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植棉区棉花催熟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 张丽娟 陈宜 杨磊 崔爱花 高红兵 夏绍南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棉花  催热效果  脱叶效果  鄱阳湖植棉区 
描述:对几种棉花催熟剂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0%噻苯隆与40%乙烯利复配以及高氯酸镁与40%乙烯利复配均有较好的、催熟效果。初步建立了鄱阳湖植棉区棉花催熟关键技术:适宜的剂量为50%噻苯隆
全文:对几种棉花催熟剂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0%噻苯隆与40%乙烯利复配以及高氯酸镁与40%乙烯利复配均有较好的、催熟效果。初步建立了鄱阳湖植棉区棉花催熟关键技术:适宜的剂量为50%噻苯隆
2001-2010年鄱阳湖圩区水稻多熟种植时空格局变化
作者: 李文叶 姜鲁光 李鹏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间窗口  水稻熟制  鄱阳湖圩区  遥感  NDVI  物候 
描述:在耕地面积有限、粮食单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复种指数,加大土地利用强度。鄱阳湖圩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是我国水稻多熟种植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弄清鄱阳湖圩区时间上与空间上的水稻多熟种植变化特征,为兼顾粮食安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提供现实基础。本文利用较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Landsat-TM/ETM+),选择合适时间窗口,识别了2001年鄱阳湖圩区水稻多熟种植的空间格局,并利用K-means算法对解译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研究表明,2001年圩堤水田面积为34.54万hm2,其中单季稻13.02万hm2,双季稻21.52万hm2,分别占水田面积的37.7%与62.3%,复种指数为162.3%。对比分析2001年与2010年的多熟种植空间格局变化表明,2001-2010年鄱阳湖圩区水田面积减少了1.09万hm2,但复种指数增加了15.9%。本文利用时间窗口阈值法不需经过目视解译即可达到81.6%的精度,是一种有效的水稻多熟种植空间格局提取的方法,并且大大减少了所需的遥感影像。
全文:在耕地面积有限、粮食单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复种指数,加大土地利用强度。鄱阳湖圩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是我国水稻多熟种植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弄清鄱阳湖圩区时间上与空间上的水稻多熟种植变化特征,为兼顾粮食安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提供现实基础。本文利用较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Landsat-TM/ETM+),选择合适时间窗口,识别了2001年鄱阳湖圩区水稻多熟种植的空间格局,并利用K-means算法对解译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研究表明,2001年圩堤水田面积为34.54万hm2,其中单季稻13.02万hm2,双季稻21.52万hm2,分别占水田面积的37.7%与62.3%,复种指数为162.3%。对比分析2001年与2010年的多熟种植空间格局变化表明,2001-2010年鄱阳湖圩区水田面积减少了1.09万hm2,但复种指数增加了15.9%。本文利用时间窗口阈值法不需经过目视解译即可达到81.6%的精度,是一种有效的水稻多熟种植空间格局提取的方法,并且大大减少了所需的遥感影像。
鄱阳湖平原直播连作晚稻“3414”施肥技术示范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 谢南昌 胡晓琴 王修慧 张庆 王颖娴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平原  连作晚稻  直播  施肥技术  “3414” 
描述:"3414"施肥技术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产量起主导作用,磷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目前鄱阳湖平原稻田应增加单成分磷肥的施用,N∶P2O5∶K2O的施用配比为1.0∶0.5∶0.8;氮、磷、钾肥合理配比平衡施用,既有利于水稻获取高产,又能有效增强水稻抗御风害的能力,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性。
全文:"3414"施肥技术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产量起主导作用,磷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目前鄱阳湖平原稻田应增加单成分磷肥的施用,N∶P2O5∶K2O的施用配比为1.0∶0.5∶0.8;氮、磷、钾肥合理配比平衡施用,既有利于水稻获取高产,又能有效增强水稻抗御风害的能力,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血吸虫病疫区居民血防认知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 汪鑫 范文燕 牛力 王伟业 杨万水 赵浩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血防知识  血防行为  干预  血吸虫病 
