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淡水螺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作者: 吴和利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鄱阳湖  密度  淡水螺类 
描述: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淡水螺类26种,隶属于715属。其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
全文: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淡水螺类26种,隶属于715属。其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
鄱阳湖淡水螺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作者: 吴和利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鄱阳湖  密度  淡水螺类 
描述: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淡水螺类26种,隶属于715属。其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
全文: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淡水螺类26种,隶属于715属。其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
鄱阳湖淡水螺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作者: 吴和利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鄱阳湖  密度  淡水螺类 
描述: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淡水螺类26种,隶属于715属。其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
全文: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淡水螺类26种,隶属于715属。其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
鄱阳湖湖口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作者: 王生 段辛斌 陈文静 章海鑫 傅培峰 贺刚 吴斌  来源:淡水渔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湖口  鱼类资源 
描述:52种,隶属于7目1240属;优势种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Carassius auratus)、鳙
全文:52种,隶属于7目1240属;优势种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Carassius auratus)、鳙
江西省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分析
作者: 张锋 徐国平 宋建辉 王建国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双季稻  发生规律  种群动态  稻水象甲 
描述:为明确江西省稻水象甲发生规律,田间调查了稻水象甲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一年发生2代。3月下旬温度升至13℃以上越冬成虫开始出土,出土高峰在4月15日,入迁本田高峰在4月底,4月底田间成虫盛发,终见期在6月初。5月上旬成虫产卵,幼虫孵化高峰在5月上、中旬。6月初幼虫结茧化蛹,中旬达化蛹高峰。6月下旬一代成虫羽化,7月中旬达到高峰,成虫终见期在8月初,极少量一代成虫构成二代虫源。2011年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平均田间虫量达22.95头/百丛,损失率为18%~20%;受害严重田块平均百丛虫量达49.25头,损失率为30%~35%。2007—2010年稻水象甲在江西省发生面积扩大,但年间同比增长在减缓。成虫偏好狗牙根、白茅等禾本科杂草
全文:为明确江西省稻水象甲发生规律,田间调查了稻水象甲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一年发生2代。3月下旬温度升至13℃以上越冬成虫开始出土,出土高峰在4月15日,入迁本田高峰在4月底,4月底田间成虫盛发,终见期在6月初。5月上旬成虫产卵,幼虫孵化高峰在5月上、中旬。6月初幼虫结茧化蛹,中旬达化蛹高峰。6月下旬一代成虫羽化,7月中旬达到高峰,成虫终见期在8月初,极少量一代成虫构成二代虫源。2011年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平均田间虫量达22.95头/百丛,损失率为18%~20%;受害严重田块平均百丛虫量达49.25头,损失率为30%~35%。2007—2010年稻水象甲在江西省发生面积扩大,但年间同比增长在减缓。成虫偏好狗牙根、白茅等禾本科杂草
鄱阳湖越冬水鸟种群变化动态
作者: 崔鹏 夏少霞 刘观华 吴建东 曾南京 伍旭东 文思标 罗盛金 纪伟涛 雷富民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越冬  水鸟  鄱阳湖  丰富度 
描述:自然保护区内3个重要湖泊(大湖池、沙湖和梅西湖)的越冬水鸟种群变化动态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3年共记录到水鸟53种,隶属于7目13。3个越冬季节中单个调查日种类的最低值为9种,最高为
全文:自然保护区内3个重要湖泊(大湖池、沙湖和梅西湖)的越冬水鸟种群变化动态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3年共记录到水鸟53种,隶属于7目13。3个越冬季节中单个调查日种类的最低值为9种,最高为
鄱阳湖流域非繁殖期鸟类多样性
作者: 邵明勤 曾宾宾 徐贤柱 尚小龙 戴年华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活动  鄱阳湖流域  鸟类多样性 
描述: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非繁殖期鸟类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3610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
