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白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作者: 李言阔 钱法文 单继红 李佳 袁芳凯 缪泸君 谢光勇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白鹤  气候变化  种群数量 
描述:分析了1983—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检验了白鹤种群动态与繁殖地和越冬地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气候变量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
全文:分析了1983—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检验了白鹤种群动态与繁殖地和越冬地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气候变量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
鄱阳湖夏季水热通量特征及环境要素影响分析
作者: 赵晓松 王仕刚 李梅 刘元波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感热通量  涡度相关  鄱阳湖  潜热通量  水面蒸发 
描述:和15.9 W/m2.8月份日平均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之和大于净辐射,这是由于这一时段储存在水体中的热量释放并补充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小时尺度上潜热通量日变化在相位上与净辐射无显著相关性,而与风速显著
全文:和15.9 W/m2.8月份日平均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之和大于净辐射,这是由于这一时段储存在水体中的热量释放并补充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小时尺度上潜热通量日变化在相位上与净辐射无显著相关性,而与风速显著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格局演变及区域效应研究
作者: 郭泉恩 钟业喜 熊文平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格局  可达性  经济联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格局空间演变特征。根据城市质量和时间距离,构建经济联系评价模型,回归分析预测2020年城市质量。对区域内经济总量空间集聚进行分析,并根据三个时间段的最大经济联系格局演变,分析城市间经济辐射范围和城市隶属
全文:格局空间演变特征。根据城市质量和时间距离,构建经济联系评价模型,回归分析预测2020年城市质量。对区域内经济总量空间集聚进行分析,并根据三个时间段的最大经济联系格局演变,分析城市间经济辐射范围和城市隶属
枯水期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
作者: 毛玉婷 周晓宇 王毛兰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鄱阳湖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水体氮、磷等营养盐的分析测定,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法,对枯水期鄱阳湖水质进行了富营养化水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论从单个指标,还是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评价,枯水期鄱阳湖的水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与已有文献中的数据比较,近年鄱阳湖的水质没有明显恶化。根据不同采样地点的情况分析,判断其氮、磷等有机物主要来源于面源污染。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水体氮、磷等营养盐的分析测定,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法,对枯水期鄱阳湖水质进行了富营养化水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论从单个指标,还是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评价,枯水期鄱阳湖的水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与已有文献中的数据比较,近年鄱阳湖的水质没有明显恶化。根据不同采样地点的情况分析,判断其氮、磷等有机物主要来源于面源污染。
鄱阳湖水体悬浮有机质碳氮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来源探讨
作者: 王毛兰 张丁苓 赖建平 胡珂图 赖劲虎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氮同位素  悬浮有机质  鄱阳湖  物质来源  碳同位素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及其入湖河流(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及饶河)水体悬浮有机质碳、氮同位素含量的测定,分析了鄱阳湖及其入湖河流水体悬浮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POM)和氮同位素(δ15NPOM)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水体悬浮有机质和氮素来源.结果表明,鄱阳湖区枯水期δ13CPOM、δ15NPOM值分布范围分别为-26.59‰~-24.91‰(n=9)和5.88‰~17.49‰(n=9),丰水期分别为-27.10‰~-25.88‰(n=9)和2.99‰~19.69‰(n=9);入湖河流水体枯水期δ13CPOM、δ15NPOM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7.79‰~-25.22‰(n=6)和2.87‰~9.26‰(n=6),丰水期分别为-28.07‰~-26.02‰(n=6)和2.12‰~8.75‰(n=6).有机质来源分析表明:C3植物是鄱阳湖区及其入湖河流水体悬浮有机质的主要来源;而氮素来源比较复杂,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地点也不尽相同,生活污水、化肥及其土壤流失氮是鄱阳湖区水体悬浮颗粒物氮素的3种主要来源;化肥、陆源有机质及其土壤流失氮是其入湖河流水体悬浮颗粒物氮素的3种主要来源.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及其入湖河流(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及饶河)水体悬浮有机质碳、氮同位素含量的测定,分析了鄱阳湖及其入湖河流水体悬浮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POM)和氮同位素(δ15NPOM)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水体悬浮有机质和氮素来源.结果表明,鄱阳湖区枯水期δ13CPOM、δ15NPOM值分布范围分别为-26.59‰~-24.91‰(n=9)和5.88‰~17.49‰(n=9),丰水期分别为-27.10‰~-25.88‰(n=9)和2.99‰~19.69‰(n=9);入湖河流水体枯水期δ13CPOM、δ15NPOM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7.79‰~-25.22‰(n=6)和2.87‰~9.26‰(n=6),丰水期分别为-28.07‰~-26.02‰(n=6)和2.12‰~8.75‰(n=6).有机质来源分析表明:C3植物是鄱阳湖区及其入湖河流水体悬浮有机质的主要来源;而氮素来源比较复杂,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地点也不尽相同,生活污水、化肥及其土壤流失氮是鄱阳湖区水体悬浮颗粒物氮素的3种主要来源;化肥、陆源有机质及其土壤流失氮是其入湖河流水体悬浮颗粒物氮素的3种主要来源.
