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生态位适宜度法在茶叶和雪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园地为例
-
作者:
叶琼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园地 生态位适宜度法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描述:的适宜 性都较强,其中茶叶是以1、2级为主,占总面积的68.33%,其中2级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 50.72%;雪梨也是以1、2级为主,占总面积的76.87%,其中2级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7.55%。相
-
全文:的适宜 性都较强,其中茶叶是以1、2级为主,占总面积的68.33%,其中2级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 50.72%;雪梨也是以1、2级为主,占总面积的76.87%,其中2级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7.55%。相
-
中国亚热带内陆温地LUCC与景现格局演变规律——以鄱阳湖、东洞庭湖、洪湖为例
-
作者:
贾欢欢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演变规律 景观格局 LUCC 中国亚热带内陆湿地
-
描述:LUCC和景观格局的相关演化规律和存在的共性,进行三个湿地的土地利用强度与景观格局综合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为:(1)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1989-2013年,三个中国亚热带湿地的荷塘/鱼塘面积
-
全文:LUCC和景观格局的相关演化规律和存在的共性,进行三个湿地的土地利用强度与景观格局综合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为:(1)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1989-2013年,三个中国亚热带湿地的荷塘/鱼塘面积
-
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及其运营问题研究
-
作者:
张竹君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运营问题 生态资本
-
描述:近几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资本化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其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鄱阳湖地区的实际情况,系统的研究了该地区生态资本及生态资本运营问题。第2章对生态资本以及生态资本运营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生态资本在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在自然资本概念上也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拓展,生态资本关注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目标是保值和增值,核心操作就是立足于本地的生态资本,通过生态资本的整体开发、可加工形成产品的生态质量要素的开发、生物生产环境条件和生态休闲环境条件的开发,实现生态资本的货币化。第3章运用影子价格法和影子工程法计算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以此来对鄱阳湖生态资本进行价值评估,从中可以看出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增长潜力很大。进而,本文又运用熵权法对鄱阳湖地区的生态资本和经济的指标进行赋权,并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对鄱阳湖地区六个地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抚州)进行生态资本与经济的协调性分析,结果表示整体协调性较低,这就决定了鄱阳湖地区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运营生态资本为核心。第4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勾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金融支持仿真模型,来分析生态资本运营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四种生态资本运营金融支持模式。经过模型调控对比,认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与金融支持互动发展模式是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第5章首先提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然后根据鄱阳湖地区各个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为各个功能区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生态资本运营模式。最后本文又提出了生态资本的维护战略和产业战略,以确保生态资本运营能够良好有序的进行。最后,对本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期望。
-
全文:近几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资本化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其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鄱阳湖地区的实际情况,系统的研究了该地区生态资本及生态资本运营问题。第2章对生态资本以及生态资本运营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生态资本在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在自然资本概念上也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拓展,生态资本关注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目标是保值和增值,核心操作就是立足于本地的生态资本,通过生态资本的整体开发、可加工形成产品的生态质量要素的开发、生物生产环境条件和生态休闲环境条件的开发,实现生态资本的货币化。第3章运用影子价格法和影子工程法计算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以此来对鄱阳湖生态资本进行价值评估,从中可以看出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增长潜力很大。进而,本文又运用熵权法对鄱阳湖地区的生态资本和经济的指标进行赋权,并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对鄱阳湖地区六个地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抚州)进行生态资本与经济的协调性分析,结果表示整体协调性较低,这就决定了鄱阳湖地区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运营生态资本为核心。第4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勾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金融支持仿真模型,来分析生态资本运营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四种生态资本运营金融支持模式。经过模型调控对比,认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与金融支持互动发展模式是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第5章首先提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然后根据鄱阳湖地区各个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为各个功能区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生态资本运营模式。最后本文又提出了生态资本的维护战略和产业战略,以确保生态资本运营能够良好有序的进行。最后,对本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期望。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作者:
胡志芳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RAM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面板Tobit 环境效率
-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之前的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企业不顾环境的激进式发展,单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获取高额的收益,形成了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加快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地区的生产效率,提高地区环境质量,实现企业“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生产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对环境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环境效率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有文献,选取研究方法。二是对环境效率的内涵和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环境效率的测度方法以及环境效率的具体影响因素。三是运用非角度、非径向的RAM方法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县、市、区从2000年至2012年的环境效率值,根据测度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进行分析。四是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和面板Tobit模型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实证研究后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环境效率值均不高,处于0.5至0.8之间,从2000年至2012年间,环境效率值处于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状态。南昌市区、抚州市区、南昌县、新建县、贵溪县、东乡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5,0.6)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极不协调的区域。景德镇市区、萍乡市区、九江市区、新余市区、进贤县、永修县、浮梁县、乐平市、安义县、武宁县、余江县、新干县、丰城市、德安县、高安市、余干县、万年县的环境效率值都处于(0.6,0.7)之间,较之(0.5,0.6)之间的区域,环境效率值较高,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较协调的区域。