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的时空变化
作者: 蒋梅鑫 吴烨 钟业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耕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ESDA  时空变化 
描述:基于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基础上构建集约度模型,并在Arc Gis和Geo Da软件支持下,以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集约度及相关性等4个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52、1997、2008、2010年人均耕地进行深入探析.结果表明:自1952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县域相对发展率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区内耕地利用集聚趋势逐步减弱;区域人均耕地水平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各水平区逐步呈块状分布,耕地重心迁移显示1952—1997年表现为耕地南北差异,而1997—2010年则表现为东西差异;受政策、自然灾害、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各县域耕地集约利用差异明显,其空间分布与耕地重心迁移呈正相关性;关联分析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经历“围湖造田”、“退田还湖”、“人地和谐”等阶段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粗放型县域持续减少,并呈现出区域集聚状况;正相关性县域由区域的西南部集聚向区域西南、中部及东北部呈“N”字型分布.
全文:基于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基础上构建集约度模型,并在Arc Gis和Geo Da软件支持下,以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集约度及相关性等4个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52、1997、2008、2010年人均耕地进行深入探析.结果表明:自1952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县域相对发展率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区内耕地利用集聚趋势逐步减弱;区域人均耕地水平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各水平区逐步呈块状分布,耕地重心迁移显示1952—1997年表现为耕地南北差异,而1997—2010年则表现为东西差异;受政策、自然灾害、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各县域耕地集约利用差异明显,其空间分布与耕地重心迁移呈正相关性;关联分析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经历“围湖造田”、“退田还湖”、“人地和谐”等阶段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粗放型县域持续减少,并呈现出区域集聚状况;正相关性县域由区域的西南部集聚向区域西南、中部及东北部呈“N”字型分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可达性研究
作者: 钟业喜 蒋梅鑫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达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交通 
描述: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可达性分析模型,从现状条件、控湖条件和高速公路规划实施后3种情况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揭示了不同条件下经济区内可达性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鄱阳湖水面对经济区可达性的影响是显著的,控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达性改善不明显,南昌-德兴高速规划实施后对经济区可达性改善效果显著.
全文: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可达性分析模型,从现状条件、控湖条件和高速公路规划实施后3种情况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揭示了不同条件下经济区内可达性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鄱阳湖水面对经济区可达性的影响是显著的,控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达性改善不明显,南昌-德兴高速规划实施后对经济区可达性改善效果显著.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时空格局研究
作者: 蒋梅鑫 叶滢 钟业喜  来源:经济地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时空格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绝对差距、相对差距、集聚特征、外资利用水平和发展速度时空格局的深入分析,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时空格局呈现以下特征:外商直接投资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绝对差异有所缩小;区域集聚程度总体有所缩小,集聚格局由"二"型向"上"转变;低水平区域由均衡向东北方向演化,高水平区域向南昌市和浙赣线集聚;低水平区域发展速度较快,缩小了区域总体差距.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绝对差距、相对差距、集聚特征、外资利用水平和发展速度时空格局的深入分析,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时空格局呈现以下特征:外商直接投资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绝对差异有所缩小;区域集聚程度总体有所缩小,集聚格局由"二"型向"上"转变;低水平区域由均衡向东北方向演化,高水平区域向南昌市和浙赣线集聚;低水平区域发展速度较快,缩小了区域总体差距.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
作者: 文玉钊 钟业喜 蒋梅鑫 史焱文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腹地  城市等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城镇网络 
描述: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可以助推区域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及腹地划分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等级、腹地、网络3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特征明显;南昌、九江周边区域空间邻近效应显著;城镇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趋向明显;南昌市对东部区域辐射能力持续偏弱;城市等级划分出现中心城市等级与行政级别"错位耦合"的现象;城市腹地划分"边界效应"明显。
全文: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可以助推区域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及腹地划分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等级、腹地、网络3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特征明显;南昌、九江周边区域空间邻近效应显著;城镇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趋向明显;南昌市对东部区域辐射能力持续偏弱;城市等级划分出现中心城市等级与行政级别"错位耦合"的现象;城市腹地划分"边界效应"明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用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时空协调性研究
作者: 李建新 钟业喜 蒋梅鑫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扩张  人口增长  协调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市建成区和城市人口数据,引入Getis-Ord Gi*指数,构建用地扩张-人口增长协调性系数CI,对经济区31个县域进行时空协调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及人口城镇化水平表现出同步增长趋势,2者呈显著正相关;县域间土地城镇化进程空间差异较大,表现出南快北慢的总体趋势,人口城镇化进程差异相对较小;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G值均呈高值集聚、低值分散的特征,南昌市为高值中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整体协调,但县域间协调性系数存在显著的非均衡性和空间差异性,CI值呈"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态势,昌九、浙赣线所组成的"┸"字型地带周围县域CI值较高,滨湖区及边缘区县域则较低.
