表明,大规模采砂是鄱阳湖泄流能力变化的主因,应加强鄱阳湖采砂管理.
-
流域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驱动
-
作者:
席海燕 王圣瑞 郑丙辉 刘志刚 杨常青 冯明雷 张莉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安全 人类活动方式 鄱阳湖 演变 驱动力
-
描述: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了流域人类活动与鄱阳湖生态安全之间的相关性及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①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为快速下降阶段,由很安全状态下降为安全状态;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尤其是20世纪50—80年代大规模围垦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导致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快速下降.②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为缓慢下降阶段,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伴随着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以及1998年"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保护措施的实施,使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速度有所减缓.③2003—2008年为反弹下滑期,总体已接近"一般安全"水平;随着2003年三峡工程试运行以来,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阶段鄱阳湖流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致使其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下降.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发展模式是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对鄱阳湖的过度无序利用直接驱动了其生态安全状况的恶化,湖区人口增长与其生态安全状况下降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处于"安全"以上水平,湖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350人/km2以内.按照保护优先的思路,坚持人湖和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保障鄱阳湖生态安全的关键.
-
全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了流域人类活动与鄱阳湖生态安全之间的相关性及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①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为快速下降阶段,由很安全状态下降为安全状态;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尤其是20世纪50—80年代大规模围垦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导致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快速下降.②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为缓慢下降阶段,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伴随着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以及1998年"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保护措施的实施,使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速度有所减缓.③2003—2008年为反弹下滑期,总体已接近"一般安全"水平;随着2003年三峡工程试运行以来,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阶段鄱阳湖流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致使其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下降.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发展模式是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对鄱阳湖的过度无序利用直接驱动了其生态安全状况的恶化,湖区人口增长与其生态安全状况下降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处于"安全"以上水平,湖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350人/km2以内.按照保护优先的思路,坚持人湖和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保障鄱阳湖生态安全的关键.
-
鄱阳湖通长江水道洄游鱼类及影响因素分析
-
作者:
贺刚 方春林 陈文静 傅培峰 周辉明 张燕萍 吴斌 王生 来源:江西水产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影响因素 通长江水道 洄游鱼类
-
描述:通长江水道是一些河海洄游性、江湖洄游性鱼类进行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洄游的必经水域。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捕捞、开挖湖沙、拦河筑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和渔业功能日渐恶化。为了解鄱阳湖洄游鱼类资源的种群变化,本文对洄游鱼类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
-
全文:通长江水道是一些河海洄游性、江湖洄游性鱼类进行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洄游的必经水域。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捕捞、开挖湖沙、拦河筑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和渔业功能日渐恶化。为了解鄱阳湖洄游鱼类资源的种群变化,本文对洄游鱼类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
-
鄱阳湖吴城半岛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作者:
应钦 孙志勇 张微微 黄慧琴 石金泽 贾万梅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吴城半岛 鸟类群落结构 鄱阳湖 物种多样性
-
描述:。调查结果表明吴城半岛4月和11月鸟类物种数最大,1月鸟类总数量达到峰值。吴城半岛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51,丰富度指数为31.54,均匀度指数为0.71。秋季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春季均匀性指数最高;在6种不同生境中,树林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为农田、池塘、湖泊、村庄和草滩
-
全文:。调查结果表明吴城半岛4月和11月鸟类物种数最大,1月鸟类总数量达到峰值。吴城半岛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51,丰富度指数为31.54,均匀度指数为0.71。秋季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春季均匀性指数最高;在6种不同生境中,树林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为农田、池塘、湖泊、村庄和草滩
-
鄱阳湖四种水鸟的栖息地利用与水深和食物的关系
-
作者:
张笑辰 金斌松 陈家宽 吴建东 刘观华 马志军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深 沙湖 鄱阳湖 生态位 白鹤 冬芽 东方白鹳 白琵鹭 小天鹅
-
描述:为了了解水深和食物资源对水鸟栖息地利用的影响,2012~2013年越冬期,采用样方法,对鄱阳湖沙湖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4种水鸟的数量、觅食地和休息地的水深以及主要食物——沉水植物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每个样方为150 m×150 m的栅格,全湖共设置152个样方。结果显示,10月份沉水植物冬芽分布的平均水深为(124.2±12.0)cm。4种水鸟觅食地的水深均显著高于其休息地的水深(白鹤:Z=11.96,小天鹅:Z=4.69,东方白鹳:Z=14.44,白琵鹭:Z=29.33,所有P<0.01);对于2种食冬芽的水鸟,白鹤觅食地的水深、冬芽生物量、取食深度以及休息地水深均显著低于小天鹅(觅食地水深:Z=8.56,冬芽生物量:Z=2.93,取食深度:Z=14.69,休息地水深:Z=4.34,所有P<0.05),但两者觅食地的冬芽密度差异不显著(Z=0.6,P=0.55);对于2种食鱼性水鸟,东方白鹳觅食地水深、取食深度和休息地水深均显著大于白琵鹭(觅食地水深:Z=10.60;取食深度:Z=9.35;休息地水深:Z=8.47,所有P<0.01)。回归分析表明,白鹤、东方白鹳、白琵鹭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水深呈二次项关系,个体数量最大的觅食地水深分别为23.9 cm,33.0 cm和22.6 cm;白鹤、小天鹅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冬芽生物量呈线性关系。3种涉禽均只分布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且同种食性的水鸟利用不同的水深从而减少在空间生态位的重叠。
-
全文:为了了解水深和食物资源对水鸟栖息地利用的影响,2012~2013年越冬期,采用样方法,对鄱阳湖沙湖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4种水鸟的数量、觅食地和休息地的水深以及主要食物——沉水植物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每个样方为150 m×150 m的栅格,全湖共设置152个样方。结果显示,10月份沉水植物冬芽分布的平均水深为(124.2±12.0)cm。4种水鸟觅食地的水深均显著高于其休息地的水深(白鹤:Z=11.96,小天鹅:Z=4.69,东方白鹳:Z=14.44,白琵鹭:Z=29.33,所有P<0.01);对于2种食冬芽的水鸟,白鹤觅食地的水深、冬芽生物量、取食深度以及休息地水深均显著低于小天鹅(觅食地水深:Z=8.56,冬芽生物量:Z=2.93,取食深度:Z=14.69,休息地水深:Z=4.34,所有P<0.05),但两者觅食地的冬芽密度差异不显著(Z=0.6,P=0.55);对于2种食鱼性水鸟,东方白鹳觅食地水深、取食深度和休息地水深均显著大于白琵鹭(觅食地水深:Z=10.60;取食深度:Z=9.35;休息地水深:Z=8.47,所有P<0.01)。回归分析表明,白鹤、东方白鹳、白琵鹭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水深呈二次项关系,个体数量最大的觅食地水深分别为23.9 cm,33.0 cm和22.6 cm;白鹤、小天鹅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冬芽生物量呈线性关系。3种涉禽均只分布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且同种食性的水鸟利用不同的水深从而减少在空间生态位的重叠。
-
鄱阳湖黄颡鱼人工繁殖的几个技术关键点
-
作者:
胡国 章海鑫 黄江峰 余智杰 张爱芳 陶志英 李彩刚 来源:江西水产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颡鱼 人工繁殖 技术管理
-
描述:提出影响黄颡鱼繁殖的4个技术关键点:亲鱼选择和培育、人工催产和受精、孵化和鱼苗培育、健康管理与病害防治,介绍了各关键点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
全文:提出影响黄颡鱼繁殖的4个技术关键点:亲鱼选择和培育、人工催产和受精、孵化和鱼苗培育、健康管理与病害防治,介绍了各关键点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