水文地貌分区下鄱阳湖丰水期水质空间差异及影响机制
作者: 张琍 陈晓玲 张媛 陈莉琼 张鹏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a(Chl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各分区下的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丰水期平均TSS浓度为33.65mg/L,远高于2003年以前10mg/L的平均浓度水平;平均氮、磷营养盐浓度分别为
全文:a(Chl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各分区下的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丰水期平均TSS浓度为33.65mg/L,远高于2003年以前10mg/L的平均浓度水平;平均氮、磷营养盐浓度分别为
鄱阳湖高浑浊水体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及其对遥感反演的影响
作者: 黄珏 陈晓玲 陈莉琼 张琍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散射特性  鄱阳湖  遥感反演  悬浮颗粒物  粒径分布 
描述: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为水环境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但目前针对内陆湖泊的研究还很少。依据2008年—2011年鄱阳湖丰枯水期实测数据,对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鄱阳湖悬浮颗粒物粒径具有季节性变化特点:枯水期南部湖区颗粒物粒径大于北部湖区,而丰水期南北部湖区差异不大。同时,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对水体吸收系数、衰减系数和散射系数都有影响。鄱阳湖水体总颗粒物吸收系数北部观测值高于南部;颗粒物中值粒径与总颗粒物比吸收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浑浊水体中存在的矿物颗粒物打包效应引起。鄱阳湖水体总颗粒物衰减系数和散射系数的时空分布规律相似:枯水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而丰水期区域性差异不大。遥感反射率、总颗粒物散射系数光谱斜率以及颗粒物粒径分布斜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为遥感反射率表征粒径分布情况以及定量分析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对遥感反射率的影响提供了依据。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颗粒物后向散射概率与颗粒物复折射率密切相关,可以反映鄱阳湖水体悬浮颗粒物组分信息。
全文: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为水环境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但目前针对内陆湖泊的研究还很少。依据2008年—2011年鄱阳湖丰枯水期实测数据,对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鄱阳湖悬浮颗粒物粒径具有季节性变化特点:枯水期南部湖区颗粒物粒径大于北部湖区,而丰水期南北部湖区差异不大。同时,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对水体吸收系数、衰减系数和散射系数都有影响。鄱阳湖水体总颗粒物吸收系数北部观测值高于南部;颗粒物中值粒径与总颗粒物比吸收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浑浊水体中存在的矿物颗粒物打包效应引起。鄱阳湖水体总颗粒物衰减系数和散射系数的时空分布规律相似:枯水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而丰水期区域性差异不大。遥感反射率、总颗粒物散射系数光谱斜率以及颗粒物粒径分布斜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为遥感反射率表征粒径分布情况以及定量分析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对遥感反射率的影响提供了依据。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颗粒物后向散射概率与颗粒物复折射率密切相关,可以反映鄱阳湖水体悬浮颗粒物组分信息。
南昌工程学院科研项目介绍 湖泊垂直非均匀水体悬浮物对遥感反射率的影响机制——以鄱阳湖光学深水区为例
作者:暂无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遥感反射率  非均匀  内陆湖泊  光学  垂直  深水区  湖泊水体  悬浮物 
描述:内陆湖泊水色遥感是目前定量遥感领域的热点与难点,在传统的湖泊水色遥感理论研究与应用中水体常被认为垂直均匀的,但严格来讲,内陆湖泊水体复杂多变,垂直非均匀水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垂直非均匀水体悬浮物的光学传递问题与遥感精确度之间的关联迫在眉睫。悬浮物是湖泊水色要素中关键参数,探讨湖泊垂直非均匀水体悬浮物的遥感机理问题是水色遥感领域的一项基础性研究。本项目以鄱阳湖光学深水区为例,对不同时期鄱阳湖水体表观光学参数和垂向固有光学参数进行实地监测,分析不同水体悬浮物垂向固有光学性质的时空变异性,建立湖泊非均匀水体光学物理量垂直结构参数化模型;同时引入到两流辐射传递模型中,建立适合于湖泊非均匀水体的光学垂向模型,获取湖泊垂直分布的反射率和水面上遥感反射率。研究在水动力、水体悬浮物组分、浓度、粒径等垂向分布下的遥感反射率、悬浮物浓度反演误差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本项目的实施为探索湖泊水体光学研究理论、改进水色遥感算法提供重要依据和应用价值。
全文:内陆湖泊水色遥感是目前定量遥感领域的热点与难点,在传统的湖泊水色遥感理论研究与应用中水体常被认为垂直均匀的,但严格来讲,内陆湖泊水体复杂多变,垂直非均匀水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垂直非均匀水体悬浮物的光学传递问题与遥感精确度之间的关联迫在眉睫。悬浮物是湖泊水色要素中关键参数,探讨湖泊垂直非均匀水体悬浮物的遥感机理问题是水色遥感领域的一项基础性研究。本项目以鄱阳湖光学深水区为例,对不同时期鄱阳湖水体表观光学参数和垂向固有光学参数进行实地监测,分析不同水体悬浮物垂向固有光学性质的时空变异性,建立湖泊非均匀水体光学物理量垂直结构参数化模型;同时引入到两流辐射传递模型中,建立适合于湖泊非均匀水体的光学垂向模型,获取湖泊垂直分布的反射率和水面上遥感反射率。研究在水动力、水体悬浮物组分、浓度、粒径等垂向分布下的遥感反射率、悬浮物浓度反演误差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本项目的实施为探索湖泊水体光学研究理论、改进水色遥感算法提供重要依据和应用价值。
鄱阳湖水体反射光谱分析及悬浮泥沙定量反演研究