全文: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市建成区和城市人口数据,引入Getis-Ord Gi*指数,构建用地扩张-人口增长协调性系数CI,对经济区31个县域进行时空协调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及人口城镇化水平表现出同步增长趋势,2者呈显著正相关;县域间土地城镇化进程空间差异较大,表现出南快北慢的总体趋势,人口城镇化进程差异相对较小;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G值均呈高值集聚、低值分散的特征,南昌市为高值中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整体协调,但县域间协调性系数存在显著的非均衡性和空间差异性,CI值呈"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态势,昌九、浙赣线所组成的"┸"字型地带周围县域CI值较高,滨湖区及边缘区县域则较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规模与经济绩效耦合度测度
作者: 郭泉恩 蒋梅鑫 钟业喜  来源:城市问题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绩效  城市规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耦合 
描述:以国家战略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将建成区面积作为城市规模的测度指标,确定了城市规模与经济绩效的耦合匹配分析模型,并以规模—经济匹配值的时空差异分析作为切入点,研究城市规模与经济绩效的耦合情况。研究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规模的增长逐年加快,尤其是在2010-2012年期间,交通干线经过地区的城市规模有了明显扩张;从2001年到2012年,城市规模与经济绩效偏离理想状态较多的地区明显减少,耦合情况的区域差异有所缩小,且每个时段均存在规模主导区域多于经济主导区域的情况;城市规模与经济绩效耦合程度的改善在2001-2005年和2010-2012年这两个时间段最为明显,并且规模主导区域的面积呈向西部递减的趋势。
全文:以国家战略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将建成区面积作为城市规模的测度指标,确定了城市规模与经济绩效的耦合匹配分析模型,并以规模—经济匹配值的时空差异分析作为切入点,研究城市规模与经济绩效的耦合情况。研究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规模的增长逐年加快,尤其是在2010-2012年期间,交通干线经过地区的城市规模有了明显扩张;从2001年到2012年,城市规模与经济绩效偏离理想状态较多的地区明显减少,耦合情况的区域差异有所缩小,且每个时段均存在规模主导区域多于经济主导区域的情况;城市规模与经济绩效耦合程度的改善在2001-2005年和2010-2012年这两个时间段最为明显,并且规模主导区域的面积呈向西部递减的趋势。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作者: 钟业喜 肖加超  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  自然保护区 
描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建立,占地224平方公里。保护区的建立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20多年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资源不断丰富。为了进一步科学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针对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历史和现状,适当扩大保护区范围,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等措施,将进一步改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文: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建立,占地224平方公里。保护区的建立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20多年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资源不断丰富。为了进一步科学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针对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历史和现状,适当扩大保护区范围,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等措施,将进一步改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社会经济根源研究
作者: 安昌锋 钟业喜  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可持续发展  经济根源  生态退化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交互系统。近些年,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有加剧的趋势,其中有自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规律的波动。人口持续增长、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湿地保护相关政策的缺失等都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加强湿地管理与保护、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措施,对保护和开发鄱阳湖湿地有重要的作用。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交互系统。近些年,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有加剧的趋势,其中有自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规律的波动。人口持续增长、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湿地保护相关政策的缺失等都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加强湿地管理与保护、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措施,对保护和开发鄱阳湖湿地有重要的作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
作者: 徐羽 钟业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耦合度 
描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在RS和Arc GIS等软件支持下,基于生态与经济2个子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与协调度模型分析经济区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耦合度与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经济区生态经济已由低水平耦合进入拮抗阶段,但2者协调程度仍处于低度协调阶段.经济区生态经济耦合度和协调度分布不均衡,高值区围绕中心城市分布.根据各研究单元耦合度与协调度的组合情况,结合耦合度、协调度理论内涵,可将经济区划分为磨合发展型、经济超前型、拮抗发展型、生态主导型4类区域.研究从主体功能区角度提出促进研究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
全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在RS和Arc GIS等软件支持下,基于生态与经济2个子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与协调度模型分析经济区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耦合度与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经济区生态经济已由低水平耦合进入拮抗阶段,但2者协调程度仍处于低度协调阶段.经济区生态经济耦合度和协调度分布不均衡,高值区围绕中心城市分布.根据各研究单元耦合度与协调度的组合情况,结合耦合度、协调度理论内涵,可将经济区划分为磨合发展型、经济超前型、拮抗发展型、生态主导型4类区域.研究从主体功能区角度提出促进研究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研究
作者: 吕桦 钟业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界定  鄱阳湖生态经济  区域范围 
描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范围的界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依据鄱阳湖区域的自然基础以及区域空间组织形式,从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区域网络型经济地域等方面界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
全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范围的界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依据鄱阳湖区域的自然基础以及区域空间组织形式,从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区域网络型经济地域等方面界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