描述:目的评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血吸虫病疫区居民血防的干预效果,为相关控制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重疫区县(都昌、彭泽、星子)进行相关综合教育干预,并对干预前后进行抽样评估。结果
全文:目的评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血吸虫病疫区居民血防的干预效果,为相关控制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重疫区县(都昌、彭泽、星子)进行相关综合教育干预,并对干预前后进行抽样评估。结果
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作者: 张智 贾玉连 彭学敏 凌光久 王鹏岭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北鄱阳湖地区  元素分析  化学风化特征  风成堆积 
描述:对长江中下游彭泽定山—太平地区黄土进行元素分析,并将结果与黄土高原黄土、长江下游等地典型风成堆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元素P、Na、Ca亏损明显,Ti、Fe等为残留富集;断面
全文:对长江中下游彭泽定山—太平地区黄土进行元素分析,并将结果与黄土高原黄土、长江下游等地典型风成堆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元素P、Na、Ca亏损明显,Ti、Fe等为残留富集;断面
鄱阳湖水位变化影响下血吸虫病传播的数理模型研究
作者: 项剑  来源:价值工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位变化  鄱阳湖  数理模型  血吸虫病 
描述: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来对血吸虫病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多个角度分析讨论各种防治措施的理论效果。模拟的结果表明,所有只针对人的防治措施都在中断实施后疫情有再流行的趋势。
全文: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来对血吸虫病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多个角度分析讨论各种防治措施的理论效果。模拟的结果表明,所有只针对人的防治措施都在中断实施后疫情有再流行的趋势。
鄱阳湖沙山土壤—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作者: 郑艳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湿地松  沙山  化学计量学  鄱阳湖 
描述:17种主要植物有机碳、全氮、全磷变化范围分别为347.9~428.9mg g-1、3.1~22.7mg g-1和0.7~2.1mg g-1,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391.3±25.8mg g-1
全文:17种主要植物有机碳、全氮、全磷变化范围分别为347.9~428.9mg g-1、3.1~22.7mg g-1和0.7~2.1mg g-1,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391.3±25.8mg g-1
鄱阳湖沙山土壤—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作者: 郑艳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湿地松  沙山  化学计量学  鄱阳湖 
描述:17种主要植物有机碳、全氮、全磷变化范围分别为347.9~428.9mg g-1、3.1~22.7mg g-1和0.7~2.1mg g-1,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391.3±25.8mg g-1
全文:17种主要植物有机碳、全氮、全磷变化范围分别为347.9~428.9mg g-1、3.1~22.7mg g-1和0.7~2.1mg g-1,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391.3±25.8mg g-1
鄱阳湖沙山土壤—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作者: 郑艳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湿地松  沙山  化学计量学  鄱阳湖 
描述:17种主要植物有机碳、全氮、全磷变化范围分别为347.9~428.9mg g-1、3.1~22.7mg g-1和0.7~2.1mg g-1,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391.3±25.8mg g-1
全文:17种主要植物有机碳、全氮、全磷变化范围分别为347.9~428.9mg g-1、3.1~22.7mg g-1和0.7~2.1mg g-1,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391.3±25.8mg g-1
鄱阳湖入湖河口地带藜蒿食用安全分析
作者: 曾雪真 倪才英 宋鹏飞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藜蒿  食品安全  鄱阳湖  重金属 
描述:能力,富集系数为0.95~2.54;转运系数结果显示Cd在藜蒿植株内易转运到地上部(茎),即居民采食部分,其迁移系数为1.34~5.47.通过对照国家食品(茎类蔬菜)安全标准,发现藜蒿地上部Cd含量平均超过食品标准值约13倍,故采食藜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全文:能力,富集系数为0.95~2.54;转运系数结果显示Cd在藜蒿植株内易转运到地上部(茎),即居民采食部分,其迁移系数为1.34~5.47.通过对照国家食品(茎类蔬菜)安全标准,发现藜蒿地上部Cd含量平均超过食品标准值约13倍,故采食藜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Rss订阅