作者: 李文红  来源:江西理工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射光谱  鄱阳湖  悬浮泥沙  粒径  定量反演  浓度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是我国珍贵的水资源宝库,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所以鄱阳湖的监测与保护意义重大,悬浮泥沙作为重要的水质参数,是衡量水环境好坏的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遥感信息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与水质参数定量反演的应用日趋广泛,方法也不断发展与成熟。本文基于此,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与实验室处理获得所需研究数据,进行了研究区域反射光谱特征的分析,以及悬浮泥沙浓度的定量反演。根据实测光谱数据,本文分析了调研时段研究区域的悬浮泥沙浓度与粒度分布规律,初步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光谱反射特征,以及反射光谱与悬浮泥沙浓度、粒度变化的响应关系,对反射光谱曲线形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包括宽峰型和窄峰型两种,不同的光谱曲线形态对应不同的悬浮泥沙浓度、粒径特征和水体特征。研究区域水体的光谱特征符合典型的二类水体反射规律,光谱反射曲线有两个明显的反射峰。悬浮泥沙浓度与反射率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随着悬浮泥沙浓度增大,水体反射率逐渐上升,第一反射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峰值移动范围575nm-605nm,第一与第二反射峰峰值差值逐渐减小,第二反射峰位于775nm附近。悬浮泥沙粒径与光谱反射率呈现负相关的特点,粒径越大,反射率越低。借鉴之前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进行了悬浮泥沙浓度以及粒径敏感波段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遥感因子、不同形式的浓度、粒径、粒径分布定量反演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近红外波段与绿光波段比,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二项式模型和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幂函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分别为0.9848和0.985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4和0.0187,以粒径做归一化可以有效提高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的精度。悬浮泥沙粒径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红光波段和绿光波段的比,悬浮泥沙粒径的反演模型中该波段的指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0.6434,均方根误差0.9575,悬浮泥沙粒径分布的反演模型整体精度欠佳,相对而言指数模型最好,拟合度0.4609。在对研究区域调研准同步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将反演模型进行了应用,得到了悬浮泥沙浓度和粒径的分布图,显示与调研实测数据的趋势基本一致。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是我国珍贵的水资源宝库,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所以鄱阳湖的监测与保护意义重大,悬浮泥沙作为重要的水质参数,是衡量水环境好坏的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遥感信息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与水质参数定量反演的应用日趋广泛,方法也不断发展与成熟。本文基于此,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与实验室处理获得所需研究数据,进行了研究区域反射光谱特征的分析,以及悬浮泥沙浓度的定量反演。根据实测光谱数据,本文分析了调研时段研究区域的悬浮泥沙浓度与粒度分布规律,初步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光谱反射特征,以及反射光谱与悬浮泥沙浓度、粒度变化的响应关系,对反射光谱曲线形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包括宽峰型和窄峰型两种,不同的光谱曲线形态对应不同的悬浮泥沙浓度、粒径特征和水体特征。研究区域水体的光谱特征符合典型的二类水体反射规律,光谱反射曲线有两个明显的反射峰。悬浮泥沙浓度与反射率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随着悬浮泥沙浓度增大,水体反射率逐渐上升,第一反射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峰值移动范围575nm-605nm,第一与第二反射峰峰值差值逐渐减小,第二反射峰位于775nm附近。悬浮泥沙粒径与光谱反射率呈现负相关的特点,粒径越大,反射率越低。借鉴之前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进行了悬浮泥沙浓度以及粒径敏感波段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遥感因子、不同形式的浓度、粒径、粒径分布定量反演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近红外波段与绿光波段比,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二项式模型和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幂函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分别为0.9848和0.985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4和0.0187,以粒径做归一化可以有效提高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的精度。悬浮泥沙粒径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红光波段和绿光波段的比,悬浮泥沙粒径的反演模型中该波段的指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0.6434,均方根误差0.9575,悬浮泥沙粒径分布的反演模型整体精度欠佳,相对而言指数模型最好,拟合度0.4609。在对研究区域调研准同步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将反演模型进行了应用,得到了悬浮泥沙浓度和粒径的分布图,显示与调研实测数据的趋势基本一致。
鄱阳湖水体反射光谱分析及悬浮泥沙定量反演研究