九江县、星子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樟树市、鄱阳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7,0.8)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第二,从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地域层面考虑,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环境管制和对外开放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管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产业结构和环境管制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测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对策和建议,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全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之前的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企业不顾环境的激进式发展,单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获取高额的收益,形成了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加快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地区的生产效率,提高地区环境质量,实现企业“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生产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对环境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环境效率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有文献,选取研究方法。二是对环境效率的内涵和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环境效率的测度方法以及环境效率的具体影响因素。三是运用非角度、非径向的RAM方法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县、市、区从2000年至2012年的环境效率值,根据测度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进行分析。四是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和面板Tobit模型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实证研究后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环境效率值均不高,处于0.5至0.8之间,从2000年至2012年间,环境效率值处于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状态。南昌市区、抚州市区、南昌县、新建县、贵溪县、东乡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5,0.6)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极不协调的区域。景德镇市区、萍乡市区、九江市区、新余市区、进贤县、永修县、浮梁县、乐平市、安义县、武宁县、余江县、新干县、丰城市、德安县、高安市、余干县、万年县的环境效率值都处于(0.6,0.7)之间,较之(0.5,0.6)之间的区域,环境效率值较高,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较协调的区域。九江县、星子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樟树市、鄱阳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7,0.8)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第二,从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地域层面考虑,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环境管制和对外开放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管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产业结构和环境管制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测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对策和建议,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鄱阳湖流域红壤坡耕地表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作者:
李洋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壤抗蚀性 土壤肥力质量 表土资源 坡耕地 红壤
-
描述:研究结果如下:(1)鄱阳湖流域红壤坡耕地表土资源养分分布特征与土壤肥力质量评价通过内梅罗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三个实验区坡耕地表土肥力质量,结果表明表土肥力质量综合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进贤县高安县湖口县
-
全文:研究结果如下:(1)鄱阳湖流域红壤坡耕地表土资源养分分布特征与土壤肥力质量评价通过内梅罗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三个实验区坡耕地表土肥力质量,结果表明表土肥力质量综合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进贤县高安县湖口县
-
基于GPS遥测的江西鄱阳湖越冬白枕鹤(Grus vipio)活动区和栖息地选择研究
-
作者:
程雅畅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GPS遥测 白枕鹤 栖息地选择 鄱阳湖 活动区
-
描述:期间的活动区面积、核域面积和重叠指数(overlap index),并利用选择率特征分析、成分分析、逻辑斯谛回归和资源选择函数等方法对越冬白枕鹤多尺度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期内
-
全文:期间的活动区面积、核域面积和重叠指数(overlap index),并利用选择率特征分析、成分分析、逻辑斯谛回归和资源选择函数等方法对越冬白枕鹤多尺度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期内
-
鄱阳湖苔草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研究
-
作者:
张芳平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适口性 锦江黄牛 组合效应 瘤胃降解率 鄱阳湖苔草 体外发酵
-
描述:体外发酵功能的影响。设计0.42、0.52、0.59等3个不同的NFC/NDF比值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采用体外批次产气法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测定各项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NFC
-
全文:体外发酵功能的影响。设计0.42、0.52、0.59等3个不同的NFC/NDF比值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采用体外批次产气法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测定各项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NFC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
作者:
曹艺文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效率评价
-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次产业与碳排放关系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作者:
谢珍珍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产业结构 因素分解法 二氧化碳排放
-
描述:随着气候变化及其所造成的各种生态危机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低碳经济先行区,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和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生态经济区”的概念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即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走新型产业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要求资源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面就是经济总量和结构,任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包含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特别是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不仅支撑着当前经济的增长,还决定着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经济增长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因此要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对区域三次产业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就显得意义重大。同时作为一个新兴的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碳排放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进一步研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向生态和低碳的方向长远发展,对生态经济区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碳排放理论为依据,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排放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生态经济区三次产业与碳排放的关联关系,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及碳减排提供理论参考。为了进一步研究碳排放的其他影响因素,又采用对数平均权重迪氏(LMDI)分解法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因素、能源结构因素、区域产值分布因素及人口规模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依照关联度排序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也很大,超过了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从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高第二产业能源效率两方面着手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将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排放分解分析发现,碳排放的最大促进因素是经济发展因素,最大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因素。对碳排放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的因素有:经济发展因素、人口规模因素、能源结构因素、区域产值分布因素;对碳排放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的因素只有能源强度因素。由此根据各因素对碳排放的不同影响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减排对策。最后依据上述实证分析,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现状,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
