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时空变化研究
-
作者:
庄霞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输出通量 乐安江流域 鄱阳湖 非点源氮 土地利用
-
描述: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
全文: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
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时空变化研究
-
作者:
庄霞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输出通量 乐安江流域 鄱阳湖 非点源氮 土地利用
-
描述: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
全文: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
枯水期鄱阳湖重点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及行为特征
-
作者:
刘磊 胥左阳 杨雪 欧阳珊 李伟明 吴小平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江江豚 鄱阳湖 分布情况 种群数量 行为特征
-
描述:于2013~2014年冬季枯水季节,先后在鄱阳湖重点水域进行了33天岸上定点观察、10天水上流动考察和9天岸上流动考察,调查了5个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情况及其行为特征。结果表明:2013~2014年枯水季节,星子水域长江江豚种群估计值分别为29和37头,龙口水域分别为47和0头;2014年枯水季节,康山水域长江江豚种群估计值为80头,湖口至渚溪河口水域为206头,三山至瓢山南水域为80头。长江江豚主要集中分布在鄱阳湖的鞋山、屏峰、马鞍山、火焰山、老爷庙、梅溪嘴、康山新洲、三山、棠荫及其附近水域;江豚个体行为特征分析表明,摄食行为占75.97%,抚幼行为占7.56%、玩耍行为占8.91%、逃避行为占6.01%,休息行为占1.55%。
-
全文:于2013~2014年冬季枯水季节,先后在鄱阳湖重点水域进行了33天岸上定点观察、10天水上流动考察和9天岸上流动考察,调查了5个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情况及其行为特征。结果表明:2013~2014年枯水季节,星子水域长江江豚种群估计值分别为29和37头,龙口水域分别为47和0头;2014年枯水季节,康山水域长江江豚种群估计值为80头,湖口至渚溪河口水域为206头,三山至瓢山南水域为80头。长江江豚主要集中分布在鄱阳湖的鞋山、屏峰、马鞍山、火焰山、老爷庙、梅溪嘴、康山新洲、三山、棠荫及其附近水域;江豚个体行为特征分析表明,摄食行为占75.97%,抚幼行为占7.56%、玩耍行为占8.91%、逃避行为占6.01%,休息行为占1.55%。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与特征分析
-
作者:
邓金连 李欣 叶长盛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格局 特征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农村居民点
-
描述: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方案。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点面积由1990年的105186.71 hm~2扩展至2013年的111718.61 hm~2,增长了6531.90 hm~2;(2
-
全文: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方案。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点面积由1990年的105186.71 hm~2扩展至2013年的111718.61 hm~2,增长了6531.90 hm~2;(2
-
加快绿色崛起的关键点与着力点:宜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理性思考
-
作者:
杨玉秀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宜春 生态经济圈 绿色崛起
-
描述:宜春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厚重。基于战略层面的考量,结合该地的实际,笔者认为,宜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努力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路,加快绿色崛起。
-
全文:宜春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厚重。基于战略层面的考量,结合该地的实际,笔者认为,宜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努力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路,加快绿色崛起。
-
让修身成为学生的一种必然行为:教学陶渊明文学作品的一点感悟
-
作者:
韩鹏 来源:科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和谐的人 学生 文学作品 修身 陶渊明 感悟 行为
-
描述: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在这里其实给我们教者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就是在教育学生的目标上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做人。要他们具备对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合法与非法的辨别能力,更要培养他们自尊、自重、自爱的道德情感素养。
-
全文: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在这里其实给我们教者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就是在教育学生的目标上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做人。要他们具备对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合法与非法的辨别能力,更要培养他们自尊、自重、自爱的道德情感素养。
-
重阳节的民间习俗与文艺表现:以杂剧《东篱赏菊》和陶渊明为重点
-
作者:
翁敏华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偶像 陶渊明 “崇高” 重阳节 《东篱赏菊》 中日小说
-
描述:重阳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关乎人们身心健康的节日。在两千多年的流传中,人们赋予这个节日十分美好的文化内涵:登高、赏菊、饮酒、吃糕,并构筑了它诗歌艺术、戏剧艺术的表达层面。元明杂剧《东篱赏菊》,就是一部表现陶渊明与重阳节关系的剧作。此剧在正史野史和陶诗的基础上创作,描写了重阳节俗,塑造了作为重阳节日偶像的陶渊明形象,增强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亦有助于对陶渊明这个人物的纪念和崇祀。重阳节是崇高之节:登高、吃糕(高的谐音)、崇拜高人陶渊明。
-
全文:重阳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关乎人们身心健康的节日。在两千多年的流传中,人们赋予这个节日十分美好的文化内涵:登高、赏菊、饮酒、吃糕,并构筑了它诗歌艺术、戏剧艺术的表达层面。元明杂剧《东篱赏菊》,就是一部表现陶渊明与重阳节关系的剧作。此剧在正史野史和陶诗的基础上创作,描写了重阳节俗,塑造了作为重阳节日偶像的陶渊明形象,增强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亦有助于对陶渊明这个人物的纪念和崇祀。重阳节是崇高之节:登高、吃糕(高的谐音)、崇拜高人陶渊明。
-
拓开教学内容的点滴体会——讲授陶渊明诗有感
-
作者:
王国源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世族 《归去来兮辞》 教学内容 陶渊明诗 尘网 封建士大夫 诗歌 官场 门阀制度
-
描述: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4册和第5册中分别选编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第一首)、《饮酒》(第五首)。课堂教学实践表明,高中学生能够自学这几首诗的诗句,但是对诗的深一层次的内涵便领会不到了。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拓展开教学内容,多介绍一些知识,诸如陶渊明的生活时代、归隐、陶诗的风格等,让学生对这位诗人及他的诗歌有一个较深刻,较完整的了解,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
全文: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4册和第5册中分别选编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第一首)、《饮酒》(第五首)。课堂教学实践表明,高中学生能够自学这几首诗的诗句,但是对诗的深一层次的内涵便领会不到了。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拓展开教学内容,多介绍一些知识,诸如陶渊明的生活时代、归隐、陶诗的风格等,让学生对这位诗人及他的诗歌有一个较深刻,较完整的了解,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
中国大陆(1921-1990)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成果的特点
-
作者:
张驰 慕陶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中国大陆(1921-1990)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成果的特点
-
论陶渊明的“农本”意识及其审美意象的特点
-
作者:
萧庆元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论陶渊明的“农本”意识及其审美意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