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江西鄱阳湖流域控制丝虫病流行的研究
作者: 朱克兢 李光华 刘振兴 吴家桢 熊继杰 高德恩 吴忠道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丝虫病  流行病学 
描述:江西省鄱阳潮流域有75个县、市有丝虫病流行。省境周围山区由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传播马来丝虫病;鄱阳湖平原由致乏库蚊或淡色库蚊传播班氏丝虫病。1960年前人群血检微平均丝蚴率为8.33%,病人约210万。全省共血检30 887 748次,检出微丝蚴血症者782 736次。治疗方法有对象治疗、病家服
全文:江西省鄱阳潮流域有75个县、市有丝虫病流行。省境周围山区由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传播马来丝虫病;鄱阳湖平原由致乏库蚊或淡色库蚊传播班氏丝虫病。1960年前人群血检微平均丝蚴率为8.33%,病人约210万。全省共血检30 887 748次,检出微丝蚴血症者782 736次。治疗方法有对象治疗、病家服
鄱阳湖地区洪涝灾情及其遥感分析
作者: 林联盛 李加洪 刘道南 陈葵 郭秋中 方豫 刘梅影  来源:遥感技术与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洪涝灾情  sar遥感分析 
描述: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洪涝灾情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灾害成因。简述了机载侧视雷达(sar)在1995年鄱阳湖洪涝灾情调查中的应用,并对sar图像的目视解译作了粗浅的分析。
全文: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洪涝灾情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灾害成因。简述了机载侧视雷达(sar)在1995年鄱阳湖洪涝灾情调查中的应用,并对sar图像的目视解译作了粗浅的分析。
鄱阳湖地区洪涝灾情及其遥感分析
作者: 林联盛 李加洪 刘道南 陈葵 郭秋中 方豫 刘梅影  来源:遥感技术与应用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涝灾情  SAR  鄱阳湖地区  遥感分析 
描述: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洪涝灾情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灾害成因。简述了机载侧视雷达(SAR)在1995年鄱阳湖洪涝灾情调查中的应用,并对SAR图像的目视解译作了粗浅的分析。
全文: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洪涝灾情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灾害成因。简述了机载侧视雷达(SAR)在1995年鄱阳湖洪涝灾情调查中的应用,并对SAR图像的目视解译作了粗浅的分析。
鄱阳湖血吸虫病重疫区居民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 刘建翔 赵根明 吴忠道 陶波 姜庆五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病情分析  血吸虫病  超声检查 
描述:目的:通过对血吸虫病重疫区居民病情的分析,探讨B超在评估血吸虫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江西省鄱阳湖区某血吸虫病重疫区村居民进行病原学检查、病史询问及B超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B超图像异常比例及与血吸虫感染和病史的关系。结果:居民血吸虫粪检阳性率22.9%,肝实质I级及以上(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比例为22.0%。各项B超检查指标异常比例男性高于女性,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为多项B超检查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而肝实质异常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职业、血吸虫感染与否及治疗次数。结论:B超可以直接反映居民肝、脾损伤,但由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产生是个体长期感染的累积,寻找反映早期病变的敏感指标仍是B超应用于病情评估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全文:目的:通过对血吸虫病重疫区居民病情的分析,探讨B超在评估血吸虫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江西省鄱阳湖区某血吸虫病重疫区村居民进行病原学检查、病史询问及B超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B超图像异常比例及与血吸虫感染和病史的关系。结果:居民血吸虫粪检阳性率22.9%,肝实质I级及以上(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比例为22.0%。各项B超检查指标异常比例男性高于女性,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为多项B超检查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而肝实质异常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职业、血吸虫感染与否及治疗次数。结论:B超可以直接反映居民肝、脾损伤,但由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产生是个体长期感染的累积,寻找反映早期病变的敏感指标仍是B超应用于病情评估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鄱阳湖、梁子湖和淤泥湖三水域团头鲂人工繁殖对比试验
作者: 陈道印 熊国荣 欧阳敏 喻晓 陈国洪 邹赣祖 陈木泉  来源:淡水渔业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团头鲂  梁子湖  鄱阳湖  人工繁殖  淤泥湖 
描述:鄱阳湖、梁子湖和淤泥湖三水域团头鲂人工繁殖对比试验
鄱阳湖草洲植芦后对血防工作利弊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 李国华 刘志德 胡主键 宁安 祁爱民 吴忠道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程  芦苇  钉螺扩散  平均密度  鄱阳湖  草洲  利弊  初步探讨  调查研究  钉螺密度 