全文:随着气候变化及其所造成的各种生态危机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低碳经济先行区,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和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生态经济区”的概念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即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走新型产业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要求资源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面就是经济总量和结构,任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包含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特别是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不仅支撑着当前经济的增长,还决定着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经济增长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因此要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对区域三次产业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就显得意义重大。同时作为一个新兴的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碳排放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进一步研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向生态和低碳的方向长远发展,对生态经济区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碳排放理论为依据,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排放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生态经济区三次产业与碳排放的关联关系,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及碳减排提供理论参考。为了进一步研究碳排放的其他影响因素,又采用对数平均权重迪氏(LMDI)分解法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因素、能源结构因素、区域产值分布因素及人口规模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依照关联度排序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也很大,超过了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从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高第二产业能源效率两方面着手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将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排放分解分析发现,碳排放的最大促进因素是经济发展因素,最大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因素。对碳排放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的因素有:经济发展因素、人口规模因素、能源结构因素、区域产值分布因素;对碳排放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的因素只有能源强度因素。由此根据各因素对碳排放的不同影响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减排对策。最后依据上述实证分析,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现状,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视角
-
作者:
黎宏华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生态补偿机制 主体功能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文明
-
描述: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提出,要“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达的世界级生态经济示范区,这就对鄱阳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互促提出了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提出了不同区域分别担负开发和保护等两类主体功能的设想,从而为通过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方面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本研究拟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上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需求强烈的现实条件,探讨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互促的可能路径。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建构,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阐释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区域发展机会公平的影响,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和关键问题;第三章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分析,在对鄱阳湖经济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并尝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主体功能区区划,对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分析,阐释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完善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第四章重点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在阐释其基础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鄱阳湖经济区生态补偿的现状,探索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若干政策建议;第五章是对论文研究的总结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论文研究后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区域问差异较大,需要通过主体功能区建设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体的措施是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区分开发类区域和生态涵养区域,并赋予其不同的主体功能,开发类区域以经济发展为主,生态涵养区域以保护环境为主。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需要通过建立以区域间公平发展为目标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利益,使生态涵养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公平的发展。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应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产品的开发和价值提升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个方面,通过政策补偿和市场机制实现对生态涵养区域的生态补偿。为此,论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的现状、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从制度体系的完善方向,生态经济援助与公共物品补偿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等方面,提出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
全文: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提出,要“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达的世界级生态经济示范区,这就对鄱阳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互促提出了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提出了不同区域分别担负开发和保护等两类主体功能的设想,从而为通过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方面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本研究拟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上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需求强烈的现实条件,探讨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互促的可能路径。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建构,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阐释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区域发展机会公平的影响,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和关键问题;第三章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分析,在对鄱阳湖经济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并尝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主体功能区区划,对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分析,阐释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完善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第四章重点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在阐释其基础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鄱阳湖经济区生态补偿的现状,探索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若干政策建议;第五章是对论文研究的总结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论文研究后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区域问差异较大,需要通过主体功能区建设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体的措施是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区分开发类区域和生态涵养区域,并赋予其不同的主体功能,开发类区域以经济发展为主,生态涵养区域以保护环境为主。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需要通过建立以区域间公平发展为目标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利益,使生态涵养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公平的发展。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应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产品的开发和价值提升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个方面,通过政策补偿和市场机制实现对生态涵养区域的生态补偿。为此,论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的现状、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从制度体系的完善方向,生态经济援助与公共物品补偿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等方面,提出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