全文: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非繁殖期鸟类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3610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
鄱阳湖淡水螺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作者: 吴和利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鄱阳湖  密度  淡水螺类 
描述: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淡水螺类26种,隶属于715属。其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
全文: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淡水螺类26种,隶属于715属。其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
鄱阳湖越冬季节东方白鹳栖息地选择及保护现状研究
作者: 王禹石 阮禄章 黄鹏 罗华星 陈绍萍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因子  样线  栖息地选择  鄱阳湖保护区  东方白鹳 
描述:对吴城周边的9个湖泊包括大湖池、沙湖、蚌湖、朱市湖、梅西湖、中湖池、大汊湖、象湖和常湖池的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在约100km的有效样线调查中共记录到72只东方白鹳个体,分布于7个样方中,其中大湖池观察到个体数量最多共37只,其次为蚌湖共28只、中湖池4只,沙湖3只。通过比较7个东方白鹳样方和随机选取得9个对照样方的生态因子变量,发现两者之间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平均水深和湖面宽度差异性显著(P<0.05)。东方白鹳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沼泽地或浅水湖中。栖息地植被主要由莎草科和禾本科为主的植物群落组成,平均植被盖度为(13.06±22.87)%,平均植被高度为(4.51±4.03)cm。决定东方白鹳分布的环境因子为平均水深,其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区域。根据走访调查发现对东方白鹳野生种群威胁因素包括偷猎、放牧、餐饮业和捕鱼业等。
全文:对吴城周边的9个湖泊包括大湖池、沙湖、蚌湖、朱市湖、梅西湖、中湖池、大汊湖、象湖和常湖池的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在约100km的有效样线调查中共记录到72只东方白鹳个体,分布于7个样方中,其中大湖池观察到个体数量最多共37只,其次为蚌湖共28只、中湖池4只,沙湖3只。通过比较7个东方白鹳样方和随机选取得9个对照样方的生态因子变量,发现两者之间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平均水深和湖面宽度差异性显著(P<0.05)。东方白鹳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沼泽地或浅水湖中。栖息地植被主要由莎草科和禾本科为主的植物群落组成,平均植被盖度为(13.06±22.87)%,平均植被高度为(4.51±4.03)cm。决定东方白鹳分布的环境因子为平均水深,其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区域。根据走访调查发现对东方白鹳野生种群威胁因素包括偷猎、放牧、餐饮业和捕鱼业等。
鄱阳湖越冬季节东方白鹳栖息地选择及保护现状研究
作者: 王禹石 阮禄章 黄鹏 罗华星 陈绍萍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因子  样线  栖息地选择  鄱阳湖保护区  东方白鹳 
描述:对吴城周边的9个湖泊包括大湖池、沙湖、蚌湖、朱市湖、梅西湖、中湖池、大汊湖、象湖和常湖池的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在约100km的有效样线调查中共记录到72只东方白鹳个体,分布于7个样方中,其中大湖池观察到个体数量最多共37只,其次为蚌湖共28只、中湖池4只,沙湖3只。通过比较7个东方白鹳样方和随机选取得9个对照样方的生态因子变量,发现两者之间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平均水深和湖面宽度差异性显著(P<0.05)。东方白鹳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沼泽地或浅水湖中。栖息地植被主要由莎草科和禾本科为主的植物群落组成,平均植被盖度为(13.06±22.87)%,平均植被高度为(4.51±4.03)cm。决定东方白鹳分布的环境因子为平均水深,其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区域。根据走访调查发现对东方白鹳野生种群威胁因素包括偷猎、放牧、餐饮业和捕鱼业等。
全文:对吴城周边的9个湖泊包括大湖池、沙湖、蚌湖、朱市湖、梅西湖、中湖池、大汊湖、象湖和常湖池的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在约100km的有效样线调查中共记录到72只东方白鹳个体,分布于7个样方中,其中大湖池观察到个体数量最多共37只,其次为蚌湖共28只、中湖池4只,沙湖3只。通过比较7个东方白鹳样方和随机选取得9个对照样方的生态因子变量,发现两者之间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平均水深和湖面宽度差异性显著(P<0.05)。东方白鹳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沼泽地或浅水湖中。栖息地植被主要由莎草科和禾本科为主的植物群落组成,平均植被盖度为(13.06±22.87)%,平均植被高度为(4.51±4.03)cm。决定东方白鹳分布的环境因子为平均水深,其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区域。根据走访调查发现对东方白鹳野生种群威胁因素包括偷猎、放牧、餐饮业和捕鱼业等。
上页 1 2 3 ... 12 13 14 ... 19 20 2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