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湿地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水文过程变化的响应
作者: 赵安娜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植被  TWINSPAN  鄱阳湖  水文过程  多样性指数  DGGE 
描述:鄱阳湖湿地的影响提供依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水文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的植被分布的影响分为水分梯度下的和不同水位两个方向。首先从土壤水分梯度来看,84种样方在TWINSPAN和DCA相结合
全文:鄱阳湖湿地的影响提供依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水文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的植被分布的影响分为水分梯度下的和不同水位两个方向。首先从土壤水分梯度来看,84种样方在TWINSPAN和DCA相结合
鄱阳湖湿地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水文过程变化的响应
作者: 赵安娜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植被  TWINSPAN  鄱阳湖  水文过程  多样性指数  DGGE 
描述:鄱阳湖湿地的影响提供依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水文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的植被分布的影响分为水分梯度下的和不同水位两个方向。首先从土壤水分梯度来看,84种样方在TWINSPAN和DCA相结合
全文:鄱阳湖湿地的影响提供依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水文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的植被分布的影响分为水分梯度下的和不同水位两个方向。首先从土壤水分梯度来看,84种样方在TWINSPAN和DCA相结合
语域理论视角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翻译实践报告
作者: 吁露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法律翻译  语域理论 
描述:原文的语域特征。并着重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1)在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如何通过实现原文与译文的语旨对等?(2)在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如何通过实现原文与译文的语场对等?(3)在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如何
全文:原文的语域特征。并着重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1)在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如何通过实现原文与译文的语旨对等?(2)在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如何通过实现原文与译文的语场对等?(3)在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如何
鄱阳湖(沙湖)水生昆虫群落特征及水质生物评价
作者: 彭昭荣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物评价  水生昆虫  群落特征  鄱阳湖  水质  水深梯度 
描述:水质生物学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采集并鉴定出水生昆虫19370头,隶属于5目16科。其中半翅目是优势类群,其个体数量占水生昆虫总数量的62.71%;半翅目划蝽科及双翅目蚊科是优势科
全文:水质生物学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采集并鉴定出水生昆虫19370头,隶属于5目16科。其中半翅目是优势类群,其个体数量占水生昆虫总数量的62.71%;半翅目划蝽科及双翅目蚊科是优势科
基于物元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作者: 李统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评价体系  物元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城市综合承载力 
描述:城市作为一个地区人口集聚、经济发展中心,集合了地区的优势资源,城市的发展对于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优化城市发展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的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全球性的城市人口拥挤、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突显出来,反过来又限制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旨在综合研究城市土地资源、水资源、交通、产业等因素的承载能力,找出城市发展中的制约因素,针对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良好的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全省30%的土地,创造了全省60%的产值,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由此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发展对于江西省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探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县(市)为研究单元,在城市综合承载力概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发展特点,选取了人均GDP、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森林覆盖率等19个指标,运用物元模型,综合评价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2个县(市)的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良好发展的对策建议,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提供了参考。本文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评价等级分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强、城市综合承载力较强、城市综合承载力中等和城市综合承载力弱四个等级。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总体处于较强等级,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综合承载力强的城市有6个,分别是南昌市区、九江市区、景德镇市区、新余市区、鹰潭市区、共青城市,占评价对象总数的18.75%;城市综合承载力较强的城市有13个,分别是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进贤县、浮梁县、九江县、德安县、武宁县、湖口县、瑞昌市、抚州市区、万年县、樟树市,占评价对象总数的40.63%;城市综合承载力中等的城市有9个,分别是乐平市、永修县、星子县、彭泽县、贵溪市、高安市、东乡县、新干县、丰城市,占评价对象总数的28.13%;城市综合承载力弱的城市有4个,分别是都昌县、余干县、鄱阳县、余江县,占评价对象总数的12.5%,城市综合承载力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县(市)有28个,占整个区域的88%。可以判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整体情况良好,科技、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自然资源等城市资源条件基本能承受来自人口数量、经济发展规模带来的压力,未来发展潜力比较大。从城市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情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呈现出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县(市)递减的趋势。从影响原因来看,地理区位、经济基础、政策扶植力度及人口数量等因素是影响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全文:城市作为一个地区人口集聚、经济发展中心,集合了地区的优势资源,城市的发展对于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优化城市发展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的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全球性的城市人口拥挤、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突显出来,反过来又限制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旨在综合研究城市土地资源、水资源、交通、产业等因素的承载能力,找出城市发展中的制约因素,针对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良好的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全省30%的土地,创造了全省60%的产值,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由此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发展对于江西省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探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县(市)为研究单元,在城市综合承载力概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发展特点,选取了人均GDP、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森林覆盖率等19个指标,运用物元模型,综合评价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2个县(市)的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良好发展的对策建议,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提供了参考。本文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评价等级分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强、城市综合承载力较强、城市综合承载力中等和城市综合承载力弱四个等级。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总体处于较强等级,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综合承载力强的城市有6个,分别是南昌市区、九江市区、景德镇市区、新余市区、鹰潭市区、共青城市,占评价对象总数的18.75%;城市综合承载力较强的城市有13个,分别是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进贤县、浮梁县、九江县、德安县、武宁县、湖口县、瑞昌市、抚州市区、万年县、樟树市,占评价对象总数的40.63%;城市综合承载力中等的城市有9个,分别是乐平市、永修县、星子县、彭泽县、贵溪市、高安市、东乡县、新干县、丰城市,占评价对象总数的28.13%;城市综合承载力弱的城市有4个,分别是都昌县、余干县、鄱阳县、余江县,占评价对象总数的12.5%,城市综合承载力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县(市)有28个,占整个区域的88%。可以判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整体情况良好,科技、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自然资源等城市资源条件基本能承受来自人口数量、经济发展规模带来的压力,未来发展潜力比较大。从城市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情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呈现出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县(市)递减的趋势。从影响原因来看,地理区位、经济基础、政策扶植力度及人口数量等因素是影响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
作者: 何方义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乡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分区  扩展驱动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结构与布局优化 
描述: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阶段,城镇化成为了国家发展过程中推行的重要战略之一。土地承载了人类活动的所有内容,城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成为了制约城镇化战略实施效果的严重阻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汇总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城乡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摆正方向,合理优化城乡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快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需探讨的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对建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提出城乡土地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八个方位,对城乡土地利用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的利用现状和增长水平,指向西南方向,即南昌、新余方向。说明,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发展增速,排名仍然是以大南昌都市圈为靠前。而在对各城镇、乡村进行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分析后得出,城乡体系格局的优化,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的格局,应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合理布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使得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从人口、社会、经济出发,探讨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探寻驱动城镇、乡村扩张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评价单元2005-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分析,对研究区影响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8个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和排序,得出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得出,城镇工矿用地扩张驱动力来源于社会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点扩张驱动力来源于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最后,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涵盖商业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四大类指标,共17项具体指标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体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商业发展主导区、工业发展主导区、农业发展主导区、环境保护主导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五个类型区域。并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以及其分区成果,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综合分区结果,划分为核心增长极、区域中心、一级扩散圈、二级扩散圈和二级扩散带和禁止扩散圈。根据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平衡模型,对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结果对研究区城乡区域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提出了建议。
