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水分补排关系
作者: 林欢 许秀丽 张奇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水分补排过程  根系层  HYDRUS模型  GSPAC系统  土壤水 
描述:季节性变化条件下,湿地水分在不同界面的传输过程,量化了湿地水分的补排关系.结果表明:(1)界面水分通量季节性差异大,降雨入渗地面和根系层水分渗漏均对降雨变化响应敏感,主要集中在4—6月,分别占年总量
全文:季节性变化条件下,湿地水分在不同界面的传输过程,量化了湿地水分的补排关系.结果表明:(1)界面水分通量季节性差异大,降雨入渗地面和根系层水分渗漏均对降雨变化响应敏感,主要集中在4—6月,分别占年总量
鄱阳湖换水周期与示踪剂传输时间特征的数值模拟
作者: 李云良 姚静 李梦凡 张奇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染色示踪剂  鄱阳湖  换水周期  水动力模型  空间异质性  传输时间 
描述:在复杂湖泊水动力环境作用下,换水周期和传输时间变化直接影响着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了季节水情动态下鄱阳湖换水周期和示踪剂传输时间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下鄱阳湖换水周期均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贯穿整个湖区的主河道换水周期约<10 d,大多湖湾区的换水周期则长达300多天.尽管不同季节下换水周期空间分布格局几乎相似,但受鄱阳湖水动力场的季节变化影响,夏、秋季的换水周期要明显大于春、冬季.基于换水周期频率分布曲线的统计表明,80%的鄱阳湖区的换水周期约<30 d,其余湖区换水周期为几十天至几百天,表明鄱阳湖应该更加确切地描述为一个快速换水和慢速换水同时共存的湖泊系统.鄱阳湖示踪剂传输时间介于4~32 d,夏、秋季的传输时间(11~32 d)约为春、冬季(4~8 d)的4倍,主要与鄱阳湖季节性水情特征及示踪剂的迁移路径有关.本文所获取的换水周期和示踪剂传输时间的时空分布信息可为今后鄱阳湖水质、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管理和维护等方面提供重要科学参考.
全文:在复杂湖泊水动力环境作用下,换水周期和传输时间变化直接影响着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了季节水情动态下鄱阳湖换水周期和示踪剂传输时间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下鄱阳湖换水周期均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贯穿整个湖区的主河道换水周期约<10 d,大多湖湾区的换水周期则长达300多天.尽管不同季节下换水周期空间分布格局几乎相似,但受鄱阳湖水动力场的季节变化影响,夏、秋季的换水周期要明显大于春、冬季.基于换水周期频率分布曲线的统计表明,80%的鄱阳湖区的换水周期约<30 d,其余湖区换水周期为几十天至几百天,表明鄱阳湖应该更加确切地描述为一个快速换水和慢速换水同时共存的湖泊系统.鄱阳湖示踪剂传输时间介于4~32 d,夏、秋季的传输时间(11~32 d)约为春、冬季(4~8 d)的4倍,主要与鄱阳湖季节性水情特征及示踪剂的迁移路径有关.本文所获取的换水周期和示踪剂传输时间的时空分布信息可为今后鄱阳湖水质、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管理和维护等方面提供重要科学参考.