作者: 李文红  来源:江西理工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射光谱  鄱阳湖  悬浮泥沙  粒径  定量反演  浓度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是我国珍贵的水资源宝库,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所以鄱阳湖的监测与保护意义重大,悬浮泥沙作为重要的水质参数,是衡量水环境好坏的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遥感信息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与水质参数定量反演的应用日趋广泛,方法也不断发展与成熟。本文基于此,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与实验室处理获得所需研究数据,进行了研究区域反射光谱特征的分析,以及悬浮泥沙浓度的定量反演。根据实测光谱数据,本文分析了调研时段研究区域的悬浮泥沙浓度与粒度分布规律,初步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光谱反射特征,以及反射光谱与悬浮泥沙浓度、粒度变化的响应关系,对反射光谱曲线形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包括宽峰型和窄峰型两种,不同的光谱曲线形态对应不同的悬浮泥沙浓度、粒径特征和水体特征。研究区域水体的光谱特征符合典型的二类水体反射规律,光谱反射曲线有两个明显的反射峰。悬浮泥沙浓度与反射率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随着悬浮泥沙浓度增大,水体反射率逐渐上升,第一反射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峰值移动范围575nm-605nm,第一与第二反射峰峰值差值逐渐减小,第二反射峰位于775nm附近。悬浮泥沙粒径与光谱反射率呈现负相关的特点,粒径越大,反射率越低。借鉴之前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进行了悬浮泥沙浓度以及粒径敏感波段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遥感因子、不同形式的浓度、粒径、粒径分布定量反演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近红外波段与绿光波段比,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二项式模型和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幂函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分别为0.9848和0.985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4和0.0187,以粒径做归一化可以有效提高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的精度。悬浮泥沙粒径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红光波段和绿光波段的比,悬浮泥沙粒径的反演模型中该波段的指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0.6434,均方根误差0.9575,悬浮泥沙粒径分布的反演模型整体精度欠佳,相对而言指数模型最好,拟合度0.4609。在对研究区域调研准同步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将反演模型进行了应用,得到了悬浮泥沙浓度和粒径的分布图,显示与调研实测数据的趋势基本一致。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是我国珍贵的水资源宝库,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所以鄱阳湖的监测与保护意义重大,悬浮泥沙作为重要的水质参数,是衡量水环境好坏的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遥感信息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与水质参数定量反演的应用日趋广泛,方法也不断发展与成熟。本文基于此,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与实验室处理获得所需研究数据,进行了研究区域反射光谱特征的分析,以及悬浮泥沙浓度的定量反演。根据实测光谱数据,本文分析了调研时段研究区域的悬浮泥沙浓度与粒度分布规律,初步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光谱反射特征,以及反射光谱与悬浮泥沙浓度、粒度变化的响应关系,对反射光谱曲线形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包括宽峰型和窄峰型两种,不同的光谱曲线形态对应不同的悬浮泥沙浓度、粒径特征和水体特征。研究区域水体的光谱特征符合典型的二类水体反射规律,光谱反射曲线有两个明显的反射峰。悬浮泥沙浓度与反射率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随着悬浮泥沙浓度增大,水体反射率逐渐上升,第一反射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峰值移动范围575nm-605nm,第一与第二反射峰峰值差值逐渐减小,第二反射峰位于775nm附近。悬浮泥沙粒径与光谱反射率呈现负相关的特点,粒径越大,反射率越低。借鉴之前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进行了悬浮泥沙浓度以及粒径敏感波段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遥感因子、不同形式的浓度、粒径、粒径分布定量反演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近红外波段与绿光波段比,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二项式模型和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幂函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分别为0.9848和0.985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4和0.0187,以粒径做归一化可以有效提高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的精度。悬浮泥沙粒径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红光波段和绿光波段的比,悬浮泥沙粒径的反演模型中该波段的指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0.6434,均方根误差0.9575,悬浮泥沙粒径分布的反演模型整体精度欠佳,相对而言指数模型最好,拟合度0.4609。在对研究区域调研准同步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将反演模型进行了应用,得到了悬浮泥沙浓度和粒径的分布图,显示与调研实测数据的趋势基本一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