全文: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阶段,城镇化成为了国家发展过程中推行的重要战略之一。土地承载了人类活动的所有内容,城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成为了制约城镇化战略实施效果的严重阻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汇总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城乡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摆正方向,合理优化城乡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快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需探讨的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对建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提出城乡土地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八个方位,对城乡土地利用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的利用现状和增长水平,指向西南方向,即南昌、新余方向。说明,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发展增速,排名仍然是以大南昌都市圈为靠前。而在对各城镇、乡村进行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分析后得出,城乡体系格局的优化,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的格局,应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合理布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使得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从人口、社会、经济出发,探讨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探寻驱动城镇、乡村扩张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评价单元2005-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分析,对研究区影响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8个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和排序,得出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得出,城镇工矿用地扩张驱动力来源于社会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点扩张驱动力来源于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最后,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涵盖商业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四大类指标,共17项具体指标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体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商业发展主导区、工业发展主导区、农业发展主导区、环境保护主导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五个类型区域。并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以及其分区成果,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综合分区结果,划分为核心增长极、区域中心、一级扩散圈、二级扩散圈和二级扩散带和禁止扩散圈。根据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平衡模型,对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结果对研究区城乡区域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提出了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小麦、苔藓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环境意义
作者: 胡菲菲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硫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小麦  硫同位素值  油菜  苔藓 
描述:大气降水δ34S值、煤样δ34S值和根际土壤的δ34S值,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气硫沉降的硫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籽的硫含量高于油菜荚和油菜茎,但油菜籽
全文:大气降水δ34S值、煤样δ34S值和根际土壤的δ34S值,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气硫沉降的硫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籽的硫含量高于油菜荚和油菜茎,但油菜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性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作者: 杨绮清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格局演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乡村性评价 
描述:经济区乡村性在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揭示该区域范围内乡村性发展状况和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影响并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发展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根据三次产业相对比重将
全文:经济区乡村性在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揭示该区域范围内乡村性发展状况和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影响并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发展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根据三次产业相对比重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作者: 曹艺文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效率评价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用地研究
作者: 曹德军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基础设施用地  土地资源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中部唯一以大型湖泊为核心形成的重要区域经济增长极,既能通江达海,又有较为广阔的纵深腹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能更好地联结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构建成新的中部经济板块,不仅有利于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沿干线铁路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这一战略的实施,而且对沿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是关系江西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且是关系中部崛起以及全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区域乃至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对交通运输、水利设施、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显现出快速增长的需求。如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和预测基础设施用地规模,优化用地配置,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并且切实处理好与耕地保护的关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这一系列问题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用地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仔细参阅国内外相关的参考文献,详细了解了基础设施用地的研究进展和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些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和最新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结合各类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主要交通、能源、水利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进行了科学预测和合理安排;并且结合保护生态、保护耕地和社会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原则,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基础设施用地的保障机制;切实处理好农田保护和基础设施用地的相互关系;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障基础设施用地供给。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土规划专题编制以及相关部门的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中部唯一以大型湖泊为核心形成的重要区域经济增长极,既能通江达海,又有较为广阔的纵深腹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能更好地联结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构建成新的中部经济板块,不仅有利于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沿干线铁路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这一战略的实施,而且对沿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是关系江西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且是关系中部崛起以及全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区域乃至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对交通运输、水利设施、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显现出快速增长的需求。如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和预测基础设施用地规模,优化用地配置,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并且切实处理好与耕地保护的关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这一系列问题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用地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仔细参阅国内外相关的参考文献,详细了解了基础设施用地的研究进展和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些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和最新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结合各类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主要交通、能源、水利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进行了科学预测和合理安排;并且结合保护生态、保护耕地和社会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原则,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基础设施用地的保障机制;切实处理好农田保护和基础设施用地的相互关系;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障基础设施用地供给。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土规划专题编制以及相关部门的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