一种改进的ACM算法及其在鄱阳湖水域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 冷英 刘忠玲 张衡 王宇 李宁  来源:电子与信息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局部窄带  水域提取  合成孔径雷达  鄱阳湖 
描述: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具有测绘带宽、重访周期短、分辨率高等优点,为长时间的水域监测提供数据基础。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鄱阳湖是长江干流的重要调蓄性湖泊之一
全文: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具有测绘带宽、重访周期短、分辨率高等优点,为长时间的水域监测提供数据基础。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鄱阳湖是长江干流的重要调蓄性湖泊之一
社会资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鄱阳湖地区为例
作者: 张嘉民 吴佳桃 秦璇 蔺璐璐  来源:知识经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横截面分析  社会资本  时间序列分析  环境可持续发展 
描述:运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个样本地区(南昌、九江、上饶)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对社会资本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并另选了6个地区(星子县、鄱阳县等)进行了2016年的横截面分析。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是非线性的,在一定范围内,社会资本越多,对环境可持续发展越有利,但是社会资本的量存在最优区间。
全文:运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个样本地区(南昌、九江、上饶)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对社会资本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并另选了6个地区(星子县、鄱阳县等)进行了2016年的横截面分析。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是非线性的,在一定范围内,社会资本越多,对环境可持续发展越有利,但是社会资本的量存在最优区间。
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作者: 张家林 吕冬生  来源:科技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体育  鄱阳湖  区域 
描述:区域的建设不但要求经济的发展,也不可忽视精神文明的齐头并进。为策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本课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调查,从最基础的民俗体育文化入手,挖掘、弘扬环鄱阳湖地区文化,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区域的建设不但要求经济的发展,也不可忽视精神文明的齐头并进。为策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本课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调查,从最基础的民俗体育文化入手,挖掘、弘扬环鄱阳湖地区文化,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遥感的鄱阳湖丰水期悬浮泥沙数值模拟预测
作者: 张鹏 陈晓玲 陆建忠 张伟 肖雄武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Delft3D  遥感  悬浮泥沙  数值模拟  底质 
描述:悬浮泥沙是湖泊水体的重要水质要素之一,是湖泊水生态系统重要影响因子。利用遥感提取的鄱阳湖底质类型数据,对各类型底质区域上泥沙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基于2011年实测的不同底质区上泥沙浓度数据率定得到空间上不一致的泥沙模型参数,从而建立鄱阳湖丰水期二维悬浮泥沙输运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预测2013年丰水期悬浮泥沙输移过程,实测泥沙数据验证表明,模拟悬浮泥沙均方根误差为19.8mg/L,相关系数R~2为0.78,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进行悬浮泥沙模拟预测。对比模型模拟和遥感反演的悬浮泥沙空间分布,两者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进一步表明该模型能够可靠地模拟预测鄱阳湖悬浮泥沙的时空动态变化。本研究充分利用遥感数据辅助建立鄱阳湖泥沙输移模型,为湖泊水环境动态变化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方法支撑,为进一步进行鄱阳湖水环境动态变化的数值模拟预测研究提供基础。
全文:悬浮泥沙是湖泊水体的重要水质要素之一,是湖泊水生态系统重要影响因子。利用遥感提取的鄱阳湖底质类型数据,对各类型底质区域上泥沙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基于2011年实测的不同底质区上泥沙浓度数据率定得到空间上不一致的泥沙模型参数,从而建立鄱阳湖丰水期二维悬浮泥沙输运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预测2013年丰水期悬浮泥沙输移过程,实测泥沙数据验证表明,模拟悬浮泥沙均方根误差为19.8mg/L,相关系数R~2为0.78,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进行悬浮泥沙模拟预测。对比模型模拟和遥感反演的悬浮泥沙空间分布,两者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进一步表明该模型能够可靠地模拟预测鄱阳湖悬浮泥沙的时空动态变化。本研究充分利用遥感数据辅助建立鄱阳湖泥沙输移模型,为湖泊水环境动态变化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方法支撑,为进一步进行鄱阳湖水环境动态变化的数值模拟预测研究提供基础。
鄱阳湖植棉区棉薯连作适宜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 张丽娟 孙亮庆 刘新稳 曾小林 杨磊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筛选  品种  早熟马铃薯  鄱阳湖植棉区 
描述:最高、各方面性状均较好,中薯5号产量其次、抗病性很强,兴佳2号和荷兰15号均早熟性好、不抗病,大西洋早熟性好、植株生长最弱、产量也比较低,华彩1号为紫色马铃薯、薯个体小、产量也仅是对照的一半。因而