描述:自1975年迄今,我省在鄱阳湖草洲人工引种芦苇达6万余亩。为观察湖洲植芦后钉螺消长情况,并对与血防的利弊关系作出适当的估价,自1977年起我们先后选择了5块芦洲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全文:自1975年迄今,我省在鄱阳湖草洲人工引种芦苇达6万余亩。为观察湖洲植芦后钉螺消长情况,并对与血防的利弊关系作出适当的估价,自1977年起我们先后选择了5块芦洲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鄱阳湖情结
作者: 吴康勤  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情结》  文学作品  文学  散文 
描述:我得承认,我从未去过鄱阳湖,但并不能阻止我对它所有的情感。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一些,让我们魂牵梦萦。从懵懂到别离,一次次更迭,然后才明白,他们一直在梦里,梦被装在心里。我的家乡在湖区,我的童年和少年是
全文:我得承认,我从未去过鄱阳湖,但并不能阻止我对它所有的情感。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一些,让我们魂牵梦萦。从懵懂到别离,一次次更迭,然后才明白,他们一直在梦里,梦被装在心里。我的家乡在湖区,我的童年和少年是
水位变化对鄱阳湖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特征的影响
作者: 王军 杨勇 张阳 杨保良 蒋龙 邱隆伟 赵俊英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鄱阳湖三角洲  水位变化  分流河道 
描述:选取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采用现代沉积考察、剖面挖掘、粒度分析等方法,就水位变化对分流河道沉积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内发育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2种沉积单元;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内发育蝌蚪状砂垄砂、长条形浅滩砂、条带状河道砂3种沉积单元;三角洲分流河道砂在水位上升期向岸溯源沉积,在低水位期向盆地进积,是三角洲发育主要时期;边滩沉积在水位上升阶段发育水位上升楔状砂,在水位下降阶段发育水位下降侧积砂;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在水位上升期沉积蝌蚪状砂垄,被湖浪改造后在两侧河岸形成长条形浅滩砂;水位下降期沉积条带状河道砂,受水位变化影响,分流河道类砂体在平面及剖面上的砂体组合表现出一定的分带性及储层非均质性。
全文:选取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采用现代沉积考察、剖面挖掘、粒度分析等方法,就水位变化对分流河道沉积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内发育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2种沉积单元;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内发育蝌蚪状砂垄砂、长条形浅滩砂、条带状河道砂3种沉积单元;三角洲分流河道砂在水位上升期向岸溯源沉积,在低水位期向盆地进积,是三角洲发育主要时期;边滩沉积在水位上升阶段发育水位上升楔状砂,在水位下降阶段发育水位下降侧积砂;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在水位上升期沉积蝌蚪状砂垄,被湖浪改造后在两侧河岸形成长条形浅滩砂;水位下降期沉积条带状河道砂,受水位变化影响,分流河道类砂体在平面及剖面上的砂体组合表现出一定的分带性及储层非均质性。
大贤笃志 与污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别解
作者: 李双华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态度  陶渊明  归园田居 
描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是诗人在做出重大人生抉择后的标志性作品。诗人通过回顾自己从追求到幻灭再到新的人生追求的开始,对自己过去的人生理想、人生道路进行彻底反省后,在思想上进行的一次质的飞跃。陶渊明的回归园田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具有积极意义。他退出官场,也不是人生上的退却,而是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以自己的人格与社会的黑暗势力抗争。
全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是诗人在做出重大人生抉择后的标志性作品。诗人通过回顾自己从追求到幻灭再到新的人生追求的开始,对自己过去的人生理想、人生道路进行彻底反省后,在思想上进行的一次质的飞跃。陶渊明的回归园田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具有积极意义。他退出官场,也不是人生上的退却,而是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以自己的人格与社会的黑暗势力抗争。
论晏几道、吴文英、姜夔的情词三部曲
作者: 周建梅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情词  吴文英  晏几道 
描述:晏几道打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艳情词的抒情旧套,在大量词作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倾吐对女性的真挚情意,其情词呈现为三个分主题:深情缱绻,获取高峰体验;无奈分离,吞咽“情殇”苦水;痴心无悔,执着于真情挚爱。这三个分主题同样贯穿于吴文英和姜夔的情词中,宋词史上形成了男性情词的三座高峰。
全文:晏几道打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艳情词的抒情旧套,在大量词作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倾吐对女性的真挚情意,其情词呈现为三个分主题:深情缱绻,获取高峰体验;无奈分离,吞咽“情殇”苦水;痴心无悔,执着于真情挚爱。这三个分主题同样贯穿于吴文英和姜夔的情词中,宋词史上形成了男性情词的三座高峰。
上页 1 2 3 ... 7 8 9 ... 74 75 7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