全文:最高、各方面性状均较好,中薯5号产量其次、抗病性很强,兴佳2号和荷兰15号均早熟性好、不抗病,大西洋早熟性好、植株生长最弱、产量也比较低,华彩1号为紫色马铃薯、薯个体小、产量也仅是对照的一半。因而
鄱阳湖流域水沙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机理
作者: 孙鹏 张强 陈晓宏 陈永勤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突变分析  鄱阳湖流域  水沙趋势分析 
描述:)1956-2005年的水沙序列,在系统搜集流域内水库信息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流域内水沙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各支流的水沙变化特征相异;除李家渡站径流无明显变化外,其余4站都有增加
全文:)1956-2005年的水沙序列,在系统搜集流域内水库信息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流域内水沙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各支流的水沙变化特征相异;除李家渡站径流无明显变化外,其余4站都有增加
水位变化对鄱阳湖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特征的影响
作者: 王军 杨勇 张阳 杨保良 蒋龙 邱隆伟 赵俊英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鄱阳湖三角洲  水位变化  分流河道 
描述:选取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采用现代沉积考察、剖面挖掘、粒度分析等方法,就水位变化对分流河道沉积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内发育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2种沉积单元;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内发育蝌蚪状砂垄砂、长条形浅滩砂、条带状河道砂3种沉积单元;三角洲分流河道砂在水位上升期向岸溯源沉积,在低水位期向盆地进积,是三角洲发育主要时期;边滩沉积在水位上升阶段发育水位上升楔状砂,在水位下降阶段发育水位下降侧积砂;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在水位上升期沉积蝌蚪状砂垄,被湖浪改造后在两侧河岸形成长条形浅滩砂;水位下降期沉积条带状河道砂,受水位变化影响,分流河道类砂体在平面及剖面上的砂体组合表现出一定的分带性及储层非均质性。
全文:选取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采用现代沉积考察、剖面挖掘、粒度分析等方法,就水位变化对分流河道沉积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赣江中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内发育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2种沉积单元;信江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内发育蝌蚪状砂垄砂、长条形浅滩砂、条带状河道砂3种沉积单元;三角洲分流河道砂在水位上升期向岸溯源沉积,在低水位期向盆地进积,是三角洲发育主要时期;边滩沉积在水位上升阶段发育水位上升楔状砂,在水位下降阶段发育水位下降侧积砂;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在水位上升期沉积蝌蚪状砂垄,被湖浪改造后在两侧河岸形成长条形浅滩砂;水位下降期沉积条带状河道砂,受水位变化影响,分流河道类砂体在平面及剖面上的砂体组合表现出一定的分带性及储层非均质性。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比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以鄱阳湖湿地为例
作者: 曹夏禹 张翔 肖洋 任杰宇 潘国艳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δ13C  稳定碳同位素比  水分利用效率 
描述: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表征植物生长状态的一个综合性生理生态指标,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变化条件下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在鄱阳湖湿地上布设的3个断面,测定了典型植物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比δ13C以及断面土壤组成,探究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植物的δ13C值差异较为明显,变化范围为-14.302‰~-33.134‰,δ13C值的大小可以作为鄱阳湖湿地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表征指标;植物类型和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鄱阳湖湿地内南荻的δ13C值最大,属C4植物,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更容易生存下来,从而发育为鄱阳湖地区的优势植物种群。研究结论对变化环境下鄱阳湖湿地植被的演变趋势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文: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表征植物生长状态的一个综合性生理生态指标,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变化条件下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在鄱阳湖湿地上布设的3个断面,测定了典型植物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比δ13C以及断面土壤组成,探究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植物的δ13C值差异较为明显,变化范围为-14.302‰~-33.134‰,δ13C值的大小可以作为鄱阳湖湿地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表征指标;植物类型和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鄱阳湖湿地内南荻的δ13C值最大,属C4植物,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更容易生存下来,从而发育为鄱阳湖地区的优势植物种群。研究结论对变化环境下鄱阳湖湿地植被的演变趋势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